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是《周易》的本经,《易传》是对《易经》注解与发挥。《易传》包括《象传》、《彖传》、《系辞》、《文言》、《说卦》、《需卦》、《杂卦》七篇,又因为《象传》、《彖传》、《系辞》随《易经》本经分为上、下篇,如此一来共计十篇文章,所以又被称之为《十翼》。 《易传》相传为孔子所做,实际上它是一些思想家借着读《易》的机会撰写的注释论文,大概成书于战国时代,主要是阐发他们所理解的《易经》原理及道德伦理、宇宙观念、处世哲学。 《系辞》是总论易理的一篇文章,经常被人们称为“大传”,是《易经》的整体概论,阐释《易经》的哲学意义,使《易经》不仅止于占卜,进而提升为高度的哲学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易传》原文随本经分为上、下两篇,并没有分章。古来的学者们,依含义将其分成了若干章,但分章的方式并不一致。劣者将依照朱子《易本义》的分章方式,陆续将《系辞》分享给大家。 《系辞·上传》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系辞》首先注重“理”的阐扬,《易经》是以宇宙的构造形象为依据。宇宙创始万物,宇宙的自然法则也是万物行为的规范。在形象上,天在上尊贵,地在下卑贱,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天地之间,万物由卑下到高贵,杂然并陈,形成贵贱不同的的地位。卦中六爻的位置,也分贵贱高低,当位不当位,得中不得中。宇宙运行有一定的常态,动则刚,静则柔,阴爻和阳爻两个简单的符号,代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 宇宙万物因性质不同,或类聚、或群分,彼此厉害的冲突与调和,就产生了吉与凶的现象,据此也就能够占断吉凶了。在宇宙间,在天呈现的是日月星辰、昼夜、季节、气候等现象,在地呈现的是山川河岳、动植物等各种形体,彼此间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变化,通过卦与爻的推演可以将这些变化显现出来。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因而,刚柔之间的相互作用、交错摩擦,就代表八个卦象的相互组合、鼓动、推荡,如同雷霆、如同风雨,随着日月运行,寒暑交替,进而演化成六十四种卦像,乾道代表天的功能,象征男子,坤道代表地的功能,象征女子。 乾天与坤地,为创始万物的根源。乾天的功能是执掌创始,坤地的功能是继承和执行乾天创始的意愿,形成万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掌握知晓了乾天的功能,一切事就变得容易明白了,其实乾天的规律本就平易、有迹可循,坤道只要遵照乾道规律,就能简单的使一切水到渠成。容易,就便于了解,简易,就便于遵行。 容易了解就会使人亲近,便于遵行,就能够见到功效。有人亲近才可以保持长久,功效显著,才能发展壮大。 能够保持长久,这是贤人的德行和智慧的体现;发展壮大就是贤人所追求的建功立业。 懂得了容易和简单的道理,就领悟了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领悟了天下事物的道理,就能在天地之间确立人的地位了,就能正确判断自己的位置了。 以上是朱子《易本义》系辞上篇的第一章,由自然宇宙的构造阐释天与地的功能,以及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这一章,我们不难看出,《易经》所以称“易”,或许就包含着“简易”、“不易”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