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人,朱知甫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诗人思归 2021-01-20

感谢您关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投稿微信CZJ690430
文学照亮生活



作者简介    
笔名:闲人


原名:张彦举


黑龙江塔河县人,大专毕业从事工程监理工作


写诗纯属个人业余爱好,作品散见于中国诗画天地,黑龙江诗歌论坛,黑龙江青年杂志等,出版诗歌散文千余首,作品多含苦涩味道!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约作家!



作者:闲人
 

民兵,知青,铁道兵带培的民兵


一一谨以此诗献给当年的知青们献给当年铁道兵带培的民兵连队的知青们


知青一一在中国的历史中铭刻下了响当当的大名
民兵一一在铁道兵的军营里的特殊的兵
他们是千万知青故事里的一页剪影
他们是千万知青上山下乡的一个轻描淡写的一段故事


铁道兵带培的民兵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
一群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们
在解放军的大熔炉里
铸就了铁骨铮铮
正义耿耿的性格和人格
成就了一群忠诚祖国的战士
一代在祖国建设中的精英


知青民兵
文化大革命的闯将
向资产阶级开炮的先锋


民兵知青
一群年青的孩子们
弃笔从戎
听毛主席话跟党走
报孝组国守当其冲
我们是一群红透了的精灵


我们朝气蓬勃
在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伟大号召下
我们热血沸腾


记得那一天
火車汽笛一声长鸣
我们踏上了列车
我们坚定的踏上了征程


我们面对前来送我们的親人
面对父母那不舍的伤心和眼泪
我们无动于衷
我们义无反顾
我们意志坚定
我们表现的冷漠
冷漠的近乎无情
我们的心啊
早以飞向远方
飞到祖国的边疆


记得那一天
我们乘坐的火车停靠在一个小站
小站的名字叫《樟岭》
这里是我们这一天旅程的终点
这里
更是我们一群未成年少男少女们的人生旅程的起点
从此
我们开始了真正意义的旅程
我们走进了军营
部队
吹响了集合的号声和哨声
部队
吹响了起床的号声和哨声
部队
吹响了熄灯的号声和哨声
部队
每天都吹响着铿锵的号声哨声
让我在号声和哨声中
体会了什么是统一
什么是一致
什么是整体
什么是光荣
什么是荣誉
从那一天起
我们这一群知青又有了新的名字
一一民兵


民兵
我们发了黄色的军装
没发枪
我们穿上了黄军装
但没配红五星和领章


我们在填写档案的第一张白纸上
端端正正的写上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名字
3002
3004
3005
3006
5811
505
不平凡的数字
这些都是我们当年部队的番号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
每逢驿站时都会填写的名字
民兵


民兵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知青
八千儿女斗志昂扬
在毛主席的挥手下
在祖国的召唤下
穿上军装
奔赴大兴安岭高寒禁区
奔赴开发大兴安岭修建樟古铁路的战场
在部队的带培下不断的长大


民兵一一这个光荣的名字
伴陪我们一生


当年紧急集合
反特防空
出操列队
一二三四的号子
声声到现在
时常在梦中喊醒


那绿色的军营
我们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在高寒禁区
一住就是三年多
冬天零下四五十度
滴水成冰
雪深齐腰
寸步难行


夏天瞎矇小咬三班倒
睡的正香把你咬醒


记得当年
连队刚建成
艰苦的条件难以形容
六月份的帐篷里
积雪还未完全融化
帐篷里春水还在流淌
脊背下
就是用根根小松树做成的床
我们豪迈的叫它条绒床


那是充满激情的年代
以苦为乐的豪迈
我们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
我们高唱着"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的歌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
我们用我们的双手
开始修理地球


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
改变着我们的住处
手棒盆揣取土石
填屋地垫草场
用火一样的激情
在奋斗中改变了我的生存
生活条件


我们军营整洁漂亮
白桦树的栅栏
把一栋栋的帐篷相连成四合院
室内更是窗明几亮


豆腐块一样的行李
整齐如一的毛巾牙具
铁锹大镐
也整齐的挂在工具间的墙壁上


我们是民兵我们是知青
一切都和兵一个样
内务
练兵样样强
我们是民兵
我们是知青
我们来自北京上海
我们来自温州宁波
我们来自黄岩和苏杭
我们来自哈尔滨沈阳
长春还有本土的知青
甘河吉文
根河阿里河


我们是民兵我们是知青
这是我们一生的自豪和光荣


记得当年
我们火一样的热情
在胸膛里燃烧
这如火的激情
溶化了冰山雪岭
我们在齐腰的雪地里
伐树木
打路影(引)
抬木头上跳板
归大楞
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里
我们呼出的热气
瞬间都结了冰
狗皮帽子的长毛都变白了
我们稚嫩汗毛
胡须和眼睛的睫毛都被雪白的冰霜
连结在一起


我们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老虎
我们是大无畏的英雄
趟开积雪向前冲


记得当年
我们搞男女竞赛
革命的英雄主义
鼓舞豪情
不分男女革命加拼命
巾帼不让须眉
男人女人都一样


民兵知青
铁道兵的光荣传统我们来继承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我们"下雨当流汗
刮风当电扇
让高山低头
叫河水让路"战天斗地
奏凯歌


记得当年我们开山放炮
抡大锤
撑钢钎
劳动竞赛男女不相让
争着干
抢着上
纤纤玉手抡大锤
一人能把双钎撑
转动钢钎心不怕
四人双锤
锤锤重当当当
我们是民兵
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英雄
我们送走月亮
我们迎接东升的太阳


三年多的艰苦岁月
培养了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那三年多的岁月里
我们吃的是压缩干菜
冬天我们喝的冰和雪溶化的水


三年的岁月
让我们留恋是战友们的感情
和那青春的年华


记得当年
我们在高高的悬崖上撬动边坡的险石
滚落的巨石砸向河里
溅起的浪花
我们在冬季里烧开水
和水泥砌挡墙
手冻裂出口子血水不停的流淌


当年你挥动着钢钎
身系安全带
头带安全帽
你的身姿如海燕在高山坡上盘旋


还记得
我们在修建纤维板厂厂房
垒过砖砌过墙
小碗口粗的脚手杆在你的手上
象绣花针一样
呲溜溜的就上了楼房
我们是经历了千锤百练的硬汉子
我们是当年的铁道兵带培的民兵
我们是知青


作者简介:
朱知甫,男,1954年出生。湖南教育学院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业余习作散文小说故事等。有五十万字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退休后专习格律。2015年出版格律专辑《中国宫廷三部曲(皇帝系列,宰相系列,皇后系列)》,全书500首。2016年网发长篇小说《仇海种爱》。九十年代入常德市作协,2002年入省诗词协会。

       

讽时下某些人热衷洋节
作者:朱知甫(长沙)
跟屁嗅臭逐洋风,
蹩脚东施偏效颦。
节日岂无民族别,
拿人便纸作歺巾。


毛泽东颂
         一一纪念毛泽东诞辰126周年
文/朱知甫(长沙)



唐宗宋祖欠弢功,
卡尔中山略未雄。1
阅尽千秋中外史,
帝丛今古谁敢同。


注1.:略:治世方略。
竹枝词
讽圣诞
作者:朱知甫(长沙)


圣诞扯的什么蛋,
洋人屁股国人啖。1
中华传统自多珍,
节日何须崇买办。


注1:啖:舔。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版权归 华夏思归客所有


主编:思归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