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咪的洞穴本能及其在饲养过程中的应用

 猫舍学堂 2021-01-19

你很特别

(黑足猫,一种仍然穴居的野猫)

对于一些猫咪的本能行为,如果你不了解其最根本的动因,那么它们可能会成为你饲养过程中的困扰;反之,如果你能合理利用这些本能行为,它可以让你针对性地解决掉很多困扰。

现在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所有家猫的祖先,都是起源于非洲野猫,也被称为沙漠猫。在当代家猫的中,有些原始本能是刻在基因里的,比如不爱喝水,有很强的领地意识,行动轻盈,喜欢隐蔽的阴暗角落等等。

不爱喝水,可以借助电动饮水器制造活水来吸引猫多喝水;针对领地意识,可以在饲养环境中做空间分区。今天我们主要讲猫的洞穴本能,很多铲屎官只知道猫爱钻柜子、纸箱以及各种隐蔽的角落,作为猫舍繁育人来说,这种洞穴本能其实有很多针对性的应用。

曾经,因BBC出品的记录片爆火的超级萌出血的非洲黑足猫,就是仍然以其他动物的废弃洞穴作为居所的一种野生猫科动物。

回到正题。

猫在其活动区域内尤其是陌生环境下,喜欢去探索每一个角落,敞开的柜子、纸箱、阴暗的角落和缝隙对猫咪来说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这种行为被动物学家称之为“洞穴本能”,其生物学意义是:对于猫咪来说,这些隐秘处和藏匿点,在危险来临的关键时刻可以救它们一命,可以说是一种躲避天敌的自保行为机制。


类似洞穴的藏匿处,其特点通常是光线阴暗、空间狭小,能让猫感到安全,尽管如今的宠物猫已经成为了严格的室内猫,但是它们普遍都还保留了这种洞穴本能。

我们如何将这种本能行为应用到日常饲养中?

应用1

利用猫咪的洞穴本能来让它适应新的环境。

就像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在你接一只新的猫咪回家时,一开始它们会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所以你可以制造一些人工“洞穴”,比如给新来的猫咪制造一个位置较高的“洞穴”让它们躲在里面观察新环境,这些“洞穴”可以是纸箱,也可以是较密闭的猫窝等等。同样,这个方法你可以用来指导购买你家小猫的客户,在把小猫接回新家时如何让它平稳的适应新环境。

应用2

生产后防止母猫叼着小猫到处藏

一个比较普遍困扰铲屎官的现象是,母猫在生产之后,喜欢叼着小猫到处藏,尤其是喜欢把小猫叼进猫砂盆里。其原因是母猫对当前的环境感到不安全,而猫砂盆看起来更像“洞穴”。针对这一现象,同样可以利用猫的洞穴本能来让它获得安全感。

在繁育笼外围,将猫窝处用可利用的物品将其遮挡起来,将放置小猫的猫窝处营造成一个阴暗的角落,但是另外一角的猫砂盆处,仍然保持着正常的光线条件,使其形成反差,这样母猫自然会觉得猫笼中阴暗的一处更安全,就不会再把小猫叼进猫砂盆里了。同时,日常保持安静。

我最常用的做法是,去快递站免费拿回一个大的纸箱,6个面只开一个口,形成一个阴暗的猫窝,这样可以一直用到小猫出窝,再把纸箱扔掉。一些网上售卖的猫窝也可以购买,但是一定要选择质地坚硬的,软绵绵的丝网材质的,毫无用处,而且还有兼顾到日常观察小猫,以及方便人工喂奶。

应用3

猫舍设计中避免物品与地面形成缝隙

同样是一个繁育人很经常遇到的问题,小猫出窝时,通常2月龄开始离开猫笼到地面活动,这个时候,它们喜欢钻进各种缝隙中睡觉,甚至在里面大小便,在管理和清洁上带来很大的困扰。

这种物品与地面形成的缝隙,可能在猫笼底部,可能是沙发底下,床底,鞋柜底部,以及各种家具、猫用品的缝隙。如果你还没有经历过搬开猫笼清理底下被小猫乱拉乱尿的地板,那么就不要在最开始采购家具和猫用品的时候,给小奶猫们留下缝隙。如果已经有大件物品留下了缝隙,不好改动,建议封起来。

应用4

利用洞穴本能诱导猫的行为

在你的猫舍空间内,你更希望猫出没在哪些区域,不希望它们出没在哪些区域?

除了设置空间隔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你希望猫咪经常活动的区域内,多布置一些“洞穴”,比如较密闭的猫窝,带有猫窝的猫爬架,在墙壁上安装猫窝等等,人工制造“洞穴”很简单,这样就可以诱导猫咪到此区域内活动。

很多猫舍的客厅,是人与猫一起生活的共同区域,在客厅的一边制造出这样一个区域,可以诱导猫咪们往那里活动,从而将另一边空间腾出来给人类。这样至少你在客厅吃饭的时候,猫毛掉进饭菜里的几率就低得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