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志明:两年战友缘,一生兄弟情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两年战友缘,一生兄弟情

湖北孝感  吴志明

  每每唱起“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首《战友之歌》时,我就会想起仍在***机关工作的战友吴文友。尽管我与他只有两年的战友缘,但却有着亲兄弟般地情谊。往事像潮水一样向我涌来,仿佛又回到了我俩在一起共事的幸福时光。

  那年,我还在***机关当参谋。不久,处里从基层调来了一名打字员。事后,我才知道,他叫吴文友,江西南昌人,94年入伍。初见文友,中等身材,健壮结实。他勤奋好学,不到一个星期就学会了打字、排版、印刷等技术。他服务热情,满脸笑容,给人活泼、开朗、阳光的感受。

  那时,我在处里负责行政管理,上报下达的材料很多,少不了经常加班加点,自然也就少不了文友的热情配合和大力支持。我与文友接触多了,也就亲近多了,自然感情也深了。或许是文友来自我生活过的老部队,让我有故人之感。更或许是文友与我同姓,又有亲人般的亲近。尽管在等级分明的军营,我是干部,又大他14岁,他只是一名战士,但我俩颇有“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在工作上,我俩配合默契。每当我的材料上有不通顺的语句,或有错别字的地方,他就在打字的过程中帮我修改完成。文友特别能吃苦耐劳,加班加点打材料,好像是家常便饭。每次都是随叫随到,豪无怨言。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文友稍加休息,然后又照常起床继续工作。没事时,我俩也到孝感城区城站路、文化路等比较热闹地方逛逛,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就这样,我俩不知不觉地成了兄弟。

  当时,我家就住在军大院里。有时文友闲暇之时也来家里坐坐,陪儿子玩耍。后来,儿子见了文友,高兴地喊他“吴叔叔”,妻子也亲切地称他“小吴”。

  时光在不分昼夜地流逝,文友也由新兵成了老兵,通过生活的磨练,他有了自己的梦想。第二年底,他主动申请到黄继光部队接受锻炼和洗礼的愿望得到了批准。就这样,在我与文友共事两年的时候分开了。谁知这一别就是多年。

  文友下到基层后,我们联系甚少,直到文友调走,我也没有见上他一面,更谈不上送他一程,让我遗憾许久。

  文友下到基层连队后,自觉锻炼,勇于磨练,个人的能力素质得到了体现,成为连队建设的得力骨干,也引起了上级的重视。文友在部队工作不到4个月,他作为空降骨干被交流到广州军区部队工作。事后,当我得知文友到广州部队工作的消息时,想到我们兄弟远山隔水,再见一面更难时,眼里忍不住湿润起来。

  我和文友共事两年,尽管身份有别,但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和配合,建立了深厚情谊。那是我们战友加兄弟最快乐最美好的一段美好时光。

  后来,我和文友虽然相隔千里,各自忙碌。平时也难得联系。但心相通,情相连,感情依旧。

  分别后,文友无论在空降兵部队的基层单位,还是在广州军区机关工作,我俩仍然保持着亲密联系。三年后,我也从军机关下到部队任职,事务性工作很多。当时,文友也正在备考军校之中。虽然我们联系不多,但心中都会念着对方。那年8月底的一天,文友向我报喜,说他已经踏上了前往桂林陆军学院求学的征途,当时,我像自己上军校那样替文友高兴,鼓励他珍惜机会,充实和武装自己,迎接更大的挑战。果不其然,两年后,文友以优秀成绩毕业后分配到某基地工作不久,他的聪明才华引起上级领导的青睐。随后,文友从基层调整到军区机关工作,实现了飞跃性的跨越。

  时光如流水,一别就三年。1998年夏天,我到原桂林空军高炮学院办事。借机去看望文友时,他作为优秀学员正在部队参加军事院校招生考试的监考。擦肩而过的错失让我好生失望。文友得知后,同样感到十分遗憾。

  有一年,我突然收到文友喜得贵子的喜讯,连忙回复祝贺。文友到军区机关工作时,曾多次邀请我和家人去广州观光。因当时我也在部队,工作实在是太忙,就是休假也被琐事纠缠,实在难以脱身前往。我转业后,既因儿子读高中备考,又因自己忙于就业等因素一拖再拖。直到2009年夏天儿子即将踏入大学学府的前夕,我在文友盛情邀请下,我们两家人相聚在广州,谱写了战友情、兄弟爱的凯歌。这是我们兄弟分别14年后的首次相聚,可以称得上我们生活上的盛事!

  在广州聚会期间,军区适逢召开重要会议。文友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和陪伴。但他行事细致,考虑周全。特意委托一位战友接待和全程陪同。我们先后浏览了动物园、白云山、夜游珠江等景点,所致之处,战友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让我和家人倍感温馨。当我和家人返回家乡时,文友又及时安排了当地特产,还提前给我们订购了车票。现在每每忆起,心中总是暧暧的,幸福之情油然而生。写到此刻好像广州旅行的那一幕又重现在眼前。

  广州一别后,我们虽然鲜有联系,但仍然像共事时那样相互思念,相互牵挂。时光如水,岁月如沙,转眼间,9年又过去了。

  这九年,是文友最勤奋最努力的阶段,更是他成长进步最快的时期。古人说:“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辑。”文友没有随着职位的变化忘记兄弟情谊。他到驻澳门部队任职时,就多次真诚地邀请我和家人去澳门观光旅行。

  18年的金秋十月,秋风送爽。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四人踏上了前往澳门的旅途。在我们到达澳门的前一天,文友在电话中告诉我,他因紧急公务前往北京出差,兄弟擦肩而过,十分抱憾。但他信心满满地说,一切都安排妥当,丝毫不影响我们到澳门的行程和旅行。后来,我才得知,文友在去北京之前,他已经将接待和陪同等相关事宜全部委托给他的同事钟飞和彭淼焱两位战友。

  在澳门期间,在钟飞和彭淼焱两位战友的热情陪同下,我和家人浏览大三巴牌坊、官也街等著名景点。还特意安排我们吃葡餐,品小吃。我们离开澳门时,文友还特意给我们安排了当地特产,又吃又拿,实在是受之有愧。

  尽管我们在澳门只停留两天的时间,但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我和家人感受了澳门战友的深厚情怀,欣赏了澳门独特风光,体验了娱乐场的金壁辉煌,享受了旅行带来的欢乐,是我们最快乐、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一次旅行!

  当年底,文友从澳门驻军调整到战区机关任职,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他仍然在强军路上施展才华。

  我和文友在空降兵部队里相遇,在军务战线上相知,又在部队大家庭里共同成长。我十分感恩在我最好的年华,与文友贤弟共事两年。虽说共事是那般短暂,但文友敬业、奉献、勤奋、自律的好作风好品质,始终激励着我向前奋进!我和文友在一起的日子,见证了兄弟般的手足情谊,是再也不能重复的快乐。

  在此秋高气爽的时节,我特意写下这段文字,旨在纪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讴歌深厚的战友加兄弟的军中情谊,继续谱写战友加兄弟的新篇章。

  期待与文友兄弟相逢!祝文友兄弟一切如意,保重身体!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志明,网名,窗前人,湖北孝感人。曾在陆军炮二师、空降兵部队服役,长期在机关工作。

  热爱读书,喜欢码字,有多篇文章散见于报刊和微刊。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