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两位名人的话,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用自己的灵魂去影响受教育者。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言传身教”的说法,所谓言传,是指用言语讲解、传授;所谓身教,是指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这就是教育。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师范的时候都见过一句话:“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说的就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每年,我们都会写工作总结,包括我自己在内,差不多都是捡着最好的话来写:教书育人、勤奋工作,团结同事,关心学生,认真备课上课,精心批改作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我们不妨反问自己:真的做到了吗?说实话,我们并没有做到如说的这般好,甚至还相去甚远(看看那些真正做的好的那些伟大的教育家,没有一个会如此表白自己为学生做了多少)。同样,我们在写文章谈学生的进步时,也往往先想到自己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让学生发生改变的,甚至以为学生的改变完全就是自己教育的结果。 真的是这样吗?我不否认,老师的作用的确很大。但老师的作用绝不是唯一的,老师的作用更不是通过简单的教育、“我告诉你”所能达到的,而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没有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润泽,是尊重、平等再加上引导、帮助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陪伴。 陪伴,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陪在身边,作伴的意思。假如教育是这样的陪伴,那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同家中养一条小狗来陪伴一样,仅仅是作伴而已,那也不需要有知识、有文化了,随便一个生灵都可以作伴。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育主体是学生,那就要突出学生的成长,我们只是陪伴者,但这个陪伴者不是简单的在他(她)身边,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教育者的一种姿态。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社会要求我们不但要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同时还要求这是一些心理健康、遵守道德规范的劳动者。也就是说,学校还肩负着影响学生道德意志品质形成的任务。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遵守道德规范的劳动者,只靠说教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有人站出来给学生们做楷模,去影响他们,为他们的道德成长提供范例——谁来做这个楷模? 一个学生邋里邋遢,不修边幅,或满口粗言,那我们不必到他家就可以看出他的家长可能有类似的习惯。儿子像老子只是形像吗?更多的会是神似。一起生活、相处,观察入微,耳闻目睹,家长的个性品质、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对待事物的方法等会如春风润物,渐渐转移到孩子身上。想想教师与学生间是不是也是如此?——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一些老师带了一个班过了一段时间就老埋怨分班不均,自己运气不好等等,其实我认为更应该检讨的是自己有没有影响好学生、有没有做到言传身教。 一个班主任如果在班里看到讲台地面有垃圾每一次都会伸手去捡,那不久他的班上的地面就会干干净净;一个班主任如果能比学生早点来到课时,自己埋头看书,则不久学生之中也会少很多不事学习、无所事事的人。随手关灯、言语文雅;遵规守纪、工作认真。事无巨小,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边的学生。反之无论从“好”的班,还是“差”的班的学生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发现班主任的影子——所以我们要比社会群众更要讲道德、讲公德,这是职业的要求。 上述的这一切,其实都指向了两个字:“身教”,而身教的前提则是陪伴。如果一名高中教师,只是例行公事般的上完课就走,除了上课,基本上看不到人,我很难想象这种老师可以谈什么“身教”,顶多可以算得上“言传”。 作为我们高中教师,什么是陪伴? 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我,我想这样回答,陪伴或许就是一种安全感,陪伴就是每天早晨学生自习的时候,我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着,让他们觉得很安全;陪伴就是尽管不是我的课,但是我会出现在班级的门口,看一看他们上课的状态;陪伴就是语文课上,我们尽情享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带给我们的欢乐;陪伴就是上操的时候,我在操场上看着他们,有时也陪他们跑跑;陪伴就是每个晚上的自习课,我都陪他们一起度过;陪伴就是每个夜晚,我会到宿舍里去看看他们…… 正如一个学生曾经跟我说过的那样:“老师,每晚只要听到你咳嗽的声音,哪怕没有见到你的人影,我们也知道你来了,我们便觉得心安,否则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这句话经常在我脑海中出现,以至于有时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要去宿舍看看,就为了学生的那一个“心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老话,作为老师,就是要对学生有最长情的陪伴,只有学生从内心认可,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自己并学好自己所教授的这门功课。 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无需否认的是,教育出现了种种的问题,这里面有学校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更有这个时代的原因。我曾经为当前的教育诊脉,得出的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当前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爱。没有了爱的教育,必定是先天不足,发育不良,最终走向畸形。要解决当前教育的种种问题,这一味药,必须先吃上。假以其他药物综合调理,相信教育会恢复元气的。 谈到爱的教育,我相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陪伴我们的学生呢?我想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的陪伴 1、时时刻刻充满了正能量。教师对学生的陪伴主要体现在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而随时保持着满满的正能量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体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带笑容、精神奕奕地走进教室,会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同样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来回馈教育教学,形成一个双赢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个每天都以乐观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老师,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春风化雨,学生也会变成乐观的人。相反,一个每天都愁眉苦脸,四处向人诉说自己不幸或者不满的怨妇式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必定是一群满腹牢骚的人。当然,用正能量去影响学生,绝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嘴上满满的正能量,实际上鸡鸣狗盗,无所不为,实际上做了反面教材。 2、用平等、尊重、期望、鼓励的眼神陪伴。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值得我们尊重,用期望的眼神不断鼓励学生,不断给学生希望,激励学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时刻传递:老师与你同在,老师伴你成长的思想,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路上不孤单。作为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了成年人的思维,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学生是很容易就捕捉到的,一个深深爱着学生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是受学生深深爱戴的。 3、严格而不严厉。我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叫“以教子之心育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畜生,对学生可以严格,但不是严厉。尤其是那种恨不得把学生视为阶级敌人般的所谓“严厉”,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践踏,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这种充满戾气的严厉实际上对当前功利性教育的另一种诠释。 老师的思想上的陪伴应该是严格的,要对学生提出他存在问题,严格要求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对学生提出合理或稍微拔高一点的要求,对学生思想上进行严格而不严厉的要求,能够更加高效陪伴学生。 4.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教师的终极任务。通过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得到知识,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找到学习的乐趣。用兴趣陪伴学生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二、言行上的陪伴 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会促进学生高效学习。那么,在言行上,应该怎样陪伴学生呢?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事业中人格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实践也表明,几乎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教师的影子,教师的衣着、谈吐、行为举止无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1、传授知识,教会做人。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活动,老师都要抓住时机,通过言传身教,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陪伴学生养成不乱丢垃圾、保持卫生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尊重师长、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养成热爱阅读、积极奋斗向上的拼搏进取精神;形成与人为善、和谐与人相处班级友好团结、拧成一股绳良好氛围。通过在教室陪伴学生上自习,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认真、专注,在教室安静地看书,可以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弯下腰来捡一次垃圾,会陪伴学生学会注意清洁卫生。一方面要通过语言上的教育,另一方面更要注重陪伴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树立榜样,陪伴成长。学生是学习和生活的主体,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班级中学习和生活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要提出鼓励和奖赏,树立热爱学习、规范行为的好榜样,同时,绝不姑息屡教不改、品行不端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提出批评,教给学生做人和学习的道理,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共同监督、共同成长。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都是班集体的重要成员,要积极、及时发现问题,规范言行,本身要做到为人师表,共同陪伴学生。 老师的价值,在每一位老师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对于我来说,就是陪伴学生走过人生中最懵懂的年华,引导学生积攒自身的正能量,指领学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相信,如果每位老师都以一种陪伴学生成长的姿态的去教育学生,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走向正常,越来越有希望。 又是一个深夜,时间不早,收笔了。
来自: 莱西一中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把握细节,做好班级工作
把握细节,做好班级工作。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细节繁琐,千头万绪。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应有基本品质,使每一个学生身心得到发展是教师职业要求。教师的思想行为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培训讲义)
他深入学生和家长,找到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需求,并把学生的需求通过教育转为他们的追求。在主题活动时,他让学生从追求学习成绩转向追求自我管理、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聪明,将他...
教育心得3
一、用人格影响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不断...
身教:教育中的"潜在力量"
身教:教育中的"潜在力量" 不少老师在谈及自己的职业时,习惯地将自己戏称为"教书匠";而大教育家马卡连柯则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对教师的"身教"作用阐述得更为明白...
今天,我们要做专业的教师
今天,我们要做专业的教师拿到《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这本书时,首先想到的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现在只读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今天,我们要做专业的教师:...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一切我时刻记在心上,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学生常说我既是老师又像爸爸,更像他们的大哥哥,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
当代班主任必须树立的三种意识
所以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就等于提高了一代人的素质,本人认为,作为当代高素质的班主任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识:责任意识、配合意识、垂范意识、创新意识。配合意识就是班主任在班集体的管理和建设中,注...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严师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严师。其中,第二十九条对禁止体罚学生进行了详细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
李镇西的教育名言
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当学生把我们当作知心朋友来接...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