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茂林之家 2021-01-20

历史上的罗马通过四处征战的方式获得了大范围的领土,开创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大帝国。在罗马战争的历程中,著名的战争有很多,而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就在这些被人熟知的战争之中。同时在这三次的战争中第二次会更加知名一点,并不是因为战争结果或战争起因,而是因为在这次的战事中为迦太基发光发热的汉尼拔。

但即便迦太基在第二次的布匿战争中拥有战神一般的汉尼拔作为统帅,但最终胜利的天平还是偏向了罗马一方。那么是汉尼拔自身的实力不足吗,还是已经没落的迦太基拖了汉尼拔的后腿,亦或是罗马的将领西庇阿和罗马的实力太过强大?在这次的战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迦太基和汉尼拔的失败?

一、汉尼拔在意大利的战无不胜

为了争夺对西西里岛的控制权,迦太基和罗马展开了第一场你争我夺、你退我进的战争,但这场战争最终的结局是迦太基的失败。在这次失败之后迦太基不仅国力被第一次的布匿战争耗尽,还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支配权。

同时因为这次战争的失利,迦太基内部国力的空虚导致国内的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罗马的统治者秉持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直接夺取了迦太基的“粮仓”撒丁岛。罗马的这一举动直接激发了迦太基人民心中的不满,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之后,迦太基和罗马之间的又一次战争于公元前3世纪末期爆发。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经验给了年轻的汉尼拔一个启发:既然从外部打败罗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么就换一个角度从内部分解敌人。因此汉尼拔在自己的领地留了足量留守士兵之后便带着自己的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

在大军越过阿尔卑斯上之后,在意大利的领土上汉尼拔通过数场战争一步一步的展露出自己的锋芒。但是诸如公元前218年12月、公元前217年6月的战役只是他一生中无数胜利中的一小部分,尽管在公元前217年这场汉尼拔大军在特拉西梅尼湖附近斩杀了15000名罗马人,俘获了10000人。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但是对于罗马人来说,暴风雨还没有到来。公元前216年,汉尼拔率领大军进入意大利南部。如同往常一样,汉尼拔将自己的5万军队派往奥菲德斯河,并想办法迫使罗马人也派了八个军团的兵力。这样一来,汉尼拔不仅用地形的力量限制住了罗马人的机动性,也减少了罗马人兵力多的优势。同时他还发挥了自己军队的机动性优势,采用高机动性战术派遣骑兵从后方包抄了敌人。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这场盛大的胜利改变了一些意大利的局势: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分城邦纷纷投靠了迦太基,而中部和一些罗马领地仍然忠诚的效忠于罗马。但是罗马在意大利的霸权并没有在汉尼拔的作用下瓦解,迦太基人期望中的高卢人起义也没有发生,相反因为某些因素,汉尼拔的远征是很孤立无援的。这样也导致了面对自己的胜利,汉尼拔仍然没有选择进攻罗马而是在意大利夺取港口城市,扎稳脚跟。

双方似乎僵持了下来。因为远征和陆战,迦太基无法提供给汉尼拔及时的补给,而汉尼拔夺取意大利港口城市计划一直没有成功。而罗马在意识到汉尼拔军事才华的出众之后做了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避开与汉尼拔的直接对抗。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于是在僵持之下,双方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意大利的战场在这一次的布匿战争中也趋于平静了下来。这种平静所带来的并不是迦太基的复兴和胜利,反而是会使迦太基后悔万分的决定。

二、迦太基的衰落

在汉尼拔率领的军队与罗马人形成了僵持之后,迦太基统治者做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迦太基将一支由13500人和大象组成的军队从意大利召回到迦太基以企图夺回罗马人手中的撒丁岛。

迦太基的图谋当然是破产了,同时这个决定还为汉尼拔接下来的处境带来了隐患。在召回了部分军队后,汉尼拔手中的士兵数量根本不足以控制打下来的意大利领土。公元前212-211年,当卡普亚被六个罗马军团包围时,汉尼拔试图通过假装向罗马进军来让他们撤退,但失败了。法比尤斯的策略正在慢慢地发挥作用。在法比尤斯的统领下,罗马人逐渐缩小了对汉尼拔的包围圈,最终将他困在囊中。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但是已经见识了汉尼拔陆战的威力,罗马人只能选择也只敢选择在海上封锁汉尼拔。这种做法虽然没有办法在短时间获得成效,但却可以切断汉尼拔的补给,从而慢慢耗死他的力量。最终汉尼拔实在无法获得迦太基的补给,意大利战场的相关战役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正紧盯着迦太基。公元前206年西庇阿预备向非洲发动攻击,于是联盟了两名努米底亚的王子希法克斯和马西尼萨。虽然希法克斯后来投奔了迦太基,西庇阿却得到了罗马元老院的支持。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公元前205年罗马元老院任命西庇阿为执政官,并同意他率领大军穿过地中海在西西里驻扎。公元前204年,他率领一支约3万名士兵和440艘船只,在三天内横渡北非。到达北非的西庇阿立即击败了一支规模为500名迦太基骑兵的分队,随后又击败了4000人。

公元前205年,被任命为执政官后,西庇阿穿过地中海来到西西里,并加强了他的军队。然后,在西庇阿立刻击败了一支由500名迦太基骑兵组成的小分队,随后马西尼萨的努米底亚骑兵的到来帮助了他的军队。随后又迅速击败了一支4000人的迦太基骑兵。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经历了数次的失败之后,迦太基的统治者最终在失去了突尼斯之后主张与罗马进行和谈以便给汉尼拔的返程拖延时间。万般无奈之下汉尼拔返回了北非。公元前202年夏天,战争又开始了,双方将进行最后的决战。

公元前202年10月,汉尼拔和西庇阿的军队在突尼斯西部的平原上相遇。两名指挥官在一次会议上亲自会面,汉尼拔可能要求和平解决,但西庇阿可能渴望用一场展示的战斗来结束这场漫长的战争,为自己在罗马赢得胜利。这场战役中西庇阿派出了3万名步兵和5500名骑兵;而汉尼拔的意大利老兵和新兵共约45000人,其中还包括了2000名努米底亚骑兵。

即便陆战汉尼拔战无不胜,迦太基还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败

汉尼拔将老兵安排在后方,战象排在前列。这种战术十分良好,但是汉尼拔没有想到的是西庇阿竟然十分轻松的就击败了迦太基的战象。随后罗马和努米底亚的骑兵从后方攻击汉尼拔的军队,并最终获得了这次决战的胜利。自此第二次布匿战争再次以迦太基的战败告终。

结语

在这次布匿战争开始时,双方在陆地上的兵力大致相当。罗马有强劲的海军,但迦太基有最好的统帅汉尼拔。然而,罗马在人力、船只和金钱方面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再加上战场上的技能和对海洋的控制,使得罗马能够比迦太基更容易地弥补损失。最后一战中,西庇阿通过采用标准战术击败了特定敌人,展现了他的能力。同时也奠定和坐实了罗马人在地中海的霸主地位。

参考文献

1. 《军事天才研究》

2. 《布匿战争研究》

3. 《罗马征服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