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惩罚是一剂毒药

 丁东小群 2021-01-25

昨天,一对中年夫妇来家做客,说起儿子的事有些伤感。他们都是名牌大学博士出身,在大学教书。儿子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里书香气息很浓,儿子也是班上的好学生,最近放学回家却哭了一场。原来考试时错了几道题,老师责之心切,留下大量作业题,以示惩罚。孩子对老师产生了恐惧。我说,你们不能和老师沟通一下吗?他们说,老师才20多岁,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好胜心强。其实老师也是个孩子。年轻老师压力大,也很焦虑。我说,儿子如果心理受到创伤,从此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厌学,麻烦就大了。我见过许多孩子心理出了毛病,造成终生遗憾。你们光在家里安慰孩子不够,最好要向老师提出建议,哪怕态度委婉一些,不能用加重作业的方法惩罚孩子。

这种现象很常见,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其他过失,也用加重作业来惩罚。

作业惩罚是一剂毒药。

我的孙女也在上小学。最近她画了一幅画,幻想发明了一种机器,作业本这边进传送带,那边答案出来就进了书包。可见,反感过重的家庭作业,是孩子普遍的心态。现在,老师给学生留作业很容易,出题不用多动脑筋,有一种叫做学而优的习题集。老师布置让学生答多少页就行了。我孙女算幸运的。班上有同学做题错误多一点,老师就要求错一题,罚十题,错一字,抄十遍,还要求家长监督完成。有的同学熬到半夜都不能睡觉。家长也疲惫不堪。

学而优习题集里,有些类似的题型,一出就是几十道。其实,重复练习不能启发智力,没有挑战性,只会让孩子疲劳、厌学。刚看了一篇介绍数学家孙斌勇的文章。孙斌勇数学研究取得重要成就,42岁便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时下中国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谈及学数学时说:中小学里面做很多题目都是平行的,那些题目做一个,再做一个类似的,都差不多,这样的学习是无效劳动,不要平行地做很多重复劳动。

我赞他的看法。让中小学生重复劳动的现象,相当普遍。中国一代中小生,正在被这种重复劳动消磨着精力和时光,伤害着学习和求知的乐趣。

回想我上小学,哪有这么多作业?60年前,我遇到了算术老师缪玉田,语文老师颜慰庭,真是倍感庆幸。他们注重激发学生追求未知,获取新知,让我受益终生。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还有一套体制对教师的选拔管理奖惩机制,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教育弊端,本文先到这里打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