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发布于“脑之说”微信公众号,欢迎搜索关注~~》 1.Science:老鼠的“捉迷藏”行为及其神经机制
“捉迷藏”游戏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玩过,一个小朋友躲起来,一个小朋友寻找。9月13日,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伯恩斯坦计算神经科学中心的Annika StefanieReinhold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题目为《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hide-and-seekin rats》的研究论文,设计了一个老鼠和人之间的捉迷藏游戏,对捉迷藏游戏过程中“捉”和“藏”两种角色转换过程中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活动变化进行了研究。 论文的实验和我们熟悉的捉迷藏游戏一样,只不过是在老鼠和人之间进行。研究者发现,老鼠可以很快学会和人类玩捉迷藏游戏。在老鼠“捉”的条件下,老鼠学会寻找隐藏的人类,并一直寻找,直到找到它们。在老鼠“藏”的状态下,它们学会隐藏在几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并等待直到被人发现。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大鼠发现人或者被人发现后都通过与人类的社交互动获得奖励。在大鼠寻找人和发现人时会发出声音,而在隐藏时保持沉默。此外,研究者在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中植入微电极来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结果发现,内侧前额叶皮层内的某些神经元在大鼠“捉”和“藏”两种角色中放电模式显著不同,即这些神经元对捉迷藏角色敏感。 原文链接: https://science./content/365/6458/1180 Neuron:海马-前额叶Theta振荡信息传输调控回避行为
神经振荡的长距离同步化与不同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但其因果作用尚未得到证实。研究发现,小鼠的回避行为(avoidance behavior)会诱发腹侧海马(vHPC)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之间的θ频率(~8Hz)振荡同步化的增强。但是其因果作用尚不十分清楚。9月11日,来自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系统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Neuron》杂志发表研究论文,采用光遗传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与2Hz,2Hz和20Hz相比,8Hz振荡形式的光刺激最大程度地增强了小鼠的回避行为。此外,当光刺激是以振荡形式而非脉冲形式时,回避行为才会被增强。另外,8Hz的振荡刺激可以增强vHPC-mPFC神经信息传递传递,导致vHPC的theta频段神经活动和mPFC动作电位之间的同步性增加。这些结果表明vHPC-mPFC 之间theta频段通信在回避行为调控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www./neuron/fulltext/S0896-6273(19)30690-7 Nature Human Behaviour:蓝斑(locus coeruleus)核团的完整性与老年人的记忆表现密切相关
几十年来,人类记忆衰退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皮质区域,海马区和多巴胺能神经调节。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蓝斑核团(locus coeruleus, LC)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调节也可能在记忆衰退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技术限制,人们无法量化LC核团的完整性,因此也阻碍了研究LC核团完整性与人类认知的关联。9月9日,来自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HumanBehaviour发表研究论文,他们使用高分辨率、神经黑色素敏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在不同的记忆任务中被试的记忆能力与LC的完整性呈正相关。那些具有更像“年轻人”的LC的老年被试,表现出更好的记忆力。这些发现将LC完整性与记忆衰老联系起来,并揭示了LC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在认知衰退中的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562-019-0715-2 Nature communications:视网膜非侵入式在体超光谱成像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对阿尔茨海默病(AD)啮齿动物模型和患者组织的研究表明,AD的视网膜变化,包括淀粉样蛋白(Aβ)的积累,可以作为脑内Aβ水平的替代标志物。9月17日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眼睛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指出由于Aβ对光散射具有波长依赖性,因此可以把在体视网膜超光谱成像作为脑Aβ生物标志物,研究者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了这是切实可行的。这也预示着,未来只要通过对视网膜做一个无创的超光谱成像就可以指导患者脑内Aβ的含量。 原文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467-019-122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