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梦

 向度文化 2021-01-25

春梦

文 | 欧南

欧南兄发过来这篇文章时说:多年前写的。细读来,这文章中的风情亦如他当年写过的诗歌一样,蕴含着典雅的理想主义情怀。爱情这东西,也仿佛N个世纪以前的古典了,而灵魂深处的那种无法消解的孤独感,却是亘古永存的。

想起东坡的那首诗来: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酸枣小孩

Q知道,今天晚上的酒他必定会喝多的。

Q从来就没有放弃能醉酒的机会,就像刘伶一样,Q对人间唯一的嗜好也就是酒了。这使他感到身心无所顾忌的放纵,酒释放了Q内心郁结的情绪,因为Q实在不能从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酒所带来的那种自由无碍的境地。

Q从来就不在乎酒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既然人总不免一死,生命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Q并不在意生命的长短,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人也就是吃饭、做爱、睡觉和没有多少意味的习惯性思考,而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等待死亡了。Q已经厌倦了这种重复,他只是觉得人间能使他依恋的还是那种说不清楚的感情,对家庭、女人、孩子、朋友或者是并不关心自己的自然的风景,这使得Q的内心隐约漂浮着一丝甜蜜的幻觉。

F是个娇柔的女子,住在遥远的北方。Q对认识她也感到不可思议,两个几乎不存在认识可能性的人居然会成为朋友。Q对空间的感觉也像和时间一样困惑,这仿佛是一种宿命,一个万千机缘中的偶然的巧合。两个人在不同的城市长大,忽然在某一天就认识了。Q在不同的城市认识过不少人,但大多只是刹那间的相遇,就像在大街上眼神偶然的对视一样,各自散开,也许一生就是这么一瞥。缘分来得快,也去的干净。Q对世间的事情一直有一种茫茫然的体验,人为什么会认识?有些人为什么会成为朋友?而有缘成为朋友的人又大多并不是趣味一致的人,这都是Q感到奇异的地方。Q感觉唯一的解释也许就是前世的所谓缘分,他对和F的缘分感到惊喜,如果人世间这种缘分再多一些的话,也许Q对这个世界会多一份亲切的感觉。

F是那种让人一见面就会产生好感的女子,温顺、大方,虽然长在寒冷的北方,但情性中却有一种江南女子柔顺的丰韵,Q喜欢那种小家碧玉的女子,她们往往给人以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有时Q觉得她像个小女孩那样的可爱。

对Q来说,人到中年性情已开始慢慢的发生变化,他喜欢观赏、喜欢一种愉悦的气氛,喜欢爱优雅的女子,爱她们的笑、温顺甚至天真。Q知道对异性的那种不是狂风暴雨似的爱大概是中年人才会明白的艺术,但Q常常也是凄然一笑,Q明白,这种多少有些叶公好龙似的自我陶醉,除了证明自己心态的逐渐老化以外,其实那种所谓的爱更多的是对人世的感怀和内心寂寞的反映。

Q和F通了一年的信,Q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心灵上的靠近或者说是一种需要的话,Q感觉这简直是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情。中年人其实比年轻人有着更多、更深的梦,只是他们的梦是不会结果实的。Q曾经羡慕里尔克和帕斯捷尔纳克以及茨微塔耶娃的通信,他感觉这种通信对这三个晚年都陷入极端孤独的诗人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愉悦。对诗人来说,这个世界多少是遗忘他们的,Q不相信诗人会有一个好的时代,诗人不是肉欲的动物,Q还没有发现那一个时代不是肉欲的。

梦支撑着诗人的生活,Q有时会进入极端的自怜状态中,他感觉诗人对情感的依恋要超过许多人,对梦的索解要超过对许多具体事务的兴趣,这也表现在爱的方面的依恋。有时Q反感这种过于的依赖,它使自己感到仿佛永远长不大。

Q时常会情不自禁地坠入到孤寂的自我放逐中。这时任何人也不能撼动他的情绪,Q对虚无的感觉正是出于对情感世界的迷惑,人无法冲破自己走向彻底的自由。Q为此感到悲伤,感到自己的无用,因为对自己都无法完全把握,那他必将被随时而来的情绪所击垮。

从内心来说,Q并不真正喜欢诗人,至少说Q心里上不愿意太靠近诗人。一种敏感的生物是会使人讨厌的,就像猫一样,Q曾经养过猫,并常常受到它的报复。Q喜欢那些整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胖子,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惊人的胃口一样,Q自己也是一个胖子和酒徒,他喜欢旁若无人的喝酒,这多少可以减轻他的敏感和恼人的,忧伤的思绪。

Q和F的通信使他打发了许多孤寂的时光,他从内心深处感激F,感激她的善意,并由于感激而产生朦朦的爱意,也许这个世界只有诗人才能观察并体谅同类的痛苦。但Q却并不完全体谅诗人,被人忽视使得诗人常常有一种穷凶极恶的感觉,这是Q所厌恶的,诗人实在是一种很没意思的动物,他们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种情致罢了。而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来说,情致不但是多余的,而且是个累赘。但F没有,F没有一般诗人所具有的那种恶劣的情绪。对Q来说,F是个好脾气的诗人,有时Q会想,脾气太好的诗人是会影响她的创作的,一想到这里的时候,Q对F的好脾气渐渐地感到担忧,他只是自私地希望F只对自己一个人保持这种温存和善解人意。

对于F的友善,Q感觉是一种很深的因缘,也许他们前世是两个一起玩耍的孩子,也许是兄妹,也许什么都不是,那是Q那种茫茫然的心态所造成的。但无论如何,对Q这种深居简出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无法预知的幸运。

Q的内心长期浸润着一种苦难的情结,虽然他自己本身像个闲汉一样,每天靠东游西逛或者发呆打发过于冗长的时间。他的生命是如此的无意义却又感觉到苦难,这不是矫情吗?Q也分不出这究竟是矫情还是……。

F是个可人的女子,她是那种男人一看见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帮助她的人,但这只是Q的一种心里的愿望,Q知道除了能让自己多喝酒以外,他不可能帮助F,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倒霉蛋,帮助别人只能是一种自尊心的愿望。当然F并不是那种需要帮助的人,相反,是Q从她的身上体验到了一种依恋,Q不免感觉有些徒劳的忧伤。

F 的娇小和柔弱,使Q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温庭筠的诗句:“人似玉,柳如眉”。这使得Q有些怅然若失,古诗的意境大多在美中透露出人生的凄凉和无奈,这种惊鸿一瞥的惆怅通过诗人大量的咏叹变成了一缕发酵似的春梦,绵绵不觉地融入到后人的感叹中。Q知道自己也无法摆脱这种难缠的情结,Q有些江南才子的习气,所幸他并不富裕,Q曾经和F说过,自己如果有钱的话,也会是个提笼架鸟的公子哥儿,到剧场捧角,写艳诗。

Q的经历是一连串的灾难和打击,他已经无法知道自己在尘世的漂游中能得到什么样的慰籍,Q知道所有人的生活和他都不一样,他只是一个多余的、无足轻重的人;一个在现实面前感到惶恐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废物。Q已经是一个对社会无所用心的人,他并不关心别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对所谓的生活早已经厌烦之极。Q用酒打发一年四季,用不时涂鸦的诗歌让自己感觉还像一个人那样有着思考和抒发情性的能力。用听京剧来回味那种已经失去的、有着美妙韵律的时刻。

Q对诗人之间的自怨自艾也嗤之以鼻,对荷尔德林那句常常被诗人所引用的名句:“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也一概的唾弃。哀歌被反复的咏叹就容易变成一种恶俗的理由和借口,既然你承认自己是个诗人,那你就是选择了一种无法逆转的命运,哀愁的天鹅不失其凄美的身姿,而恶狠狠的叫嚷只会徒然败坏它的品质和高傲,变成一种市井的喧嚣,使它纳入世俗一部分。

Q认为,既然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得到真正的改变的,穷人的梦想总是反映出人世间的无奈和残酷,而市井无赖永远在社会上扮演着它合理的一份子,没有无赖,也不会有正义所得来的快感。那么诗人的孤独也是必然的,它只是一个角色,一个不幸的轮到你去扮演的角色,所以诗人要去做的就是孤傲和哀叹中迎接死亡。

Q的极端使他感到一种隐隐的快感,Q深知任何高傲的生命都是极端的,他们的眼神中有着神明一般的透亮和黯淡。

F来了,她的身影使得Q像个少年般的快乐,Q的无所用心毕竟还是有着对尘世失望的酸涩,但对能倾心相谈的F来说,Q的无所用心也显得不堪一击。他热切地希望能见到她,希望那种对Q来说是沉浸在一种爱意中的交谈。在Q的心目中,F的温存给他以性别上的诱惑,又给他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Q是个苦恼的中年人,他的少年情怀多少是带着诗意的,但并不莽撞,Q知道一旦远离了这种诗意,那将是一场更长的、没有梦的春梦。Q依恋这个时刻,对住在遥远的北方的F来说,Q的伤感无疑是体验到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仿佛是永久别离的伤感!

Q感激F放弃对母亲的陪伴来陪自己喝酒,这虽然是老友的见面,但Q也发现F对自己的体谅,体谅自己对酒的无度,不加节制,体谅对她的依恋。或许F也不愿过早的结束这种难得的见面,Q不知道F内心的想法,他已经被酒和持续的快乐搞得昏昏然,只知道自己沉浸在这短暂的春梦中。

Q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才感觉F像个幽灵一样的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外。Q躺在床上沉浸在一场梦的虚幻中。也许F就是一个梦中的人,一个慰籍他心灵的影子,她并不存在于Q的生活中。而对F来说,一个异乡的朋友可以消除旅途的疲劳和寂寞,而Q也是她的一个旅程的梦,一个在人生的旅途中消磨的幻觉,一泓短暂交融但必将逝去的春水,她也在咀嚼这种梦的感觉。在回到现实生活以后,他们各自的记忆中将长久的留住对这种梦的记忆,直到他们永久地离开这个世界,使梦安然的归寂。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虽空,但Q仍然不理解梦和情感的实质,这一切都是有形的,就像有形的眼泪一样,一想到这里,Q感觉眼睛湿乎乎的。但眼泪终究也是会停止的,就像Q和F短暂相遇的梦那样,他们终将在这个有形的世界里永远地消失。

作者简介

欧南,原名钱剑平,1966年生于上海,中学毕业后进入吴泾热电厂当工人,1988年辞职。后从事过采购员、音乐编辑、电台节目制作人、饭店掌柜等多种职业。2008年开始彻底告别一切职业,居家看书,听音乐。担任《歌剧》杂志专栏主笔。出版过《歌剧经典》,音乐随笔集《最后的夜曲》。 


向度原创

jn-wanghaifeng

阅读精彩文章

关注向度原创

公号投稿邮箱:renwenxiangdu@163.com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