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054】小时候的那些事,现在全信了......(莱西湖垂钓)

 新文艺 2021-01-21

“V”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金日影事



关于照片,除了应邀拍摄的时效性强的片子标注具体拍摄时间外,其它的可以标注拍摄地点,备自己查阅,业余生活,就是这么随意,呵呵。所以,今天的照片,是以前在莱西湖畔偶遇的。







金日心晴



小时候,刚学会骑“脚(jue)扎车子”的时候,一般都先在大场院里练习。若大的场院,如果远远地过来一个人的话,我肯定会担心撞到他,格外担心,但是“脚(jue)扎车子”往往会追着这个人去“轧”他;如果场院里哪个角落有块小石头被我发现了,我也会想“千万别轧上”,但是“脚(jue)扎车子”却会像长了眼睛似的直直地轧上那块石头......
上学后,老师有时候好几天不检查作业。如果哪一天我贪玩、没做作业的话,心里就会祈祷“希望老师今天也千万别检查作业”,然而,事实是,老师很可能会突然决定要检查作业,并且会“偏偏喜欢我”......
求:我当时心里的阴影面积?
心里叭凉叭凉滴!
从此留下“后遗症”:“怕什么来什么!”
现在才知道,这叫“注意力等于事实。”
“注意力等于事实”的前提是吸引定律,也就是说人都在选择性地看世界,人们往往只能看见(其实是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留意,常常“视而不见”。
在“注意力”之前,在人的大脑里先有一个意识(成见),人一旦有了这个成见,就会忽视其他的东西,千方百计地关注、寻找能支撑自己“观点”的事例,用已成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所以自己的判断总会“应运而生”,变成事实。
吸引定律认为,人所处的现实都是自己的心念吸引来的。听起来、看起来有点“玄”,但是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放在哪儿的领导打人了、哪儿的大学生又跳楼了、谁谁谁又被查处了等等负面信息上面,现代科技、大数据就会不断地给我们推送类似信息、深度解读信息、相关链接信息等等,类似的负面的信息层出不穷,自己就会越来越像生活在“垃圾堆”里,被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裹挟着。
“同理可证”,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正面信息上、多关注那些正能量的内容,我们身边的正能量是不是也会越来越多?我们是不是就会一直被各种各样样的正能量的信息包围着、鼓舞着、推动着,我们身上的正能量是不是会越来越多呢?
所以,以后还是要把注意力多放在自己身上,多根据自己的性情、兴趣点,侧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多多关注自己的成长,那么,将来的路就会一路阳光、越走越宽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