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非遗——临猗县临晋酱玉瓜腌制技艺

 忆乡忆客 2021-01-18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临晋“酱玉瓜”是以临猗玉瓜和优质面酱为原料腌制而成的一种酱菜。酱玉瓜制作以当地特产的地黄瓜为主要原料,配以食盐、面酱末、调料水等腌制而成,整个生产过程工序复杂,主要包括选料、洗涤、切串、剔瓤、腌制、封制、日晒、搅翻、调味、包装等十一道工序,成品绵香可口、咸中有甜、酱味浓郁、色净质脆、细嫩如玉、风味独特,整个生产周期需六个月左右堪称酱菜中之上称精品。2010年临晋“酱玉瓜”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说临晋“酱玉瓜”起源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临晋古镇一座庙宇墙壁上留下的 “瓜皮诗”:一碟玉瓜四邻香,酱菜类中添彩光,世人能吃玉瓜菜,不枉人间走一趟。”其诗至今在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中有记载。后来人们为了将当地的玉皮瓜长年存放,就精心腌制,形成了现在的酱玉瓜。

腌制过程

临晋“酱玉瓜”的传统做法始于明清时期。据老艺人许志明回忆,酱玉瓜早期的老字号作坊有“敬义通”和“森茂源”两大字号,出名挂牌的师傅有许敬儒、陈海山两位大师。两大作坊在“酱玉瓜”的选料、配料、腌制、酱汁上非常讲究,切菜的工具全部用于石器或竹刀,坚决杜绝用金属器皿,防止菜叶发生质变。腌制、酱汁的器物全部用瓷器,纯手工制作。清代时期,“酱玉瓜”非常走俏,成为海内外比较盛名的中华特产。当时生产的“酱玉瓜”上贡皇宫,深受皇帝称赞,1915年国际巴拿马赛会在美国旧金山揭幕,由“敬义通”提供派送的“酱玉瓜”与山西汾酒一举成名,荣获银质奖章,由此“酱玉瓜”在全世界走红。

以后再向别人介绍山西特产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临猗县堪称一绝的酱玉瓜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