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成员展示(7):敬学笃行、精益求精的仲伟松

 赣榆摆渡的人 2021-01-19

赣榆区第二期中学政治(王常亮)名师工作室建设

仲伟松成果考核简介

    自参加王常亮教授主持的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以来,本人业务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被评为连云港市教学名师,赣榆区政府411名师,在教育教学、教研、辅导学生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市、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评为县研修先进个人,市领雁教师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区骨干教师,区先进教学个人,开设过多节国家、省、市、区级公开课,举行多次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培训讲座,多次参与命题工作,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刊物发表和获奖论文多篇。

      考核等第:优秀

附件一:优秀成果简介

一、参加研修活动

附件二:个人研修计划

三年研修规划

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  仲伟松

本人参加工作室的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自身育人素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探索、完善和探究中学政治新型课堂模式;做一名教育教学的“阅读者”;提高中学政治科研层次和水平,以教科研提升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和进步。

师德提升规划: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文件,加深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执教。

2.认真阅读师德修养方面的书籍,加深师德理论修养,提高执教为民的本领。

3.积极参加师德培训活动,向我区教育战线先进人物学习,如柏纪荣等,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照先进人物,查找个人在思想及行动方面的不足,争先创优。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面向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对后进生,坚持“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引导他们找准自已的奋斗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

专业提升规划:

1.精读《教育哲学》和檀传宝《自由与责任》,围绕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开展阅读学习。每天坚持读书2个小时、写一页读书笔记。

2.以博客为载体,收集中学政治研究方面参考文献。建设个人工作资源库。

3.每学年开设校级公开课3节,县区公开课1—2节,努力争取市级公开课1节。

4.积极参加中学政治方面的比赛、带动青年教师发展。

发展计划:

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增强个人知识和能力储备。在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中,向名师学习、互帮互学,借助众人的智慧提升自己。

第一年(2017-2018):按计划完成工作室任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读几本好书。争取有课题立项,进一步提升自身中学政治工作能力。

第二年(2018-2019):坚持学习有关的中学政治理论,苦心钻研,争取成为赣榆名师,论文写作在数量和质量上保证有所提高。

第三年(2019—2020):在议题式教学和深度教学方面集中学习和研究相关理论并在自己课堂领域进行尝试,及时总结,争取提升理论写作水平。

发展措施:

一、努力研究和学习核心素养的精神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名词,也不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阵时髦的流行风。在工作室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想进一步领悟核心素养的精神。高中的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起航,而作为初中的教育工作者我需要未雨绸缪,因为对初中的课标的修订也是近在眼前。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围绕学生的生活主题,千方百计促使学生体验和践行并通过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让评价的指挥棒回归到中学政治的过程中,求得中学政治的本真。

二、寻求走出中学政治的“漏斗型”困境

所谓“漏斗型”困境就是我们在开展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将中学政治教学目标设定的全面,呈现出了三维目标,可谓是“高大上”,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不断窄化,教师希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有关道德的“知识点”,并希望学生快速记住,从而导致师生仅仅局限于教材,不断忽略了学生体验和实践,一切向“知识点”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一纸考试的中学政治评价方式。这就呈现这样一个模型: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形体不断缩小,就像一个漏斗。我想在大家的帮助下走出中学政治的“功利主义”的困境。

三、跳出中学政治的“实证主义”的沼泽

扬子晚报上的一篇文章《切碎了的语文》。以此来审视我们的中学政治,一直以来,把整体的中学政治肢解的四分五裂,面目全非。其实,对于有些人类的精神财富,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将其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论证。对待中学政治教学我们容易着急,顺其自然的道家智慧和精华也被抛到脑后。牵着蜗牛散步,有些东西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去感悟、领悟和判断,不断成为了生活的一种智慧的选择。所以,我想,一个爱情高手未必是爱情方面的专家,一个游泳教练不一定能够成为游泳冠军,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不一定能够说出很多的道德知识。

预期成果(分年度):

1.阅读专家著作,形成读书笔记

(1)2017—2018年度阅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日本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檀传宝的《自由与责任》、林崇德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并形成读书摘录和反思,在工作室平台上展示和交流。

(2)2018—2019年以国内中学政治的著名杂志为载体,进行研读和学习并形成读书摘录和反思,在工作室平台上展示和交流。

(3)2019—2020年重点研究议题式教学和深度教学,在培养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方面进行探索和交流。

2.开设讲座和公开课

(1)2017—2018年度主要尝试中学政治研究的公开课;

(2)2018—2019年度主要进行专题总结和以讲座形式呈现。

(3)2019—2020年度主要进行议题式教学模式探索。

3.教学课题和论文

(1)2017-2018年度围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政治研究进行反思并形成论文,争取获奖或发表;

(2)2018-2019年度围绕生活德育进行短期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

(3)2019—2020年度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议题式教学进行实践和写作。

附件三:个人读书笔记部分目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