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光:粮的梦

 mengyu4613 2021-01-23
因为有你,这个社会无比温暖!

前几天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应邀参观他的收藏。本想开开眼界,看了却大跌眼镜。没有什么书画、古董,只堆了4吨面粉、两吨大米。他很自豪:“外面传着要闹粮荒,我得有所准备。”看到这一情景,真有点哭笑不得。

可能出现粮荒的消息,我在网上也看到了,没有当回事。朋友的所为,却让我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人老了,易动情,想着想着,眼里竟充满了泪水。

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对于挨饿的滋味,那真是刻骨铭心。六零年前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众所周知的原因,家家粮食短缺,人人吃不饱饭。清清楚楚记得,母亲把地瓜叶、榆树叶洗净,掺上地瓜面、高粱面,蒸成窝窝头,这就是最好的饭食了。可是就这也吃不饱,四五岁的孩子,饿得浑身没有力气,吃完饭只能坐在墙边晒太阳,一会儿肚子就咕咕地叫,只能喝水充饥。老人浑身浮肿,腿上的肌肉一按一个窝。

我也曾跟着姥姥去外村讨饭,姥姥说,只有敞着的大门才能进,如果大门关着,千万不能敲。对于这讨饭的规矩,我至今不忘。

记忆中,真的放开肚子吃饱饭,还是高中毕业、知青下乡以后。尽管辛苦,但干一年能分到一百斤小麦、六百斤玉米,每天能吃上窝头和咸菜,那是打心眼儿里觉得幸福。

人总是有梦的,梦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一种美好的希望。多打粮,吃饱饭,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大的梦。

山东自古以来人多地少,吃饱饭很难。一代又一代山东人闯关东,就是因为那里人少地多,加上天高皇帝远,苛捐杂税少,可以开荒种地,让人填饱肚子。

九十年代出差到吉林市,第一次知道市中心的昌邑区,就是山东省昌邑县饥民逃荒来此落户,从而形成屯落,按原籍取名昌邑屯,后来一步步发展成昌邑区。

从吉林向东走到安图县,想不到全县二十万人,竟然有十二万人祖籍是诸城,许多村镇与诸城的村镇重名,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熟悉的诸城方言,老百姓看电视都是看山东台。他们都是清末民初逃荒要饭走到这里住下,站稳脚跟,随后又有一批一批老家人投奔这里。我很感慨:为了实现吃饱饭的粮食梦,我们的先辈真是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啊!

尽管建国后各级政府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坚持“以粮为纲”,实施粮食生产“跨纲要”“过长江”等重大战略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山东粮食生产水平仍然不高,总量不能自给,供应保障困难,在农村,每年春天仍有不少人讨荒要饭。

在城市,粮食实行严格的定量供给制。成年人每人每月30斤,学生每人每月28斤。粮票发到每家每户,到饭店买个包子,到商场买斤点心,出差到外地住宿吃饭,都必须用粮票。没有粮票,寸步难行,钱再多也不管用。

七十年代中期我在昌潍地委机关工作,年年参加工作队下乡驻村,一项重点工作就是逐户排查、摸底登记,发放救济粮、救济款,确保全年特别是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不能饿死人。尽管是杯水车薪,但毕竟尽到了政府的一份责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改革的春风吹遍山东大地。抛弃多年的“大轰隆”,端掉多年的“大锅饭”,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再到大包干:“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村改革,就像杂技高手在舞台上变戏法,一眨眼的功夫,粮食产量打着滚儿往上翻,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城市再也不用粮票了,农村再也没有人逃荒要饭了,政府再也不用派工作组发救济粮了,中国人、山东人世世代代的粮食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作为农村改革的直接受益人,我和我的家人再也不为饿肚子担惊受怕。但是,可能是小时候饿肚子饿怕了的缘故,这些年心里一直战战兢兢,很不踏实。就怕刚吃了几年饱饭,又来一次瞎折腾。就怕有朝一日突然大祸临头,再来一次粮食短缺。如果真的来了,大人可以忍受,孩子怎么办?老人怎么办?保家卫国的军人怎么办?我们的国家怎么办?想到这些,真的不寒而栗。

因此,这些年对粮食是从来不敢浪费的。这一顿吃剩的饭,下一顿热热再吃,不舍得扔掉。外出吃饭,剩下的打包,不觉得难为情。看到那些吃馒头还要剥皮的大学生,看到宾馆酒店里那满桌的剩饭被打扫,真是心疼。“须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也许只有我辈才知道这些话的真实含义。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见证人和直接参与者,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变迁,我感到幸运和欣慰。在市县党政主官位置上工作了近二十年,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指示,认真履行粮食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粮食生产一天也不敢放松。

在诸城市,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重点发展八大支柱产业,把粮食生产始终放在农村经济第一位。不断探索深化农村改革,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推行“所有权永远是集体的、承包权长期是农户的、经营权可以是流动的”这一“三权分离”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实施规模经营,粮食单产、总产年年增长,一个山区丘陵面积占到三分之二的县,九十年代年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一直是山东省的粮食主产区。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粮食面积一度减少。2003年10月,分管农村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到菏泽检查秋种生产,对我们的做法提出批评。关键时刻,我们立下军令状: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保证全市粮食总产在70亿斤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在这个前提下,允许菏泽自主调整种植结构。

得到国务院领导首肯后,菏泽市奋战5年,新增400万亩林业基地,建起了一批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依靠基地建设和龙头带动,全市形成了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和专业市场三位一体、互为依托、配套推进的发展格局。林产业发展,又带动和促进了粮食、畜牧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到2007年,菏泽市粮食产量达到120亿斤,平均每年增加10亿斤,同时新增林业增加值千亿元,实现了“林茂、粮丰、工兴、商活”的局面,农民和财政双增收,我们给全市农民和上级政府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也促使我不停地思考: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为什么换了一个经营办法,粮食产量就会成倍增长?这些年来人口越来越多,农用地逐年减少,为什么粮食总产仍然逐年增加,国家的粮食安全越来越有保障?

结论只有一个,是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了他们追求科技进步的主动性,释放了他们连续不竭永无止境的创造性。是改革,让中国人实现了自己的粮食梦。

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梦是没有翻译的远古来信,梦是人生的另一部华彩乐章。

前路依然坎坷,改革永无止境。只要方向不变,步履坚实坚定,英雄的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1年1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