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国际论坛与全国会议

 渐新堂 2021-01-21

关于国际论坛与全国会议 

唐建新

        在特区,什么新鲜奇特的事都能够见到。

        一所村小,也在召开深港素质教育发展研讨会,香港来的不外乎一所类似于村小规模的三位校长老师。不知道是谁赋予代表深圳和代表香港的教育理论水平。一所新开办不几年的学校,为了尽快获得社会认可,找了一位外国人来参加,就可以大作广告广发邀请,召开国际某某某某专题论坛。这也是使人费解:一所普通的学校与一个外国人在一起聊聊,怎么就成了国际论坛,这所学校怎么就代表了国家级水平。即使如此,那一名外国人也就怎么也代表了他的国家。即使都绝对是两个国家水平的最高代表,为什么就成了国际,而不是中某(如中法或中英)关于什么的论坛。最近一所学校也在策划今秋搞一个某某全国某某联盟某某协作体峰会,其病根大概也如出一辙。

        由此想到进入21世纪以来的峰会与高峰论坛,当然还有顶峰论坛巅峰论坛,什么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峰会,什么全国班主任高峰论坛,什么小学教育顶峰论坛,云云。在追名逐利的浪潮裹挟与刺激下,再也不愿意平平常常的或者平平静静的坐下来开会了,一定要在众人之上,将每一个参会人强力装扮成巨头,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水平之高?

        会议名称与会议内容相符合吗,会议有成果吗,会在一起时曾议过什么吗?

        脱离自己的地位与实力,一味拉大旗作虎皮,吓唬行外的人。以为抓到了全世界最高级别的思考者或理论家,自己也就成为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人为伍了,以为自己的会议名称越大自己的水平自然就随着名称往上拉而越来越高。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名称是谁也不相信的。除了具有自欺自娱自乐性质外,除了自己获得来往的方便或子女顺带得到一些灰色利益外,还能够有什么一丁点儿的社会效益呢?

        一些会议还常常冠以“全国什么什么会议”“中国什么什么会议”,甚至“祖国什么什么会议”之名,可笑之至,连基本的文字概念都闹不清楚,还在那里给自己状着胆子寻找最高级别的词语来强力装扮包裹浓墨重彩包装自己。

        在这样的垃圾会议名称中过日子,时间还长着呢。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上下相当一部分人的自我表扬彰显政绩的符号了,尤其在素质低下的昏官与名利钻心的贪官眼里,都是拿出来彰显炫耀的稻草啊!

        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这样的大白话显然不适合在秒杀时代去谈什么做事创业了。社会上教育里,似乎都恨不得事实上都已经开始着每天不再有本职工作,不再去干基本的常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成为了各种各样的作秀专业团队、表演专业团队,衙门里的官员和马仔小吏们,也自然成为了打着华盖敲锣打鼓巡街的剪彩专业户、授牌专业户、见证专业户、扩散着教育口香艳信号的专业户。

        在这样的潮流引导下,有几所学校一年之中还能够有一周两周安安静静进行教学(原陈小娅副部长语)的日子?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