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烛光成炬 “艺”起战疫 ——“烛光计划”百所乡村学校师生作品评展(二)

 雄风847 2021-01-21

烛光成炬  “艺”起战疫
 ——“烛光计划”百所乡村学校师生作品评展(二)
(教师毛笔组)
烛光成炬,“艺”起战疫。这种“练艺+战疫”的独特创意,得到百所乡村学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活动发起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80多位书法种子教师发来的作品120余幅。作品从书体上讲,真草隶篆,诸体兼备,相得益彰;从内容上讲,紧扣抗疫主题,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里从中选取10幅作品,由专家委员会专家精心点评,并予以集中展示,以飨更多读者。
1

作者:崔士奎(蠡县百尺镇南许小学)
点评:刘月卯 (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评语:此幅楷书取法褚遂良,点画清爽,匀称安稳,气脉生动,较好地传达了褚楷用笔特征和结字方法。仔细观之,此作尚处于摹褚的初级阶段,起笔处自然应变能力不够,有些刻意;转折钩挑处简单直白,缺乏中侧转换之圆融。今后需再下功夫磨砺,方能得褚楷之妙境!
2

作者:王凯(霸州市第五中学)
点评:陈联合(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
评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书法作品紧扣时代脉搏,面对当下的疫情防控由感而发,写下了一副隶书流水对联,行书落款题写跋文,字势排布,大小变化,章法形式感等处理得都很好,且用笔娴熟,气息典雅,可谓佳作也。抗疫主题性创作写什么,怎么写,是书法家时常面对的事,此作内容与形式都是用心构架的,如果对联按联律要求创作就更好了。
3

作  者:任爱军(隆尧县千户营乡滏阳中学)
点评:宗成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评语:该作品用笔沉稳扎实,结字以端正为主,通过轻重和收放带来一定程度的节奏变化。取法上可以看到一定程度的古法,如《书谱》中的相关笔法和结构。但总体而言,笔墨处理上还可以更加细腻丰富,若干信手而为形态,如“神”“事”等字还需要继续推敲,个别字法如“村”字还欠缺规范。字形上可以通过借鉴经典作品从而更显精神。整体篇章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比关系、调整字距、营造节奏段落等方式增强和谐度和节奏感。
4

作者:何登军(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点评:肖建科(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书协副主席)
评语:这幅作品书写的内容是“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字体取法魏碑,作者对魏碑有一定的理解,基本能够把魏碑的用笔和体势表现出来,小楷落款也有法度。但是还需要深入临摹魏碑,注重用气象去表现,要注意左低右高及开张之势,注意把方笔和圆笔兼而用之,关注到这些相信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5

作者:刘树云(宣化区第一实验中学)
点评:陈茂才(河北省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画院院长)
评语:树云此幅正书,感觉轻松、活泼,似无唐人的法度森严,却有宋元灵动不拘。落款字体更显功力,大概作者小楷用功更勤。两点建议:我赞成广采博取,但更看重万法归一,应明确脉络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二是字法需要加強,有的字间架结构不夠准確.;三是正文为楷书,落款用行书或草书更显功力。
6

作者:任会生(赞皇县西龙门乡中学)
点评:王厚祥(中国书协理事、河北省书协主席助理)
评语:这件作品学米,结字轻松准确,笔法明确爽利,行间呼应自然,总体风格,包括气息都很接近米芾。如此很好地坚持几年,把这些经典元素稳定下来,必将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两点小建议:一是线条增加一些厚重;二是收笔、牵丝的尖锐细线尽可能避免。
7

作者:刘金涛(巨鹿县育红实验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