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游兴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早有“东方艺术明珠”和“北敦煌,南大足”的美誉。从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大足尖子山开凿石窟开始,历五代、宋、元、明、清,1300多年绵延不断,全区的山丘上,摩崖石刻、石窟造像、铭文题刻星罗棋布,其中以北山晚唐五代石刻和宝顶山宋朝石窟造像最为著名。它以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完美的人物造形和精湛的雕刻艺术,独树一帜地把我国石窟造像艺术推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代表了公元9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真不愧为“国之瑰宝”。 2016年春天,我走进了大足北山和宝顶山二座石刻艺术博物馆。 北山,古称龙岗山,离城北三里地,山巅有白塔,山脊上一条高10米,长约300多米,南北向的崖面上,西开石龛290处,造像近万尊。 登北山,“五百级龙岗石阶,飘飘脚底,哪管雨淋,但闻悦耳欢声,一路笑语,可算得心切情浓,机缘非浅。千余年摩崖造像,栩栩如生,历经风霜,尤存夺目神采,万般姿态,简直是道高技巧,艺术精深。” 北山晚唐五代石刻,以孝经亭为界,南段,大多是晚唐、五代时的作品,北段则以宋代作品为主。虽然这些石窟多为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为祈福营造,看似各随已意的构成,而无全面的设计,也缺乏统一的尺寸,历经千年风吹雨打已满目疮痍,有如梦呓,但那精美的雕刻,人性化的造像,仍透着朴拙的元阳之气和世俗的婉约之美。你看那众多的观音造像,端庄丰满,仪态万千,既有唐风,又有宋骨,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尤以那转轮经藏窟中的普贤菩萨雕像,极具东方女性之美,温柔娴静,落落大方,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北山造像不仅以阿弥陀佛及胁侍观音、地藏居多,还出现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而韦君靖碑、蔡京碑和古孝经碑更是世间独有,弥足珍贵。 大足建县1200多年,曾有400余年昌州治和唐宋重镇的兴隆和昌盛。唐朝兴佛,高祖李渊曾在长安召开《三教论坛》,融忠孝观念于佛经之中。到晚唐,虽政局动荡,但宗教在民间的发展未受影响。其实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动荡纷争近四百年,佛教中心南移。安史之乱后,南禅大盛江南,心性的讲求和生活的体验,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连传统的儒学也几近禅化,这为大足石窟造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公元880年,黄巢义军攻占洛阳和长安,唐僖宗避难成都,大批工匠南逃,从而成就了大足佛教的兴盛。时昌元县令韦君靖,在龙岗山建永昌寨御敌,并带头开凿北山石窟,从而开创了大足石窟造像之风。 作为大足石刻的精华和标志性景区的宝顶山,在大足城东北三十里的山峦之间。上山路边新修了两宋街坊,路中花圃立一巨石,上刻楚图南先生书写的“大足石刻”和世界文化遗产标识,二座石桥连接着三座山门,就到了大足石刻博物馆。我沿着灿若绯云的海棠花大道继续往山上走,到山顶,有一双传说中释迦牟尼佛留下的足印,足印旁就是巍峨的圣寿寺。宝顶山摩崖造像群是以圣寿寺为中心,在大佛湾、小佛湾依次展开,并以大佛湾为主。整个造像是由南宋淳熙年间密宗高僧赵智凤发弘法大愿所为,一人主导,总体规划,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凡释典所载,无不备列,依山就势,精心设计,一凿一凿,历70余年,雕凿出一万多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像,在大佛湾山谷一里多长马蹄形的硬砂岩的崖面上,如连环画般展开,蔚为壮观。其规模之大,艺术之精,一时“声势之盛,倾动朝野。”民间更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的佳话。 走进大佛湾,就走进了山谷中的美术馆。不论是西方大佛、密宗本尊造像,还是普通细民、信众雕刻;不论是天堂愿景描绘,还是地狱幻像展示;也不论是佛教故事,还是历史风情,无不精雕细琢,图文并茂,一窟一品,诉说着一个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多神信仰,人神共龛,佛祖与玉皇大帝相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和感恩的场面;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人在做,天在看”,善恶有报、惩恶扬善的画册。圆觉洞道场和毗卢道场里有石窟造像的佼佼者;“牧牛图”则为我们展示出田园诗般的修行长卷;宏伟的释迦涅槃卧佛,有“脚踏沪州,手摸巴县,身在大足”之势;“大悲阁”半壁崖面如孔雀开屏般浮雕的“千手”观音精美绝仑、举世无双…… 据史料所载,通过张骞“凿空”事业以后百多年间,佛教东来,源于印度的石窟造像艺术,在魏晋南北朝中国分裂时期的北方开始兴起。从敦煌到云冈,从麦积山到龙门,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石窟中,保留下来的佛教雕像、壁画和彩绘中,总脱离不了“胡貌梵相”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印记。而大足石刻整个造像更写实,更华丽,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凡人毫无二致,它为我们提供了儒、道、佛三教一千多年来不断渗透融合的直观视觉形象,这些形象都是晚唐以降中国人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的写照,其造像艺术“从神到人,从天上到人间”的表现手法也比欧洲文艺复兴整整早了四百年。 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大足石刻的评语:“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它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之局面。” 责编:丁松 排版:丁智群 |
|
来自: 新用户7391BFGL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