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公四年—秦国终于登上《左传》头条了

 书虫小确幸 2021-01-18

说到春秋战国,秦国为大家津津乐道,但春秋初期,秦国是无名小国,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基本是郑国、齐国、鲁国之类的,那么什么时候秦国才被注意的呢?就是芮国的芮姜驱逐了儿子芮伯万,秦国侵袭芮国,好巧不巧,轻敌了,被芮国一顿教训。紧接着,秦国来了一顿骚操作,联合周王室军队(我觉得此时秦国君王的脑袋瓜子转的真快),把驱逐的芮伯给送回去了。

可有点细思悲凉的地方,芮姜驱逐芮伯万,说明芮姜以掌权,可以控制芮国。但周王、秦国将芮伯万送回芮国了。周王、秦国主要想控制芮国,那么不可能容忍芮姜的存在,但历史并没有提及一个字。

【本节译文】:鲁桓公四年春季正月,桓公在郎地打猎。《春秋》记载这次狩猎适时,是合于礼的。

夏天,周王室的宰官渠伯纠来鲁国聘问。因为他的父亲还活着,所以《春秋》记载了他的名字。

秋天,秦国军队侵袭芮国,战败,是因为秦国轻敌。

冬天,周王军队、秦国军队包围魏城,拘捕了芮伯回国。

四年春正月,

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丙子冬至,此年仍建丑。

公狩于郎。

郎已见隐公元年《传》《注》。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宰为官名。 据昭二十六年《传》,渠是周室地名,则渠伯纠盖以邑为氏。伯盖其行次,纠是其名,伯纠以行次冠名,犹《论语》伯达、伯适之类。

桓公在位十八年之中,元年冬十月,九年夏四月,十二年春正月,十三年秋七月、冬十月,十八年秋七月,皆以无事书时及首月;而此年及七年《经》,并阙秋七月”、“冬十月”六字。

---------------------桓公四年(左传)---------------------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书,时,礼也。

《周礼大司马》:“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周正之春正月,正夏正之仲冬十一月。但此年实是建丑,春正月为夏正之季冬十二月,亦农闲可以狩猎之时,故曰“时”。

夏,周宰渠伯纠来聘。父在,故名。

宰是纠所任之官,其父另有官,盖父子同仕王室者,犹晋国栾书专政,而其子黶(yan)亦以名通,成公十六年书“栾黶来乞师”是也。此与下年仍叔之子无列于朝者不同。

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

《左传》秦事始见于此。《春秋经》则至僖公十五年韩原之战始见。秦为嬴姓国,周孝王封伯益之后非子为附庸,邑之秦,今甘肃省天水市故秦城是。顾栋高《大事表》以为今清水县。

襄公讨西戎有功,平王赐以岐、豊(li)之地,列为诸侯,徙居汧(qian),即今陝西省陇县南三里之汧城。文公后卜居汧、渭之间,即今眉县东北十五里之故眉城。

宁公二年,即鲁隐公九年,徙平阳,故城在今眉县西四十六里。

德公元年,即鲁庄公十七年,徙居雍,今凤翔县治。一九七三年于凤翔县南四里发现其宫殿遗址及遗物。

献公十二年徙栎阳,故城在今陝西省临潼县北五十里。孝公徙都咸阳,故城在今陝西省咸阳市东。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都邑考》,其说有是有非,不能尽信。

《大事表》云:“文公四十四年入春秋。春秋后二百六十年,始皇併天下。”《史记》有《秦本纪》。《传》世古器有秦公𣪘、秦公钟、秦子戈、秦子矛等。《梁书刘之遴传》有秦容成侯樽。

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水经河水注》、《路史国名纪戊注》并引《竹书纪年》云:“(晋武公) 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郊。”《路史国名纪戊注》又云:”桓王十二年秋,秦侵芮。冬,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馀参去年《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