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候的原因,人们到了冬天总会多吃几口,好囤积脂肪过冬。大人脾胃功能健全消化强,一会儿就消化掉了,但宝宝跟大人比不了,吃得多容易积食。 家长可别小瞧这不起眼的积食,孩子长期积食会产生很多种疾病,小到睡眠差、精神状态不好,大到咳嗽、发烧,甚至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导致孩子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出问题,营养成分的摄入大打折扣。 那么为什么孩子容易积食,积食了应该怎么办,别急,专家教您小儿积食这样应对。 为什么小儿容易积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壮,因此功能薄弱,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略有些风吹草动就容易受到伤害。 “积滞”指饮食不节、停滞脾胃、积而不化所导致的病证,多发于小儿。《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记载:“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 “积滞”有虚有实,实者多为饱食多食后,脾胃运化不了,饮食滞留在胃中,使脾胃运行不畅,产生饱胀感;虚者多为病后体虚或先天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食物导致的。 积滞首先会损伤脾,“脾主运化”,主要功能就是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并向五脏六腑输送营养。脾脏受损导致孩子免疫力受损,经常生病,甚至引发过敏性疾病等等。 三步判断小儿是否积食 由于病因不同、小孩体质的差异,不同的小孩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所偏差,但可以凭借一摸二闻三看,来判断是否积食。 1摸 小孩积食前通常手脚心会变得发热;《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 小儿手心热多为食积内热,饮食不化,停滞胃肠,郁而化热所致。 2闻 闻口气:口臭是积食的非常典型的表现。小孩喂养不当,食物消化不动,停积胃肠,就好比一堆食物在盒子里发霉腐烂,所以嘴里就会有一股酸臭味。 闻大便:大便酸臭。有些孩子会表现为便秘,三五天不拉大便;或表现为便溏、腹泻,可能伴随腹痛。 3看 看舌苔:有些积食的孩子舌苔会变厚,甚至形成积粉苔。苔的厚薄可以看出积滞程度。积食有热者会表现为黄厚苔。 看嘴唇:有积食的孩子嘴唇像涂了口红一样。 看睡眠: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因饮食不慎或不节,导致胃脘部食物累积,会影响睡眠质量。若有积食,孩子夜睡不安或哭闹,体有热势扰乱心神,烦闷不适,多喜欢趴睡;咳嗽也是因为肺胃积热,上攻咽喉所致。 中医巧治小儿积食 小孩积食了,应适量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薯类、深色蔬菜等,促进孩子的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同时还可以吃些消食的食物,比如以下几种: ※鸡内金:它其实是鸡肫内壁,含有大量的胃激素,角蛋白和微量蛋白酶,淀粉酶等物质,用来泡水或者炖汤,对小儿厌食症有着非常好的治疗功效,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差的孩童。 ※山楂:性温,里面含有丰富的山楂酸,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良药,主要治疗肉食积滞。 ※谷麦芽:谷芽、麦芽是常用的中药之一,系用稻谷和大麦经发芽后而制成的。可以消除面食积滞。 中医里有一个传统食膏,由山楂、麦芽、茯苓、鸡内金、怀山药等多味健脾胃的好食材组成,在消除积食的同时,还可以帮助解决孩子吃饭难的问题。 ※萝卜:味辛、甘,性凉。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最擅长消积食,能理气而治肚子胀满。 小儿积食在儿科治疗中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医生治疗的首要原则是饮食调整,如果没有效果,可选择药物治疗,中医辩证论治,健脾消食的药物有保和丸、醒脾养儿冲剂、江中消食片等,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选择。 ①摩腹法: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然后轻轻盘旋状顺时针揉动,连续揉上30分钟即可,对孩子的肠胃非常好。 如果揉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出现了肠鸣音,或者孩子在排气,家长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 ②捏脊法:先让孩子趴在床上,然后从大椎穴(正坐低头,脖子正中最高椎突处)开始,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将脊柱两旁皮肤捏起,两手不放松(即捏住皮肤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动,一直推到孩子臀沟的长强穴。 一般沿着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5天后可以开始下一个疗程。 如果小孩积食时间长,身形消瘦,甚至有厌食症状时,可以选择中医的针灸,针缝四针就是用来治疗小孩积食、胃口不开的。 小孩体瘦,营养吸收不好,这样针灸见效快,疗效好。虽然简便,但这毕竟是出血性治疗,除了需要由有丰富经验的中医操作外,消毒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俗话说:“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虽然孩子容易积食,但是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平时让孩子合理饮食,以健脾养胃为原则,少吃零食和肥甘厚重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水果,既可以消积食,健脾养胃,还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