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太重,学得太辛苦了。经常需要忙到很晚,才能做完作业。有关部门已经多次提出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减负,减轻他们的书包,然而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多次提出,希望能够在中小学教材改革上,精简一下内容,从教材源头上减轻学生学习的任务。那么,中小学教材到底有没有做到“减负”呢?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全国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在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方面,温儒敏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现在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读书太少,因此在未来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新教材,专治各种不读书,通过考试倒逼学生读书。” 很多家长听完这一席话,心里凉了一大半了,似乎并不赞同温儒敏教授的观点,这似乎跟减负背道而驰了,这让家长们感觉很不爽,很多家长喊出了“求求放过孩子吧”的声音。也让很多家长记住了温儒敏的名字。 那么,温儒敏是何许人也?我们来看看。 温儒敏,北京大学著名教授,1946年出生在广东河源。高考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中文。后来他又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期间获得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职博士学位)2011年起,他受聘为山东大学担任文科一级教授。 温儒敏现在的身份是山东大学特聘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这一连串高级别身份,充分说明了他在我国语文专业领域的泰斗地位。 很多人知道温儒敏这个名字,还是从语文教材上。因为他从2003年起,开始担任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之后担任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负责参与语文教材编写和审定工作。 这样一位语文泰斗,而且还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应该是受人爱戴尊敬的,如今却因一句话得罪了全国家长。这是为何? 原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次写作大赛活动上,邀请了温儒敏教授出席。他在讲话中提到了一句话,顿时引起了轰动,那就是“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这句话经媒体报道后,顿时让全国家长冒了冷汗。后来经过很多人添油加醋以后,顿时引起了大家热烈讨论,温儒敏教授也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对此,温儒敏教授专门发表了声明,澄清了自己的观点,他声明内容如下: “网上疯传我三句话,都是标题党所为,需澄清一下。我没说过‘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我讲的高考是选拔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阅读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 其实我们冷静地想想温儒敏教授这句话,还是很现实的。在每年的语文高考中,语文试卷做不完的学生,可能还不只15%,甚至更多。毕竟,高考试卷在设置时,还是需要拉开分差的。只是温儒敏教授将这个事实说出来,正好戳中了很多家长心中的痛点。 作为多年的语文教材主编,其实温儒敏教授有一句话说的是非常正确的,那就是现在很多中小学在学习语文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读书太少“。有些学生要么是不喜欢阅读,要么是没空阅读,或者是将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看手机,玩游戏。 要知道,学习语文没有太多诀窍,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读书,增加课外阅读量。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文语感,增加知识储备量。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语文学习就是如此。 作为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也很担心这个问题,所以希望通过教材改革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温儒敏说:”中小学语文教材应当多选一些传记,现在教育部正组织编写一套新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聘我担任总主编,这套新教材就选了不少名人传记,并鼓励学生多读传记。“ 温儒敏教授鼓励中小学生多读名人传记,而且声称在未来的中小学教材中要加入更多的名人传记内容。可见名人传记的重要性在中小学语文中的分量以后可能会越来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