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展飞:给张桂梅的“填鸭式教育”点个赞

 莱西一中 2021-01-21

01

我这几天在短视频里看到太多关于张桂梅老师的内容,每看一次便觉得感动一次。

这应该是我第三次提笔写张老师。

其实视频多了后,我是为张老师捏了一把汗的。

说句不好听的,幸亏张老师目前身体不好,医生甚至在去年就给她判了死刑,认为她活不过去年。

如果她是一个健康的人,我怀疑在这个时候,网上恐怕已经开始有异样的声音了,会有什么声音,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我觉得大家应该已经熟悉了这种“异样的声音”。

不少中国人有一个习惯。

这个习惯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遇到了像张老师这样的人,普通人的境界难以企及的或者说难以达到的,便会换一种嘴脸出来。

简单说,一个普通人遇到了一个天才,仰望过后,紧接而来的往往就是羡慕嫉妒恨,最终变成仇视。

正如仇富的那群人,见到豪车,羡慕之后是必定要脑补一下对方的钱来路不明的。

所以,如果不是张老师身染重病,只怕现在也要背上个“必有所图”之类的声名了。

很抱歉,我用这种小人之心去揣摩了一些小人的心思。

不过这并非我的发明,而是太多的已有的故事。

说到底,其实我最想说的是,这个世上,真的有好人,真的有那种境界特别高的人,真的有那种近乎圣人的人……

当我们无法理解别人的高尚的举动时,请不要一味地斥之为“作秀”,在你眼中的“作秀”,或许就是人家最自然的举动。

 正如张桂梅老师。

02

说说“填鸭式教育”。

据说现在已经有人在质疑华坪女子高中的教育——“这种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只能培养出背答案的机器,怎么算得上是培养人才?”

呵呵,听到这种论调,我本想爆一回粗,好歹还是忍住了。

我去年买了个表!

我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60年忍饿的故事,据说当时把能吃的都吃了,甚至于树上的树叶子都撸光了,我那时便有些不解,那树叶子好吃吗?或者是能吃吗?

父母说,那时只管保命,哪还顾上好吃不好吃,有点吃的就不错了。

所以中国历史上就有个“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据说高晓松就质疑当前的教育,而他的家庭正是素质教育。

高晓松培养女儿学习了许多技能:跳舞、弹琴、马术……

他全家都秉持着“分数多寡不重要,保持人格和情操才是首位”观念,听起来是多么开放理想的教育典范,令人心驰神往地幻想。

好比60年,有人依然吃着大米白饭,顿顿烧鸡肘子不断……

但稍加了解高晓松家庭背景的人就知道,他的妈妈生在德国,父母均毕业于清华;外公外婆是世界顶级院校的教授。

对他来说,大学并不是改变命运的那块跳板,只是自己众多选择中的一个。

同样,自打他们出生起配套的一切,也许也是大多数山区孩子不敢奢望的终点线。

一味指责山里的教育有缺陷时,可曾想过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对他们来说,有多遥不可及?

“素质教育,有的孩子得到了诗和远方,而他们,得到的只是一辈子离不开的乡村田野。”

条件的艰苦、教育资源的匮乏,孩子们薄弱的基础,不“填鸭”,根本没有希望。

除了拼命学习、飞出大山,他们没有第二条路。

03

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冰花男孩。

天气很冷,孩子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头发都被冰霜染白。

在一次新闻采访中,记者问他想到外面看看吗?

他说:“我连镇上都没去过,没有走出过村子。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为了上学,他们愿意吃苦,但家长却未必同意他们上学。

对农村家庭来说,一家人总要先活下来,才有空去想其他事。

这里的孩子要一边成长,一边兼顾家庭的担子。

城市里的孩子上早教课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开始肩挑喂猪、烧饭、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

城市里的孩子穿梭于学校和辅导班,备战中高考时,他们为了缓解家庭的困难,不分日夜地干活。

农村孩子在艰苦环境下求学

在贫穷的世界里,无论一个人如何努力,都很难改变现实。

他们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解决生计就已耗费所有精力;

他们不奢望能够安心学习,因为每天能够吃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从始至终,活着本身就让他们耗尽了所有力气。

我觉得这是张桂梅老师最伟大的地方,是她,让那些原本无法逃出大山的女孩,逃了出去,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至于她们接受的“填鸭式教育”,还是“小镇做题家”式教育,有那么重要吗?

毕竟,她们逃出去了。

张老师她们不是救世主,无法瞬间把孩子从贫困无助的环境中解救出来。

但是,至少她们不该被责怪。

因为她们已经倾尽所有给孩子们提供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