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至中国书画报仅用于学习 邓石如篆书 邓石如是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尤以篆书为佳,其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杰出的丰碑。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箸篆”的樊篱,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邓石如的篆书实乃清人篆书的典型,他对篆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由书法理论家薛元明先生撰写的系列讲座《邓石如篆书解析》,敬请关注。———编者 第一章邓石如篆书概述 一、作者简介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 邓石如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然皆以布衣终老穷庐。邓石如9岁随父读书,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对书法、金石、诗文生发了深厚的兴趣,渐有长足进步。他只在9岁时读过一年书,10岁便辍学,14岁“以贫故,不能从学,逐村童采樵、贩饼饵,负之转鬻”,17岁开始了靠写字、刻印谋生的闯荡生涯。邓氏有自述:“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 20岁时邓石如曾在家乡设馆,任童子师,不耐学生“憨跳”而舍去,遂随父去寿县教蒙馆。次年因丧妻辞馆,外游书刻。32岁时复至寿县教书,并常为循理书院诸生刻印,以小篆书写扇面,深得书院主讲梁赏识,遂推荐他到南京举人梅镠家学习。邓石如在梅家一住就是八年,前五年专攻篆书,后三年学汉分,“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书印功力大增。 ▲ 邓石如临《石鼓文》册页
40岁时邓石如离开梅家,遍游各处名胜,临摹了大量的古人碑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他游黄山至歙县,结识了“徽派”金石学家方君任、经学家程瑶田及精于篆籀之学的翰林院修撰金辅之。后经梅镠和金辅之联合举荐,邓石如结识了户部尚书曹文埴,得到曹的奖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经曹文埴介绍至兵部尚书、两湖总督毕沅处作幕宾,并为毕沅子教读《说文字原》。在署三年,“与人论道艺,所持侃凿,丝毫不肯假借,布衣棕笠,贵客公卿间,岸然无所诎也”,日益不合旨趣,“日见群蚁趋膻,阿谀而佞,此今之所谓时宜,亦今之所谓捷径也。得大佳处,大抵要如此面孔。而谓琰能之乎?日与此辈为伍,郁郁殊甚”。邓石如因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也不愿奉承权贵,只能落落寡欢,最终拂袖而去,返回民间。 52岁时邓石如自武昌回到故里,置田40亩,翌年建屋一栋,亲书匾额“铁砚山房”悬于门首,开始“闭门造车”,专攻书印,越来越臻于化境。包世臣、张惠言都曾向他学习书法。邓石如时常不顾年迈,游于镇江、南京、扬州、常州、苏州、杭州等地,独自逍遥。 邓石如一生以“山人”自居,戴草笠、穿芒履、策毛驴,浪迹天下名山大川,犹如闲云野鹤。把世间万物都看得淡了,淡到自甘寂寞,远离红尘,而在内心深处真正地挚爱书法,一天也舍不得丢弃。每日清晨便研好满满一大盘的墨水,尽情挥洒,必待墨水用尽才上床休息。所谓“挚爱”,就是在邓石如的人生里,虽然出身寒微,时时要面对生活的煎熬,却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书印的艰苦锤炼中,一生不离不弃。他于荒江老屋中高卧,彻底忘记了“功名”二字。邓石如不怕板凳一坐十年冷,成为书法史中屈指可数的代表人物,以一介布衣而终成一代巨擘。 二、邓石如篆书的发展历程 篆书为五体之祖,而后渐出隶、行、草、楷等书体。相对来说,学篆书和草书者虽非甚寡,然出类拔萃者罕见。原因在于,草书大家尤其是狂草大家,需要性情和法度兼备,修养与才情缺一不可。篆书较之一般书体来说,除了风格要求之外,首先是释读要求,也就是说,篆书首先必须保证文字的正确性,其难度不可小觑。在所有书体当中,篆书是使用时间最长、体系最为复杂的书体,与文字学有着天然的关系,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草书可资借鉴的资料有限,但结体处理属于动态的,不同风格的融合存在某种可能性;篆书的取法资源太过庞杂,而且是静态的,如果要形成个人风格,难度很大,尤其是原创性书家极少。 隶变之后,篆书发展进入了一个特别时期。篆书在应用范围上逐渐缩小,而后受到隶书的影响,在笔法和体式上出现变异和乖谬的现象。自汉至明的千余年时间里,篆书处于相对沉寂期,虽然不存在断代之忧,却远离了正大气象。但另一方面,书法五体之间不可分,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虽然篆书的实用性没有了,因为是书体之源,故而始终不可缺席,书家既可以单纯地钻研篆书,也可以在学习其他书体时研究篆书,大有裨益。 当时间行进至清初之时,篆书的时代来临了。 首先是全国范围内“文字狱”苛政的施行,造成当时的知识分子忌惮政治,沉迷于故纸堆,造就了金石考据极其发达,为书家研究篆书提供了数量极为可观的各种资料。 其次,自汉至明的数千年时间里,篆书的低谷为清代篆书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高潮和低谷总是循环往复的,书法存在着自身的调节机制,可以不断地来完善自身的选择。 再次,出现了专门致力于篆书的领军人物,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邓石如。他是清代篆书发展的核心人物,也是整个篆书发展史中划时代的人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对于篆书来说,天时、地利、人和在清代都具备了,篆书迎来了新的高峰。当时小名头的篆书家有数百人之多,如此高密度实属罕见。但真正具有原创性、有开山凿石之功的首推邓石如。 邓石如的意义在于其身份的庶民性,改变甚至颠覆了惯常以来书家都是高官大僚,非文人士大夫莫属的状况,一生以一介布衣终老,蔾杖芒鞋,成为一代宗师,更具有典范价值。书法的发展经历“神性的时代”到“圣人的时代”,再从“文人的时代”过渡到“平民的时代”,成为人人可以热爱和尝试的文化艺术形式,任何人都可以一试身手,邓石如无疑示范了一种成功的方式。清代篆隶书的革新以及碑学的兴起开拓出新局面,这个盖世功勋是由邓石如悄悄在山野之中建立起来的。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云:“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大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山人。” 邓石如书《周易·说卦传》
邓石如的篆书经历了一个从继承到开创自我风标的过程。吴育《完白山人篆书双钩记》中记载了邓石如的学篆自述:“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秦汉之际零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数年,不敢是也。暇辄求规之所以圜,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邓石如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渐次融入隶法,大胆地使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结体灵动而千变万化,风格纵横捭阖,突破了千年来“玉箸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邓氏兼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印相辅相成。特别是到了晚年,他的篆书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将其推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 综合来看,邓石如篆书方面的成就具有开创性意义,可从四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宗法“二李”而能变通。 任何人书法成就的取得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任何书家的创造也不可能是空中楼阁,邓石如的创新是建立在扎实有效继承前人传统基础之上的。邓石如的开创性主要在小篆方面。写小篆惯常以“二李”为主要标准,即使到了清代仍然有很多保守泥古者,削足适履,甚至修剪笔毫以求笔画匀整。具体来说就是用笔细致均匀,结体匀整平正,以绝对静止来显示出篆书的稳定性。邓石如的变法在于,在静态的形式中形成了明显的动势,笔画有了血肉之感,结体不以匀整统一为目标,有了多样性的变化——因字成形、因形生势,因而有了动态之美。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笔法上有明显的变化,笔画逐渐由细变粗,彻底摆脱“二李”之面目。 二是篆隶互参。 篆隶不分家,这在秦隶和汉隶的发展初始期尤能感觉到。早期的汉隶笔画圆润、匀整、饱满,如《大开通》《石门颂》《杨淮表》等。习隶当知篆之变。到了汉代,隶书反过来又对篆书产生影响,此后相互交叉影响。对于一个书家来说,篆隶结合常常可以启发新的思路。邓石如是典型的篆隶兼修者,以隶书笔法写篆书,相互参用。赵之谦有言:“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以隶书为第一;山人篆书笔笔从隶书出,其自谓不及少温当在此,然此正自越少温,善易者不言易,作诗必是诗,定知非诗人,皆一理。”邓石如不为清规戒律所束缚,起、收、行笔变化多端。他的方法影响了后世的书家,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皆是篆隶互参,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邓石如书崔子玉《座右铭》局部
三是将刻石转化为笔墨,有了流转生动的气韵。 邓之前惯常所见的篆书无外乎刻石,经历了加工的过程,再加上风化剥蚀,直至捶拓出拓片,早已“面目全非”。李斯《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乃翻刻而成,几乎是鲁鱼亥豕,面目模糊,难见庐山真容。通过邓石如的努力,直接可以看到篆书墨迹,感受到血脉流动的气象,使得篆书从单一的拓片中解放出来,有了能够直接取法参照的对象,无需再面对风化剥蚀的刻石摸索,盲人摸象,顾此失彼。 四是为万世立法。 从邓石如的一生来看,其艺术实践离不开一个“法”字。在梅家八年苦练的过程中,学“二李”谓之“古法”,将刻石转化为墨迹,从“古法”走向“我法”,这当中有隶法也有篆法。作为一代宗师,必须介入当时的艺术创作,而且有助于当时艺术潮流的形成和勃兴。如果是事后发现,充其量只是一个世外高人罢了。邓石如不但自己走出了一条新路,而且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新路,让后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前行。邓石如是篆书历史中乃至整个书法史中极少数的原创性书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影响了后来的诸多人物,波及当代。 三、对于后世的影响 应该说,邓石如对于整个清代篆书发展功不可没。换一个角度,在其身后,其书印尤其是篆隶书为很多人所效法,这当中不乏名震一时的代表人物如吴让之、赵之谦乃至后来的莫友芝、吴昌硕等人,在“邓法”的基础上求变,成一家之面目。清代篆书虽然书家密度极高,但出类拔萃者不过这数人而已。 邓石如书《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
在邓石如之后,诸家各择一端,加以发挥,风格殊异,主要有五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全盘继承,以吴让之为代表,秉承邓石如衣钵,加以完善。就其书印而言,篆刻技法更加成熟精到,篆书则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二是柔媚化,以徐三庚和赵之谦为代表,在笔法上做文章。徐三庚延长起收笔,极尽粗细变化,但变得有些花哨;赵之谦以邓氏隶书的起笔方法来写篆书,融入魏碑笔意,别出心裁,亦难免轻佻。三是质朴化,如杨沂孙、吴大澂等。杨沂孙学篆书初学秦石鼓文,自邓入手,后又参以两周金文笔意,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遂自成一家。吴大澂涉猎很广泛,举凡金文、小篆、诏版等尽收囊中,总的来看,平正有余,灵动不足,然自然质朴,亦属个人之长。四是初始师法邓石如而后变,化出自家面目,以黄士陵和吴昌硕为代表。黄、吴二人书印皆师法邓石如,虽然取法相近,但风格差异极大,审美观很关键。黄士陵后来取法三代吉金,另辟蹊径,吴昌硕抱紧石鼓文,以此为范,自成一家,与邓石如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五是装饰化,弃方多圆,以莫友芝为代表。邓石如篆书中吸收了碑额和汉篆的成分,莫友芝专擅以此加以发挥,多圆转流利,韵味十足,立于清代书林。其余诸家皆法邓而各取所需、各有专擅,然个人面目稍欠。 第二章 邓石如篆书技法解析 一、笔法 讨论篆书的笔法,不同于其后的隶书和楷书等,尚且没有笔画这一概念。篆书字形中主要是线,没有点、横、撇、捺、钩等“零部件”,故而主要从起收、承转、接搭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起收 篆书起笔多见藏锋,但也要考虑到刻石风化剥蚀等原因,秦汉、魏晋、唐宋等时代的篆书多半刻在石质上,并非最初之面目。目前存世的第一件篆书墨迹乃宋代章友直在阎立本《步辇图》上的题跋,然笔画细弱,结体乖谬,不足以取法。此时篆书处于低潮期。无论是石刻或木刻上的篆书,都经过人为修饰,有一种工艺化的成分在内。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天生具有一种装饰性,因为字形主要是由线组合而成的,适度地加工可以有助于凸显装饰性。但是,如果字形中全是清一色的“圆头”,势必单一刻板,正如米芾所言,“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 到了邓石如手中,篆书的装饰性、工艺性减弱,张扬了“书写性”。这是邓石如篆书重要的价值所在,刻石转化为墨迹,有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此时,极为重视起收笔的变化,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注重中锋行笔,这是篆书的根本特征,“善藏”而避免尖薄利锐;二是增加了同向笔画的多变性,长短错落;三是在起笔时往往有一些小动作,避免直接露锋入纸,虽然是自然落笔,却有很多变化,避免过于刺目;四是多种落笔入纸方法配合使用,不拘一格,避免过于单调和机械的不足,也使得字形之间多了呼应,灵动多变。 先看藏锋起笔的字例。如“山”“生”“草”“沃”四字的字形以竖向笔画居多,藏锋而起,笔画粗壮浑圆,饱满有力。但这些字的竖向笔画通常不止一笔,注意到了不同的变化,即使粗细相仿佛,但通过长短不同形成错落变化,重复而不单调,是为大家手笔。 山 生 草 沃 矣 夜 蛇 民 君 地 仅 色 抵 “矣”“夜”“蛇”“民”“君”“地”六字,露锋起笔,自然入纸,但在入纸时有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避免了过于直露的不足。这些字选自邓石如不同时期的作品,说明这是个人长期的习惯——甚至贯穿了其一生。这些小动作不但不会显得画蛇添足,反而使单一细线的篆字多了一种情趣变化,形成丰富的对比。“仅”“色”“抵”三字的起笔都注意到了入纸的变化,而且起笔回环动作特别大,如“仅”字的右侧皆为直线,“单人旁”的行笔营造出起伏变化。“色”字起笔“ ”,左侧笔画“ ”,收笔“ ”,三处形成鼎足之势的呼应,使原本是一个笔画很简单的字形从平淡无奇变得曲折生动。“抵”字“提手旁”中“ ”与右侧部首中“ ”笔画相呼应,这些都是点睛之笔。 在字形具有多笔平行的同向笔画时,邓石如的处理手法可谓是匠心独运,如“之”“世”“此”“涉”“随”等字。“之”字的三竖画自左而右逐渐拔高,分别呈现出方、圆、尖的变化。“世”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令人称奇的是,在起笔当中竟然有方笔的创造。篆书惯常使用以圆笔居多,方笔极为罕见,这与邓石如早期篆书笔画较细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像晚年一些作品那样,笔画很粗壮,则难免会显得突兀,正可谓见微知著,不拘定式。“随”字中自然入纸的笔画极多,“”“”“”等几处最为显眼,多而不乱,避免相互冲撞。 之 世 此 涉 随
如果说起笔决定了一个字的框架,收笔则决定了一个字的成败好坏。邓石如的收笔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受到隶书的影响。“也”“秀”“木”“大”四字展现了这一特征。“也”“秀”二字收笔渐粗,略带弧度,笔画饱满有力,“木”字中右侧“”笔画,收而顿挫,更为明显。“大”字有四笔垂画,两笔长竖画差异很大,虽然有刻工的作用,但可以想象,原迹势必也是非常明显的。 也 秀 木 大
当有多笔下垂笔画时,参差错落,加以长短变化,是一个根本原则,然而如何使字形妥帖而均衡,从视觉效果上感觉到很平稳,则是临习时要考虑的重点。 “南”“代”二字皆有三笔竖向笔画,“南”字突出中竖画,“代”字自右而左渐长,一稳重一欹侧,各见手法变化之妙。“容”“带”二字有四五笔竖画,“容”字外侧笔画短而内侧长,“带”字中间长而两侧短,各见妙趣,因字而化。“焉”“茑”二字中“”笔画一垂直一平放,各臻其妙。“骈”“俯”“伤”“为”几字有多笔竖向笔画,既要考虑到左右偏旁各自的要求,又要考虑到整个字形的特点,既有错落之变,又有最终的和谐。 南
代 容 带 焉 茑 骈 俯 伤 为
“无”“涧”“鸾”三字涉及到整个字形的对称或局部对称,书家充分考虑到笔画的错落变化以及最终的协调,安排得有条不紊,值得推敲。 无 涧 鸾 (二)承接 如前所述,篆书主要是线的安排和分布。线有长短,因此很多时候势必存在承接的问题。这与个人习惯以及追求风格相关。个人习惯主要涉及到笔顺问题,风格方面主要是方圆问题。比如说写“”部,处理其外框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写成“”或“”,形成大包围,这两者可能是方中见圆或圆中见方;也可以处理成“”,可能出现圆笔;或者写成“”,则容易出现方笔。 邓石如两个不同时期的“人”字可以看出他不同的承接习惯。第一个“人”字方圆相融,先写“”再写“”;第二个“人”字节奏更加强烈,先写“”后写“”短笔,而后是“”,分三次完成,所以见方。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个书家,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一些调整。“名”字和第二个“人”字出自同一件作品《白氏草堂记》,此时邓石如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方圆相融,多见接笔,从而可以凸显方正峻拔的效果。 人 人 名
“身”“万”二字的接笔“”处出现了粗细变化,区别于“二李”的“铁线”模式,有了血肉灵动的迹象。“石”“老”二字中的接笔有意出现一个角度,但不觉突兀。“乃”“父”二字的衔接非常明显,这是邓石如区别于很多书家的手法,正是因为具备了书写性,有停有止,有快有慢,节奏感十分明显。 身 万 石 老 乃 父
“洞”和“古”字中有方角出现,“洞”字右侧转折处理不自然,“古”字通过方笔强化了峻整的气势,可见大家也难免有失笔。“古”字“口”部正是按照三笔“”来完成的,衔接处凸显笔触效果,极其精彩。 洞 古
“己”“气”二字中有多处承接之处,各见变化,功力之深令人赞叹。但不管如何变化,书写性始终放在首位。 己 气
“月”“涧”二字的“月”部乃是相同的笔法,这在“二李”篆书中是见不到的,行将收笔之时重新起笔,使得笔画婀娜多姿,字形化简为繁,格外生动。这和起笔强化回环动作是同样的道理,可见邓石如在篆书笔法方面的创造性。 月 涧
(三)方圆 邓石如的篆书之所以给人灵动而有生气的感觉,主要取决于方圆运用巧妙,对比强烈,恰到好处。《弟子职》全篇虽然字形纵长、方正端庄,给人正大气象的感觉,但适当融入圆意,圆而不滑。因为基本格调为方,所以风骨凛凛,特别有精神。如果就具体字例来说,仍然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变化,其中也不乏很多带有弧线的字形,如“祭”“将”“九”“求”“衽”“为”等字。“祭”字全为圆笔,其中“”“”以及“”部中两侧笔画皆为弧线,字形中心的二笔横画起到了稳定整个字形的作用,进而有了方正之感。如果将这几处圆笔改成方笔,则韵味顿失。“将”字中“”和“”相互角力,字形紧凑而活泼生动。“九”字中“”原本可以分成几笔来写,以求方整峻拔,但此字却是一笔而成,圆转流利,气息畅达。“求”字的字眼即中竖画,原本应该垂直挺拔却带有一定的弧度,有意打破绝对对称,上密下疏,再加上四个短笔画的对比呼应,虽笔简而意趣不减,可见其应变能力终究是高出常人一等。“衽”字左右错落,左侧“衣字旁”的环抱团成一气,可见邓氏对篆书结体天生就有敏锐的应变能力。“为”字笔画繁多,笔笔见圆转,无丝毫浮滑之气,纵意所如,笔圆意方,极其精彩。 祭 将 九 求 衽 为
大多数人的篆书作品只有方笔或圆笔,邓氏之作不仅有方圆,也有方中见圆和圆中见方,随心所欲,各臻其妙。“只”“自”“大”三字转折处见方。所谓的“方”并不是几何意义上的绝对方正,而是手写出来的方,所以难免有一些圆的意味,这与笔画的书写流畅有很大关联,从无滞笔。纯粹的圆笔如“公”“宜”“多”三字,字形皆圆转而不滑,因势成形。邓石如篆书字形从整体上看起来大致接近,但就具体字例而言,常常是因势生形,按照笔画的多少来确定纵横宽窄,但又并非削足适履,往套子里面钻,故姿态万千,方圆适度。“百”“出”二字为圆中见方,因圆而见畅达,因方而见风骨;“四”“围”二字是方中见圆,因圆而有融通之意,因方而见气势开张。
只 自 大 公 宜 多 百 出 四 围
(四)轻重 邓石如的篆书,从早期至晚期,笔画存在一个从细到粗的变化过程。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对照,可以看出这一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其实从邓的隶书也能看到显著变化,愈是到了晚期,愈是笔画厚重,老辣苍茫,气吞山河。 《处世册页》局部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和《周易说卦》两件早期的代表作,笔画细致。这种“铁线篆”的功夫无疑得自“二李”,多见圆转。再看《处世册页》,笔画已相对加粗,在运笔上也有了变化,起收、承接、转折等方面更加生动,有了血肉和灵气。邓石如的每个篆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他的精到是以线和单字为单位的,精妙之极,这在他之前的篆书家们笔下是看不到的。笔画的粗细变化,表明邓石如已经从“二李”的窠臼中跳出来,建立了自己的风格范式。有创作经验的人都知道,粗比细难,细弱虽然易生弊病,而若粗臃则更加一览无余。如果粗笔不慎,更容易生成“傻、大、黑”一类的江湖气。粗笔见气势,在强大的气势中看见随意之变,灵动之意,则是上上之作。如其《四体册页》中的“灵气之通”四字,可以看出,因为笔画粗壮,起伏变化更多,对比度加大,像“气”这样的字,处理起来极为不易,但在邓氏笔下,回环往复,时见妙笔,令人叹服。到了晚年的《白氏草堂记》,笔画粗重达到极致,全篇如乌云压阵,而从一些笔画繁复的字形来看,笔画之间留有极小的缝隙,展现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功效,深谙“计白当黑”之妙。此时邓石如的功力已炉火纯青,运笔劲健,老辣纷披,有睥睨一切之气概。粗线篆书可以说是邓石如的创造,在他之前是没有的,在其身后赵之谦、莫友芝和吴昌硕等人皆有若干此类作品。发扬光大者首推吴昌硕,突出气势,增加了用笔的起伏变化,别开生面。 《四体册页》局部 《白氏草堂记》局部 二、字法 (一)字形结构 1.独体字 在邓石如的篆书中,独体字通常被处理成纵长状,纵横比例超过3:1,加上笔画较少,所以显得格外挺拔修长。通过笔画来调整内在的疏密对比,保持重心的平稳,对比度非常明显。然而在《张子西铭》中,尚有一些字形体式为三角形却能做到不乏端庄之感,殊为不易。如“合”“享”“全”“令”“参”五字,视觉观感上不觉尖锐突兀,展现出圆融畅达之感,全凭个人高超的经营技巧。篆书只能有“线”,而且参照资料相对有限,邓石如对字态的经营有过人的敏锐度,故而能够确立独特风格。 合 享 全 命 参 “各”“见”“早”“直”四字为一组,字形为纵长形,上密下疏,用笔见方,较少圆转,多为方中见圆。四字横画笔画较多,能够打破平正,化静为动。“长”“少”“力”“弟”“前”五字为一组,字形中有斜线,偏中求正,灵动而不失端庄之意,如“长”字中的“”有斜向的两笔画。“少”字原本有斜线,却有意紧缩而下垂,颇见变化之趣,中宫收紧,重心平稳。“力”字也将斜线变成了竖线,“”笔画保持了全字的均衡。“弟”“前”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横线较多,为打破平正运用斜线化静为动,虽有弯曲之笔,但不觉得累赘,字形虽纵长而不觉瘦弱单薄。 各
见 早 直 长 少 力 弟 前 2.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字形已经涉及到空间分割。这当中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左(中)右均分,二是左宽右窄,三是左窄右宽,四是左小右大,偏于一隅。总的来看,呈现均等分割的占多数。 第一种为左(中)右均分型。左右结构如“弛”“纷”“版”“将”“隅”“总”“藐”等字,左中右结构如“漱”“彻”“懈”三字。无论是左右结构还是左中右结构,都是均等分割,其中左右结构的字形往往通过一二笔画实现左右两部分的交集呼应。 驰 纷 版 将 隅 总 藐 漱 彻 懈 第二种为左宽右窄的字形。如“龙”“敦”“朝”“韩”“乾”五字,左侧略宽于右侧,因字而化的调节变化能力,使字形显得美观大方。 龙 敦 朝 韩 乾 第三种为左窄右宽的字形。如“疏”“豫”“稽”“烛”“体”五字,左右两部分不但有宽窄之别,而且有长短错落之变。所以,邓石如写出来的篆字总是那样地妥帖自然、舒展大方。篆书也成为一种可以“表现”的书体,富有某种内在的韵律。
蔬 豫 稽 烛 体 第四种为左小右大,居于一隅。如“夙”“切”“幼”“孤”“逃”五字,左侧部首斜挂在左上方,“孤”“逃”二字稍微特殊,然右侧笔画极长,分量仍然是不对等的。左右两侧有意比例失调,形成夸张对比,字形内部极为跌宕。
夙 切 幼 孤 逃 3.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形在视觉观感上是“”,不同于左右结构的“”,格外注重整个字形的重心平稳。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上宽下窄、上大下小,但在具体处理上,按照笔画的多少和走势生成不同变化,虽有泰山压顶之势,但终能见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虚”“震”“忘”三字上下基本等宽,但字形中间有笔画自然伸缩,显得跌宕多姿。如“虚”字中“丘”部的四笔竖画处理各见不同,但这四笔竖画又不是绝对垂直的,始终不离自然之美。“震”字的“雨字头”是绝对对称的,“辰”部是相对对称的,其中的“”两笔略朝外开张,使得疏密有致,也保持了字形的平衡。“忘”字中“亡”部与“心”部大致等宽,而“心”部中“”线打破平正,凸显疏密关系。 “勇”字较特殊,字形瘦长,体式高纵,大致等宽,“甬”部的“”和“力”部中的“”笔画朝不同方向使力,出现“”的运动轨迹,保持了均衡,静中见动,产生特殊的美感和韵味。 “思”字上窄下宽,严格来说是上下窄而中段部分略宽,字形显得跌宕多姿。在邓石如的手中,篆书处理常常具备一定的规律,但总是会有一些特例。也就是说,个人可以建立起一定的规矩法度,但从来不为法度所限制,视需要而能够打破这种规矩,依照字势的要求来进行,从而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变化。 如前所述,上宽下窄的字例较多,如“吾”“背”“臂”“勶”“整”“叶”“尊”等字,但各臻其妙。如“吾”字自然而然,“口”部太大则不免显得突兀,恰到好处。“背”“臂”二字下方皆为“月”部,一圆一方,随笔势自然挥运。“勶”字“力”部中“ ”与“整”字末笔“”,都起到了力托千斤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细微的动作,就无法稳住整个字形。“叶”字上密下疏,参差错落,“尊”字上大下小,“ ”笔画如同千斤顶,托住字形上部分的分量,而字形下方的留空使得气息流通。 4.包围结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篆书不同于楷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包围或半包围结构,但因为出于区分字形美观和重心平衡的需要,出现类似包围的体式,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体式结构而称之为包围结构。 今列举数字以观,如“昏”“孝”“椀”“贷”“嘉”等字,将字形中的笔画延长而成包围之势,或是某些偏旁部首居于一隅而成包围之态。“昏”字中的“”笔画处理成为点睛之笔,有效地保持了体式的均衡。“孝”“椀”“贷”三字两侧各有下垂的长笔画,将原来是下半部分的部首缩小,安放其间,同样也是使字形妥帖稳重之功效。“嘉”字较特殊,“加”部中“”笔画有意延伸,使得字形上下团成一气,分量保持均衡,凸显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