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同的关帝庙,俗称大庙,坐落在大同鼓楼东南街东面的一个高坡台子上,大庙坐北朝南,平台宽阔。大庙门前立着三门牌坊一座,两旁有旗杆一对,左右是铁狮子把门。旗杆上书“大义参天”黄底黑边黑字,在微风中猎猎有声。 大同的关帝庙,初建于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9),原来门外有紫色石碣(石碑),写明了它的创建年代,现已不复存在。明代景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均有增修。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1)重修,乾隆二年(1737)知府屠嘉正,知县李伯香又建享殿一座。乾隆三十八(1774)知府吴辅宏,知县虔礼宝重修。大殿壁间还有明代巡抚的谒庙词。 山门是一间开阔的大殿,扇对门直通院内。山门内东西各设木栅栏一座,中为人行道,铺着大方块的古老地砖。木栅栏东边泥塑着一匹娇健的赤兔马:木栅栏西边泥塑着一座漂亮的黄腰马。两边石制的香炉里有几根袅袅燃烧的香火。 走进院内.院落宽广,东南侧有一小便门,为住庙道士晚上出入的地方。院内北面为正殿,东西各建偏殿一座。这两座偏殿西面是接待施主香客的禅房,东面殿前砌有一座敬惜字纸楼。古代大同人非常敬惜字纸,在街上捡上字纸都要在此楼烧掉。 大院巷松翠柏,树上老鸹搭巢,有时还飞来阵阵寒雀。正殿面北朝南,前有抱厦,进深三间,面阔五间。殿顶是庑殿顶琉璃瓦,金碧辉煌,标准的元代建筑风格。殿内正中神龛雕刻精美,中坐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关公冕服端坐、眉清目秀、线条流畅。龛前还塑立神像四座,与真人身高等同。左立佩剑的关平,左前又站立着拄大刀的周仓;右立棒印的王甫,右前为一拿书的侍童。殿内隔扇门东有一刀架,架上横放一柄青龙偃月刀,刀光熠熠寒光森人。大殿东西壁上各绘有彩色的壁画,有关公大帝的夜读春秋“、“刮骨疗毒”、“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三国故事,这些故事现在还隐约显现。 出得大殿,拐进后院,那便有一池清水,中有石拱桥一座,两旁为大理石雕栏护,池水深约四尺,水清见底,游鱼忽隐忽现,与人嬉戏,这个池子的名字叫泮池。 过拱桥是一座昭烈祠,俗称后殿,后殿的建筑为三间面阔的大殿,也是琉璃屋顶,鸱吻把边,与大殿遥相映辉。殿内供奉昭烈帝刘备。左有壮缪侯关羽、右有恒侯,均有坐像,雕塑也很精美。墙壁绘有桃园三结义的壁画,可惜的是此殿后来被毁灭了。 大门前有一座高台,对面有戏台,戏台是庑殿顶,五大开间,有十二根柱子作为支撑,视角广阔。过去每到六月二十三日是关帝祭祀日,唱戏三天,人们络绎不绝。 关帝在重修后的今天,它将要展现出更为光辉灿烂的雄姿,作为大同市一座重要的历史庙宇而彪炳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