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回忆《红色年轮》前言

 蓝镜书屋 2021-01-18

郑运新长篇回忆《红色年轮》前言

        题记:不论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悲惨的、暴力的、杀戮的、屈辱的、夭折的,我们的人生依然在暴风骤雨中前进,一如那树木的年轮,不管是什么颜色,仍会顽强地挺起倍受伤痛的脊梁,一圈一圈地扩大,一寸一寸地长高,直到大树参天,直到最后成材......(老郑)

 长篇纪实传记《红色年轮》前言

为什么书名定为《红色年轮》?

        因为我出生在那个红色的年月,从那个红色的年代走过,见到了无数的、铺天盖地的红色:红色的天安门,红旗漫天飞卷,红色的标语,红色的墙壁,“红宝书”人手数卷,人人红心一颗,红色的领章,红色的帽徽,红色的说教,红色的天地...红色的鲜血--有烈士的鲜血---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在那些黑白颠倒,悲剧纵生的年代里,一样也有无辜者的鲜红血迹…直到今天,依然是红色斑斓,红色的中国...记忆中一片艳红。正如我后来据此写成的那首诗《红色的记忆》,完整地表述了伴随我们长大的那个年代的“红色”特征:

红色记忆

依据郑运新回忆录《红色年轮》前言所作

走过人生的半个多世纪

见到了数不清的红色铺天盖地

脑海中全是红色的记忆

红色的城楼 红色的墙壁

红色的标语 红色的大旗, 

红色的领章 红色的帽徽

红色的说教 红色的天地

红宝书人手一卷高高举起

红心颗颗向着毛主席

一切都秉承了浓烈的红色元素

一切都在红色的迷雾中延续

红色的鲜血---有烈士的鲜血

也有数不清的无辜者的血滴

在历史的进程中 在那些

黑白颠倒 悲剧纵生的年代里

分不清遍地都是谁的鲜红血迹…

也不会忘记“在红旗下”这个字句

那是我们77级的高考作文题

直到今天 眼前依然是红色的飘絮

大唱红歌 昭示着一种复古的势力

红色的中国仍然在凄迷中继续...

许多时候都看不到蓝蓝的天空

许多时候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

一切一切都在重复演绎着往昔

唯有一片鲜红弥漫在创痛的心底

        也许,在我的记忆深处业已打上了红色的印记,今生今世,即便是用刮刀也无法去除那浸入肌肤的红色...

       2008年我曾写过一篇自己对生活中各种颜色的认知与体验《置身于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文中我阐述了自己对红色的特别感触:

        “红色(red)。首先,红色由于其庄严、眩目的特性而象征着王权与统治。

        红色本来就是一种美丽、耀眼的颜色,通常给人带来诸如刺激、热情、积极、奔放与力量的感觉,还有庄严、肃穆、喜气与幸福等等。

        而在颜色搭配的效果方面,红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基础颜色,其系列又分为鲜红、大红、枣红、桃红、玫红、橘红、猩红、夕阳红等等,真是繁花似锦、各具特色。

        当红色与白色交织或红与黑搭配在一起时,就象各色艳丽的罌粟花盛开时的情景,红、黑、白相间、绮丽无比、震撼视觉!当红色与白色、深蓝色、黑色有效、适当、协调地地搭配在一起时,其美丽、动人的一面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单一的鲜红或大红色我不喜欢,因为我觉得红色有时会令人不安,恍若看见呼啸而过的消防车或流淌的鲜血时的感觉,暗示着某种危险正潜伏其中。长时间注视红色会使人血液流速加快,似有一种喧嚣与躁动呼之欲出。

        曾几何时,鲜艳的红色几乎将中国推向崩溃与毁灭的边缘,那就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红*海*洋运动。

        当时的中国几乎把一切都变成红色的,甚至恨不能把所有人都给染成红色的。而作为历史见证人的我,正是一步步从中走过来的,这更加破坏了我对红颜色的印象,破坏了红颜色原有的与其它颜色的协调一致与美感。

        闭上眼睛,回想当年:墙是红的,街道是红的,工厂的大铁门是红色的,铺天盖地的红色标语口号,红卫兵的红色袖章,堆积如山的红宝书,红色的车轮,红色的人流,整个中国都沸腾在红色的海洋之中......连那张现在很值钱的邮票都被命名为“全国山河一片红!”,

        红色成了宗法封建专制与政治独裁的标志,其结果是成千上万人的非正常死亡不可推卸地与红色联系在一起。经历了那样的年代,我更不喜欢单一的红色了。”

        在即将发表的长篇纪实文学传记《红色年轮》里,我将如实的记录与描述我所走过的生活道路上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在记忆深处无法忘记的那些人,那些事---客观真实地记录我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色彩与鲜明痕迹,以及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自己对人与事的判断、思考、自我解剖与深切感悟。

        2009.11.0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