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老友mk09qda3vs 2021-01-18

改革开放,百花齐放。80年代,西南民间苗学界,掀起一场“蚩尤复兴运动”,也就是为“蚩尤”翻案。他们用大量史料证明蚩尤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蚩尤与黄帝、炎帝,同为中华文明始祖观点,力争正本清源,使蚩尤受到炎黄子孙的世代祭祀。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5000年前与黄帝展开涿鹿大战的失败者蚩尤,饱受诟病,历史上是“乱神”和“战神”形象,是道家传说中的”凶煞”,是儒家学说里的“乱臣贼子”,后世将他描绘成半人半妖半神,这是不应该有的现象。

很难想象远古时期,人们用牛角掘地播种的生活和生存空间,无法描述裹兽皮持木棒作战的远古战争,只能借助半人半神的神话故事,跳出人们想像力,使故事延续下去。也使得远古时期的英雄形象,扑朔迷离。

远古战争和人物,是后世史家记述,有说“孤证难立”。古战场可以被时间淹没,但战争中的主角形象无法抹去。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炎帝、黄帝、蚩尤,不约而同地聚首在河北涿鹿这片土地上,不是巧合,更不是偶然。可惜不是盟誓和平相处,而是战争。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5000年前的涿鹿之战,是南北统一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是华夏文明的始端。虽说只局限于黄河以北地区,这是由当时的地理条件和人们的生存环境决定的。

史书记载,蚩尤是黄河中下游部落联盟首领,带着大队人马,千里迢迢奔赴燕山脚下的涿鹿摆开战场,远古时期这样的跋涉极为不易。其实是这样的,有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黄河改道,5000年前的黄河入海口,据考证在如今的天津塘沽。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如今的黄河不再黄,绿水青茵。

有人会说,种植水稻的蚩尤,怎么会是河北人?,炎黄蚩时代,没有地域之分。《汉书·地理志》:'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大禹治水成功后,根据河流水势和山脊九分天下。“任土作贡”是指根据沃土墒情制定贡赋。

5000年前的蚩尤部落,是聚集在太行山东麓的原始农耕族群,大约在燕山与太行山交界的东南部地区,古代地理书称“中冀”,也就是保定一带。

北部地区是幽燕,幽燕以北到东北辽河一带,是华夏文明的半耕半牧区域,商周时期是山戎占据、秦汉时期是东匈奴和曹操灭掉的乌桓,隋唐时期是奚族。黄帝与蚩尤开战的涿鹿,处这一地域的中心平原地段。不敢说可还是要说,黄帝是山戎部落首领,有人说是黄种人的祖先。

太遥远会感到陌生,换个说法,我国种植水稻有上万年历史,吃大米的是蚩尤,吃中国北方原产小米和黍子的是黄帝,吃西亚传来的小麦白面是西部的炎帝,这样就把远古拉近了许多,也就是考古上“一眼千年”传说。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考古发现, 7000多年前的江南河姆渡地区,6000年前的内蒙赤峰红山文化区,以及陕西石峁遗址群都很发达,这些遗址群规模很大,是国家都城形态。经过科学的碳14测定,真实可信,不仅将中国上下5000年,提前了许多,也确定了炎黄蚩时代以前,中华大地已经有多个国家形态出现,比有文字记载的夏王朝,还要早千年。

有人说,黄帝轩轾氏族建立了赤峰红山文化区,炎帝神农氏族建立了陕西石峁文化区,蚩尤防风氏族建立了河姆渡文化区,可以这样理解,但不能这样说,没有文字则孤证不立。

有比殷商甲骨文更早的文字,蚩尤文字被三苗带到大山里,如水族的“水书”,瑶族的“女书”。据文字专家称,我国周边国家的文字,受到水书的影响。日本认为他们的先祖是苗族,日本片假文有水书的仿体。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有些古文字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巫医解读出来的,还有中原出土青铜器上舜禹时期金文图铭,以及草原和张家口赤城石崖符号等,这些都比甲骨文早,因无人能解读,称为“天书”。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这里说一下离涿鹿不远的张家口赤城,据《畿辅通志》记载,古赤城为“炎帝榆网氏诸侯蚩尤所都也”。 《畿辅通志》为清代官修省级地方志,不会乱来。

《广舆记》载,“赤城城堡即蚩尤所居。考赤城古在北山,后移平地”, 《广舆记》是明万历年间江苏人陆应阳编辑的地理书籍。明朝时期不许渎祀黄帝词,更别说孔子修改过的有关蚩尤记载,《广舆记》的地理描述是可信的。

《龙关县志》载,“龙关古为黄帝部族缙云氏地,汉置女祁县”,女祁传说是女娲的后裔,传说女娲居住在太行山上。《龙关县志》还有:“考吾龙关,自黄帝征苗族,建都涿鹿,命缙云氏来守斯士”。龙关是古代拒匈奴单于的关隘,现在改名叫龙门。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现存有南蚩尤衣冠冢,涿鹿县有黄帝泉、插一句说“好井好水出好酒”,涿鹿老窖就是取自黄帝泉,以前人们不注重旅游资源,这是后话。涿鹿还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黄帝定车台、蚩尤血染山、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等遗址遗存。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蚩尤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延续下来的部落头领统称,就像秦国从秦非子、秦文子、秦穆公到秦始皇帝,历经 770年三十多位君主,都称秦王一样。

蚩尤的原名叫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像共工,刑天,祝融那样有具体人名,再说,蚩尤两个字,有贬意,蚩是山虫,尤字比龙少一撇,就像中原称呼北方游牧民族为鬼方,荤粥,蠕蠕等,带有贬意之词。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九黎是我国南方最早的先民,三苗是主体,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他们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就是说“九黎”“三苗”最早生活在中原地区。

5000年前的某一段时间,东亚气候持续出现明显寒冷化,导致了以种水稻为主的蚩尤部落遭遇了减产,而以种植耐寒耐旱农作物小米黍子和豆类为主的炎黄部落受影响较小。南方出现饥荒,蚩尤带领族人北上讨口饭吃,其实是抢掠。

史书上说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帝不服气,找到强大的蚩尤部落,以某种实惠条件作交易,要蚩尤北上讨伐黄帝,两支浩大的队伍在涿鹿之野摆下空前规模的战场。两军阵前不仅斗智斗勇,还斗阵斗法,扬风沙起天雾,请来天兵天将助阵,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热闹。

黄帝发明了能够辨认方向的指南车打败蚩尤,黄帝发现蚩尤背上有两个小翅膀,怕他飞走,命人杀死蚩尤。往事越千年,只留下“四冢磔蚩尤”的传说。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相传,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征讨殷纣王时,也曾斗阵斗法,他拜祭蚩尤鬼魂为其助阵,许愿得胜后立庙祭祀,后来姜子牙还愿建起蚩尤祠,封蚩尤为兵主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祭祀蚩尤。

河北怀来有个南蚩尤冢,应该是真的,蚩尤是战神兵主。有史书说,秦始皇、汉高祖出战前,为图战事顺利,祭祀战神兵主。汉朝独尊儒术后,儒家推行中原正统论,贬低蚩尤,除了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祭祀先祖蚩尤外,没人祭奠。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如今河北涿鹿有三祖堂,是中华儿女共同祭祀先祖的庙堂,已经形成国祭大典。蚩尤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族群的先祖,更是长江流域族群的先祖,炎黄尤是中华儿女共同祭祀的人文三祖。

蒙受五千年诟病的蚩尤,终于回归中华文明人文三祖之一的正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