分享

【最散文】杨贤博:麦相

 嘉年华ing 2021-01-18


杨贤博71年生于陕西商洛。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入选陕西省文化厅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工作于国家电网门下,自由撰稿人。出版小说、散文集《出关》《向上流动》《古道诗情》。作品常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昨夜失眠,半夜醒来,再没有睡着。

  想到了父亲,往事一搭接一搭的涌现,就再没有睡着。时常的就想起他,想着人活着的不易与幸福。我知道,人死了,只有惦念,其它的都成为过去。

  没有睡着,夜就变得漫长。起身去卫生间,把手伸向窗外,雨还在下,丝丝冰凉。

  昨天立夏,春就过去了。还好,天空落雨,湿淋淋的,不那么热了,感受到的是春天的意境,有丝清凉,有丝朦胧。

  喜欢落雨的日子,在不大不小的雨地里行走,雨伞显得多余,非常舒服地感受雨的滋润,翘望远方,远方有心底的牵挂,总在朦胧中,眼睛潮潮的。

  草木复苏的季节,绿色是一种格局,绽放的花儿总是争艳,错综在绿丛之上,春天多是美好。

  讨厌夏季,怕热。每到夏天,我都要经受一次病痛的折磨,身子越来越感觉脆弱,在炎热的季节,多是选择逃离城市,窝在深山里不想见人。这个季节总是胆怯的,气色不好,晚上胸闷失眠,早起脚心出汗。

  昨天有朋友发来照片,一颗麦穗特写,油绿的麦芒向上,生命力极强,几朵金黄的麦花在绽放,呈现出生命之美。

  我意识到,再有一月左右,麦子就成熟了。

  对于粮食作物,最喜爱的算是麦子了。它是所有粮食作物里唯一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命力极强,秋季播种,在其它植物或蔬菜枯萎的时候,却出苗,经历严寒的冬季,纵使在白雪皑皑下依然呈现绿色,彰显生命的顽强。

  春天以青春的姿态妆扮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的态势。这不,立夏的季节开始出穗拔节,锋芒毕露的结出属于自己的特有果实,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人类,鞠躬尽瘁的完成使命。

  这世界就多了一份“面粉”,是麦子的化身,具备了任何食物的营养价值。民以食为天,它是人类生命最宝贵的粮食。

  麦子是“细粮”,极品粮食。家乡因气候,不宜种麦子,产包谷和洋芋,小时候和父亲拉架子车“出山”换粮,三斤洋芋一斤麦子。堂屋的柜子里总是藏些麦子,临近腊月才淘麦磨面。

  岁月留痕,不管生活怎样的优越,不论食品怎样的变换花样,面粉是必不可少的。这不,就喜欢一碗面条,从不厌腻。就爱好一口馒头,随时排解饥饿。麦香的味道是原汁的,母乳的,生命里最美好的。

  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车轮在高速行驶,两边的麦浪在微风细雨中跳跃,一片绿海。村庄在移动,高楼在身后消失,雨落在车玻璃上,如灿烂的笑……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学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