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价太极拳好坏的三个基本标准:一为养、二为练、三为用

 洪式太极 2021-01-25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太极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武术门派,保守估计目前全球太极拳练习者有1.5亿之多。开始有陈、杨、吴、武、孙五大太极拳流派,后来增添了和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太极拳又发展出了众多的分枝。也就是因为这种分枝形成的变化,使太极拳的衡量标准失去了尺度。各有各的老师,各个老师又各有自己的标准,那么这标准又如何来衡量呢?

单就“尾闾后翻”或者“尾闾内敛”这件事情,各家认识都各不相同。即使是杨式太极拳一家就有两种不同的练法,一说是内敛,一说是外翻。所以“尾闾的尴尬和纠结”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将会长期存在而且长期无解!

太极拳的好坏对错不应该存在门派之别,衡量太极拳好坏对错的标准只有三个:第一为养,第二为练,第三为用。所谓“养”,就是养生,就是有助于身体健康,不能养生甚至是损害身体的太极拳一定是错误的、是没有价值的。所谓“练”,就是科学,是合理,是规矩,是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学习规矩。所谓“用”,就是实践。

【养】:对于一个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人来说,每次练完以后要做到浑身舒畅、精神饱满,不疲惫,不气喘。如果身体任何一个部位感到不适都是错误的,是不允许的,必须要停下了反思,因为这已经违反了太极拳的第一标准“养”。不能养生的太极拳,一定是不科学、不符合规矩的,至于能不能用,有没有功夫,那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练】:练,追求的是正确、是合理、是科学,涉及的面很广泛,最基础的学科是物理学中的力学和中医学中的经络学。在符合这两门学科的前提下,按照太极拳的动作寻求规矩,在规矩的前提下长期坚持就是技巧。洪公曾说:老师能给你规矩,不能给你巧。因为规矩是学来的,而巧是在规矩的基础上练出来的。

【用】:武术的“用”,就是实践,就是实战运用。实战的结果只有一个,要么站着,要么躺下。探讨太极拳的“用”,首先要记住一句话:“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所以太极拳的“用”,首先要符合“养”,其次要符合“练”,在“养”和“练”的基础上再来探讨“用”,才是太极拳的“用”。如果离开了“养”和“练”的“用”,完全可以不去学太极拳,直接去训练拳击、散打来的更快更直接。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