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秦观《梦扬州》有感/瑶韵琴声

 运河儿女 2021-01-22

文/瑶韵琴声


读秦观《梦扬州》有感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zhè)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tì)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这是宋代秦观《梦扬州·晚云收》一首咏离愁忆往事的词。
意思是说,傍晚的时候,在满是杨柳的堤岸上,一场蒙蒙细雨刚刚停了,天气转晴,浓云散去,那是烟雨后的柳塘春意更浓。为什么去年的燕子还不见飞回来呢?让人心烦。“燕未归”自然是早春,还是让人有秋天寒冷的感觉。小栏外面春风柔和,想恋的人尚未归来。蜜蜂在春天辛劳,收获甚丰,香稠花蜜透过绣帏浓浓地散发着。而我却没有一丝甜意,思念的人只说到江南一带去了,而江南那样遥远,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时,耳边又传来讨厌的鹧鸪啼叫声,更叫人不胜忧愁。鹧鸪啼破春愁,“破”字,颇有如梦初醒之感。

可记得,我曾陪你一起宴游,为报答你那优美的舞姿和清妙的歌声,用丽锦为你缠头。我迷恋酒色,在扬州淹留之久,都是因为你。在那些日子里,我还经常骑马去游玩饮酒,直到天黑了,才醉醺醺地回来。抬头望翠楼时,你每次都能卷起帘子,在等待着我。现在我们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逢。离别的痛苦正使我心情烦乱,愿能在梦中扬州与你频频地相会吧。

秦观,我们扬州不少人习惯叫秦少游。闲来读秦少游的《梦扬州·晚云收》,也可以说,那是时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细细读之、思之,颇有感之。

有感一,秦少游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这首词是他在外漫游时怀恋家乡扬州而作,以艳语写乡情。如“醉鞭”,白居易《晚兴》诗:“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意思是醉酒中用马鞭在脸上轻轻拂拭。“金钩”,金钩形似剑而曲,这里是指能钩卷起帘子的金属用品。颇似“宝帘闲挂小银钩”,给人以幽闲恬静之感。“醉鞭”、“金钩”都是写回想在扬州的游兴,带着十分的满足,三分的醉意,垂着醉鞭,迎着拂面的春风,回到扬州。

有感二,据《钦定词谱》记载:梦扬州是“宋秦观自制词,取词中结句为名。”又云:“此调只此一词,无别首可校。”可见《梦扬州》此词为秦少游创调。

有感三,有人说“频梦扬州”并非真的梦见回到扬州,那是指过去生活过的地方。笔者认为“频梦扬州”,意在想念自己的家乡,游子在外,梦回家乡,点示“梦扬州”。秦少游远离家乡,故而常常梦见扬州。扬州,在古人心目中总是美好的地方。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忆扬州》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说》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新时代的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如果说瘦西湖的美就在于湖面瘦长纤细、迂回弯曲,似细长靓丽的窈窕淑女。而遍植翠竹是个园的一大特征,另一个则是最著名的四季石,辨别命以春、夏、秋、冬之称。还有运河三湾风景区是以运河为依托,结合扬州人文,非遗文化,湿地观光,体育休闲等形成的风景名胜区,说明扬州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好地方。

而秦少游故乡高邮属扬州,他对扬州的感情无怪乎更为深切了。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江苏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据传,秦少游久仰苏轼的大名,于是以学生的名义拜在苏轼的门下,秦少游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秦少游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逆旅集》、《劝善录》等。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过扬州,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在高邮,亦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少游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少游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他的故乡高邮有秦家村(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说秦少游思念家乡,写家乡,在《秋日三首》诗中,开首写道“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意思是说,已是降霜时分,家乡邗沟里,水还是清澈的。乘船在运河中,这时没有月光,天上万颗星星,映照水里,和船是那么近。原以为岸边茭蒲之地,没什么人家,忽然传出了运河岸边人家欢声笑语。诗人陶醉在迷人的运河夜色中,对家乡倍感亲切。

古人思念家乡,特别是扬州,颂家乡扬州的诗词不仅是描绘古代扬州曾经繁华的辉煌时代,更是留给我们扬州人宝贵的文化遗产。秦少游梦扬州主要靠船。若你梦扬州,飞机、动车、高铁,条条畅通。扬州是个好地方,运河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学习、传承运河文化遗产中,感悟运河文化的精髓,体味现代人生,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主编会客厅
 
【公告】来吧,运河儿女!
(点击链接进入浏览)

请加“主编”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