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人越努力,废得越快,目光短浅再努力也没用!

 昵称62077068 2021-01-24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段话,很有共鸣。
“你身边有那种看起来每天都十分努力的人吗?
他们中,有的也许掌握了很多技能,有的好像博览群书——好像每天都能从中获得很多成就感。
但事实上是: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做容易获得高成就感的小事,长线来看很容易人生作废。”
可能很多人看不懂这段话的意思,我讲两个小例子,大家就能懂了。
第一个例子:我今年要读100本书。
很多人新年目标会说自己一年要读100本书,还要做读书笔记。
这些朋友认认真真读了,笔记也认认真真做了,发到朋友圈微信群是一片叫好,甚至是惊叹。
那么他们坚持几年下来,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知识网红?——他们很难成为知识网红,倒是做个爱学习的微商真的是十足加分。
为什么?——真正能让你成长的书,看起来特别累,特别慢。
好书的作者谈的道理,往往很多超出你的认知,你的理解能力,需要反复看,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遇到看不懂的,还要查资料看。
这样的书搞不好一个月都看不完一本,更不要说花思维导图,做手绘笔记,能看懂意思就很不错了。
一年能看100本书,那反过来意味着这里面绝大部分书,基本上都在你的能力圈之内。
你只不过把很多口水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无非是把自己知道的道理在不同的书里一遍又一遍得到印证,让自己笃信你已经知道了答案。
这样的阅读不是学习,而是通过学习获得安全感。
好的阅读是通过阅读打破自己过去对世界的认识,进而产生新的思考。
甚至是颠覆自己过去的思考,这个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不仅仅是慢,而且还有痛。自己不得不推翻自己过去认知的痛。
如果每天都是成就感满满地学习,说明你给你自己,没有施加压力,对自己要求太低,
始终在舒适区里呆着,却用各种进步姿态麻痹自己。
我倒不反对一个人选择不进步,我只是指出很多人所谓的进步,其实比原地踏步好不了多少。
第二个例子:我每年要学两个新技能!
我身边很多这样的朋友,特别聪明,什么事情都是一学就会,一学就比别人好太多,马上就能脱颖而出。
所以他们每年都报课,报不同老师不同的课,几乎在每门课程上,他们都能靠出色的笔记,炫目的手绘,积极的问答成为明星学员,成为老师喜欢的助理,称赞的对象。
问题是学技能不在于多,而在于你舍得投入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去提升你的技能,直到超越90%的人,才能靠这个技能赢得市场敲门砖。
花费10%的精力,最快超过60%的人,并不能让你靠这门技能赚到钱。
但问题是很多人一开始尝试从超越60%的人到90%的人时,发现成就感没有了。
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凭借自己过去的积累,小聪明可以很快超越普通人,成为大家眼里的学霸,得到方方面面认可和表扬。
一旦开始为提升技能爬坡,进步就很缓慢,一点点小进展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些进展开起来并不明显,和过去差不多。
这就很难得到外人的羡慕和表扬,也就是所谓的“要耐得住寂寞”的阶段。
有些人就不愿意耐得住这个寂寞,马上去做更容易看到认可的事情,马上又在一个新圈子里得到了认同,这种感觉真的不错。
如果不能成为前1%,起码也要成为10%,才能让你的未来得到改变。
任何学习其实都不需要廉价的赞美,这些很容易做到。
如果别人真的认同你的付出,其实有个方法识别起来很简单:他想为你的工作付费。
如果一个人的技能看起来很酷,但总是没有人想为此付费,我想很大概率是因为你的技能还不错,但是离很不错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成就感满满,长远看很容易人生作废。
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9586180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