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年建筑师,见证过无数深圳地标,却只想建这样的房子...

 南方楼事 2021-01-22

采访嘉宾:AUBE欧博设计董事副总经理、执行总规划师郭晓黎

采访人:戎青青

编辑/排版:内容小分队

设计,本是饱含自我灵感的产物,但从事城市设计领域近20年,AUBE欧博设计董事副总经理、执行总规划师 郭晓黎却在追求“无我”的道路上坚持。

当我们试图给他呈现一个肆意妄想的空间去释放灵感,“不设任何前提条件,可选择世界任一地方做项目,你最想在哪里做一个怎样的作品?”

他说,他最希望“在深圳,做一个默默无闻,同时又受大众喜欢的建筑”。

“我从没有想在任何一个我的作品当中把‘我’体现出来,从来没有想过。”

十五年前,郭晓黎海外学成归国来到深圳。这些年,他坦言自己愈发热爱这座多元、包容的城市,工作过程中虽已走过全世界许多地方,但每次落地深圳才有真正回家的感觉。

从业多年,至今坚守设计一线,身兼欧博设计董事。全球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人才公园以及半岛城邦、深圳湾1号等诸多地标建筑规划设计均出自欧博设计,20余年来,欧博设计只为实现“在我们未来的规划中,把我们的房子建造成人人都喜欢的景观,并且能进入历史”的终极追求。

郭晓黎也凭借深圳大鹏较场尾综合整治项目、杭州艺尚小镇、南京华侨城栖霞山大型文旅项目等诸多优秀作品得到行业认可,并被社会予以“深圳杰出建筑师”、“深圳市十佳青年建筑师”等荣誉称号。

//
“三个特性:激情、责任心、执着”
//
腾讯:最近看到一篇欧博推文《未知城市,如何才能不生活在模型中》,我们想知道建筑设计者或城市规划者能否帮助人们改变现状,逃出既有的模型?

郭晓黎:这个主题灵感来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经典作品《看不见的城市》,我们希望探讨未来城市的可能性。未来的城市“上天入地”,有任何的可能性,这是对城市立体空间的复合应用。

随着科技改变整个生活和社会的速度加快,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超出预期出现伟大的变革,所以城市面向未来进化的速度也无法预测。

腾讯:作为乙方,媒体或广告公司长期处于被虐状态。想知道建筑设计公司是否也会面临妥协问题?尤其在面对甲方的强硬要求时候。

郭晓黎:其实,设计行业本质也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既然服务,就要提供良好的品质,专业的服务给到客户。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般国内城市的发展速度都非常快,所以企业对设计留的时间周期就会比较短。时间就是金钱,要快,也要保证专业性。

当偶尔接收到一些不专业的、不合理的甲方要求时,我们会从专业性的角度尽量去说服、引导业主,有时甚至要据理力争。还好,欧博大多数面对的都是一些非常成熟的大客户企业,比如华润、华侨城、招商、万科等,所以他们通常情况下会理解我们,尊重专业。

腾讯:在您看来,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您个人从业的初心是什么?

郭晓黎:三个特性:激情、责任心、执着。设计师要保持“passion”的状态,这个很重要。

只有具备热情和热爱,才能把一生的职业选择做好,任何类型的工作也都如此。我本科开始学习建筑设计,就很喜欢这个专业。

之前可能只是看着建筑设计似乎挺美好,有兴趣,而逐渐地系统学习后,慢慢发现我们的一笔一划可能将对城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演变成一种“责任心”或“压力”。

通过把这种压力和责任心,再加上我们本身对职业的执着追求后,这种激情的状态就会持续下来。我工作将近20年,至今还坚守在设计院一线岗位上,就是靠这个passion的状态。

腾讯:从业多年,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郭晓黎:受家人的影响,我在大学选择了建筑学科专业。而学习与职业生涯里,我比较受到大师柯布西耶的影响,他是现代建筑史上的开山鼻祖,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今年,欧博首设全球奖学金,我们要带领一些优秀的学生重走柯布之路,致敬巨人。一直以来,欧博都认为:“人才,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能够为设计行业选拔、培养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实现设计可持续发展,为行业储备人才。

第二,欧博源自法国,希望通过这种活动来加强中法文化交流,促进中法院校互动,探索未来双方更深入的合作可能。

腾讯:建筑学的准入门槛是不是特别高?对于学生家庭而言,资金投入也需要特别大?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学大师,好像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感觉。

郭晓黎:其实建筑学科,包括城市设计、景观等细分专业,今天已经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系统。尤其在现代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大家学习所需的基本素材,普通家庭都能承受得起,比如笔、纸、书本都是同等物价,不存在什么特别的门槛。

另外,我个人认为,建筑领域反而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只有各种人才进到这个行业,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习背景、生活体验,在一起才有可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从而推动行业的进步。毕竟,大家都知道设计是一个创新性、创作性的行业。

腾讯:从新手到称得上合格的建筑师,一般需要多少年?

郭晓黎:按照我的体验与观察,在学校学习的只是基本功,经验积累实际上是从参加工作后开始的,至少要3-5年时间,新人才能够慢慢地成长起来,独立地承担一些主要工作,有才华的学生也要经过实际工作的磨砺方能称得上合格的设计师。

腾讯:建筑师总是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工作3-5年,他们能买得起深圳的一套房吗?

郭晓黎: 大多数建筑师是有品位、有追求的,一个设计房子的人买一套房子的能力迟早会有的,但也需要年轻人投入很多努力。

//
“如果建筑会说话”
//
腾讯:从业多年,您个人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个?如果建筑会说话,您认为你的作品会对深圳说一句什么样的话?

郭晓黎:最满意的永远在下一个。以现在建成的来讲,比较满意的应该是位于大鹏半岛的较场尾项目,这是一个滨海村落的更新项目。

它的设计表达的态度是,“深圳,这是一个多姿多彩、开放包容的城市”。对于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专业者而言,多元包容是一种“社会公平”或“公众性”的体现。设计师笔下的蓝图与公共空间、公共利益直接相关。

我在深圳生活了15年,已经爱上这个城市。北京我待过,上海也工作过一年,广州经常去,但这四大一线城市相比,我最喜欢深圳。这些年,每次回深圳,都有一种“终于到家了”的浓烈感受。

大鹏较场尾综合整治项目

深圳市第十六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2015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活动中获规划金奖

腾讯:深圳每年都会提出一些区域规划的宏大概念,但似乎紧跟着房价就会应声而动,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郭晓黎:区域的规划是必要的,但每一个区域可能都还需要5—10年去落地发展、去慢慢成型。这个过程中,商家或业主通过炒作区域概念来推高房价,我不太希望看到。不过,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和片区发展越好,未来的价值也就越高。

腾讯:您觉得哪个片区更代表深圳的未来?

郭晓黎: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来看,当仁不让的是前海,因为处在大湾区的地理核心。深圳是四个核心城市之一,前海是核心中的核心。

腾讯:对建筑的理解,您更偏诗意,打造“流动的音乐”,还是更提倡务实,简约实用?

郭晓黎:一个好的作品应该兼顾两者,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二实性”,就是实验性和实践性。既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又要关注设计的可落地实施性。

腾讯:有没有平衡的比较好的代表作?

郭晓黎:欧博设计出品的半岛城邦比较具代表性。

腾讯:最近半岛城邦挺火的,争议挺大,欧博当初设计时候有什么想法?

郭晓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好的作品,早期都充满争议性。比如法国卢浮宫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也是在一片争议声中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争议,是一个作品保持生命力的形式。

我们很欣喜在半岛城邦这个作品上看到争议。现在市场上的作品都在跟随市场走,但谁都不敢拍胸脯保证说知道未来的市场怎么样。我们追求通过设计实现创新,或者说实现一种“引领未来市场的新模式”。

点击图片,查看半岛城邦设计团队专访

腾讯:较场尾是著名的城市更新项目,能否具体讲一下设计过程和细节?

郭晓黎:较场尾项目是深圳第一个采用综合整治模式的大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它是深圳大鹏半岛唯一一个有海岸线的村庄,同时又是深圳东部沿海22个滨海沙滩唯一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所以它的位置非常特殊。

2007年当地出现第一家民宿,2012年,就有将近100家民宿陆续开业了。游客日益增多,也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交通混杂,环境污染脏乱差,基础设施不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等等。政府2013年把较场尾列入城市更新计划,欧博设计作为设计总协调,切入了这个占地56公顷的更新项目。

经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分析,我们梳理总结出场地的核心特征,即被称为“未经雕琢、自然生长”的较场尾精神。而综合整治的要旨在于顺应自然生长,不改变较场尾村的场所精神,让自发形成的民宿经济能够更加蓬勃健康的发展。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创新性的提出了“多元经济发展驱动的滨海村落有机更新模式”,基于资源驱动、顶层设计、公众诉求、市场需求,在更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推倒重建的方式,采用微更新、有机更新的形式,归纳提炼出“通过总体风貌指引实现各单元灵活自主有序更新”的发展模式。

这个可能在国内当时没有第二家,算是深圳第一个提出的实验性、先锋性项目。

在更新空间模型上,强调自然生长的理念,依托现状村落肌理,以巷道和公共空间为边界,将片区56公顷用地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大小的、灵活适应性强的细胞单元,各更新单元灵活自主,形成可分可聚的空间发展模型,从而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实现较场尾村的全面有序的可持续更新。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这个项目现在也很成功,社会上也给予它“深圳版鼓浪屿”的美称。

//
做文旅项目离不开“四化”
//
腾讯:作为文旅方面早期的践行者,您理解的文旅地产是怎样的,包括现在文旅地产的发展你认为到了哪一步了?

郭晓黎:我不太认可“文旅地产”的叫法。实际上,只是一些“文旅项目”。因为“地产”偏重在地产开发上,您刚刚说的实际上是一种“文旅”的概念用在了“地产”上,还是以地产开发为利益的核心诉求。

但是从文旅项目来说他应该是更多元性的发展,重在文化旅游,当然也可以包括地产,实际上是一种多层并重的模式,不仅仅偏重于地产。

腾讯:您参与过不少文旅项目设计,有没有一些值得跟大家分享的经验?

郭晓黎:欧博与华侨城有长达二十多年的战略合作关系。华侨城是国内做文旅项目的领军企业,有丰富的成熟经验。除深圳以外,欧博与华侨城在多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全方位的合作。

通过做项目,我们也慢慢地总结了一套做文旅项目的浅见:“四化”,即文化场景化,旅游全域化,景区生活化,设计集成化。

文化场景化,与传统静态的文化展示不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无形的、抽象的文化具象化、体验化,成为可感知的旅游场景,是文旅规划的重点。

通过汲取在地性的文化要素,在旅游产品策划、空间环境模拟、环境景观塑造、项目品牌推广等各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对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都加以演绎,打造可看、可玩、可参与的故事场景,为旅游者提供感官、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多样化体验,这种体验的场景化,才是文化旅游的核心。

旅游全域化,文旅规划应从全域的视角出发,以系统性思维全方位解析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文化资源,统筹发展规划。景点与景点、景区与景区之间不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建、共享、共荣、共赢的发展模式。

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推进器,形成“文化+旅游 +”的复合产业体系,延展旅游模式,推进旅游业升级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景区生活化,当旅游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时,传统模式下游离状态的旅游和生活已经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了。如何把景区生活化,营建全新的主客共享的旅游生活空间,才是文旅规划的难点。

通过业态创新、空间创新、服务创新,旅游者在游览度假体验过程中,感受在地的人文风情,并入乡随俗,将游客的身份融入到居民的身份中去,最终提升了区域旅游的发展质量,这也是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目标之一。

设计集成化,文旅规划既要重视理念的先进性、又要关注设计的可实施性。

通过充分解读区域人文历史、经济发展与场地特征,运用策划、规划、建筑、景观、交通、生态等多专业集成一体化的设计方法,营建一个有文化内涵、有产业支撑、有空间特色的文旅场所,并且承接更大区域的旅游资源与线索,体现全域旅游的旅游发展方向,从而更好适应并引领未来的文旅市场。

腾讯:现在有哪个项目已经落地了,并且也运营得比较好的?

郭晓黎:欧博早期设计的成都华侨城欢乐谷项目,现在已经成型且运营很不错。另外,还有南京华侨城栖霞山项目、扬州华侨城项目等,也都在规划建设中。

在从刚才提到的四化方面来看,在扬州华侨城的项目当中,我们规划设计了“梦幻之城”,主要包含游乐体验与文化商旅,以扬州文化作为内涵,演绎出一个新型的都市休闲娱乐体验项目,这就是“文化场景化”。

“旅游全域化”这方面体现在华侨城跟腾讯合作,建立“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一种运营模式”的智慧城市平台,打造国家级的大型智慧全域旅游休憩目的地。

南京华侨城栖霞山项目

“景区生活化”方面,我们在项目当中同业主积极地去构建了一种“开放式景区”的模式,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实行一种城景交融共融的空间模型,业主也很认同我们的方式。

你看深圳华侨城一直在倡导践行的理念,大家都可以进来,有游客、有居民,这也是个华侨城实践中的项目。在扬州,我们是重新把这个优势再放大强化出来。

“设计集成化”离不开“二实”,实验性与实践性。

扬州华侨城项目

实验性方面,设计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化的方式,以“城乡共享”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希望借助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双驱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城乡共享的新扬州城乡统筹发展模板,从“空间、产业与生活方式”三大方面营造城市与乡村互惠同享的发展模式。

实践性方面,用事实说话,整个项目约4.5平方公里,已经完成总体设计工作。去年11月份,一期项目举行了正式的开工奠基仪式,今年4月份,召开了规模盛大的项目品牌新闻发布会,目前项目正依照总体设计的蓝图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
“建筑本质上都是为大众服务的”
//
腾讯:假设没有任何前提条件,您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城市做项目,你会做一个怎样的作品?

郭晓黎:我当然希望在自己生活的深圳有一个作品。道家追求“无我之境”,如何能让一个建筑建成之后,看起来像没有一样,这可能是我想做的一个事情。默默无闻,同时又最受大众喜欢。其实这和我个人有关,我从没有想在任何一个我的作品当中把“我”体现出来,从来没有想过。

腾讯:所以,这是设计师跟艺术家的区别吗?感觉艺术家都会非常自我。

郭晓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本质上是为大众服务的、为城市服务的。有些设计师,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设计师,会希望在作品中体现自我,表达精神或自我延展,具备强烈的个人风格。

但我更赞同欧博倡导的一个理念:“把我们未来的规划中,把我们的房子建造成人人都喜欢的景观,并且能进入历史”。

粉丝福利

新的一年,好好宠粉。

以下是我们给粉丝的任性福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