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忠娜:换乘的故事

 昵称73531636 2021-01-25
【总第072903期】


换乘的故事


作者:李忠娜


2月16日,上周六,一个朋友告诉我鸡西有心理专家讲座,得到这样的信息,我当然不想错过,我和朋友约定一起去听专家的讲座。我在庆丰农场、朋友在虎林,我们打算拼车去,怎么回来看课程结束的时间而定。接下来,记录一下这400公里的往返路途,我都经历哪些换乘的故事。
我早晨5:30出发,从庆丰农场到虎林这段8公里路程,是我爱人送我去的,到达朋友家小区,看到楼下正有一辆等待的出租车,我猜想,这辆出租车就应该是朋友之前联系的那辆,于是我走过去问司机,按照前一天朋友发我的司机姓氏和联系电话确认,司机回答我说:“我不姓魏,不过我就是来送你们的车,魏师傅今天有别的任务,让我来送你们去鸡西。”确认好之后,我就上车等待。



刚坐上车,就有冷风吹进来,原来是司机开了靠近他的车窗。“这么冷的天,还是把车窗关上吧。”听我这样说,他关上了窗户,车里瞬间弥漫了浓浓的酒味。“咋这么大酒味呢,师傅您喝酒了?若是喝酒可不能开车啊。”我询问。
司机爽快回应:“我不喝酒、昨天几个朋友喝完酒,在我车里坐着聊天,就有酒味,不然刚才我想开窗放放味儿的。我不喝酒的,我开出租车以后就不喝酒了。”听他那样肯定,我也就没再怀疑,坐在车里等朋友下楼。可是酒味在封闭的空间里越来越大。“这酒味咋这么大,是你的朋友醉酒吐在你的车上了吗?”“没有、没有,就是他们都没少喝。”正说着,从车后备箱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动,“别害怕,是一条哈士奇狗在后备箱里,要给带到鸡西去,车走起来它就不动了。”司机连忙解释。我心想:“今天,这还是人与狗并乘的一辆车。”



这个时候司机开始咀嚼口香糖,车里的酒味依然有,我明显感觉到口香糖的清香也掩盖不住司机呼吸所吐出的酒气,这个司机喝酒了无疑,即便不是今早喝的,也是昨晚大喝畅饮。我心想:“和狗乘一辆车也就罢了,毕竟没有什么太大的安全隐患,可是司机喝酒,还是让人心有惴惴。”就在此刻,朋友下楼了,她坐上车,车就出发去接另一个乘客了。我见状,就和司机师傅说:“师傅,你的车里酒味太大了,这还没出发我就被这气味熏晕了,路上肯定会晕车,等到了终点我也没精力听课了。师傅,麻烦你能不能和朋友联系下,换辆车,如果换不了,今天我就不去了,之前我和朋友联系好的,该我付的那份100元车费我还付,我真去不了。”见我这样坚决,司机联系了他的同行,于是我们就被送到另一辆出租车师傅家的楼下,换乘另一辆出租车,当然一起换车的还有后备箱里那条狗。后换的车夜里是放在室外的,车里很凉。



还好,这个穿蓝羽绒服的师傅身上没有酒味儿。车出发了,为了多赚钱,出租车当然不会走高速路。一路上蓝羽绒服师傅不停地打电话,路上往来的车又特别多,我的朋友见状有些担心,就提醒蓝羽绒服:“师傅,你若是有急事就把车停在路边打电话吧,路上来往车辆这么多,你开车打电话,我的心都是提着的。”听此提醒,师傅把电话挂断了,其实,他通话的内容真的只是闲聊而已。为了路上的安全,我们也是时刻警惕着、提醒着。其实,和安全比较起来,我们也真的没法照顾司机师傅的面子了。
到了市里听课地址。老师的课讲得确实非常好,中午鸡西心理咨询师协会张会长还专门请我们几个这些远道去学习的同志们吃饭,有幸和讲课的卢老师和其他心理学方面的老师共进午餐,也是学习的又一个延续。



午餐过后,如何返程呢,共进午餐的有两位密山的学员,开车去的,于是,我们搭乘顺风车到密山。
在返回密山的路上,我们联系虎林方面的出租车,问问是否有从密山回虎林的拼车,发出信息后,很快有出租车司机联系我,密山到虎林每位40元,告诉我是密山的车,红色以及牌号,车停在客运站。
当我们到达客运站找到之前联系的车时,径直走过去,从车上下来一位女士直接问:“你俩去哪里?”我往车里看了一眼,司机还坐在车上,明明之前联系的是男同志,怎么变成女士了?



见状,我瞬间猜测,这个女的或许是客运站工作同志,出来阻止出租车拼客的,她和我之前联系的拼车司机或许是利益对头。“我是打车去虎林,我们两个人,我们打的车车牌号都记在手机里呢!”我忙给自己和司机解围。听我这样解释,那名女士从车上拉下一个长发女孩大声说:“你不能坐这车,她两打车可以坐。”用手指了指我们。
有惊无险地坐上了出租车,小个子司机也是怒气冲天,显然刚刚和那女士争吵过,嘴里骂骂咧咧说那被拉下去的长发女孩不该说话云云。其实,那女孩哪里知道运输行业那么多的内幕呢。
小个子司机拉上我和朋友两个人离开了客运站,当然就我们两个人,小个子是不会就这样出发的,车左拐右拐我们带进了一个胡同,停下车,小个子打了一通又一通电话,话语里夹杂着各种脏话和气愤的情绪,主要内容是把我和朋友拼给了另一辆正在从虎林开往密山的出租车,其他的骂客运站、骂女孩不懂合作等等很多与我们关系不大的内容。



当我们问起大概得等多久时,小个子司机说,“没多长时间、很快。”我们都心照不宣,他说的“很快”绝对不会快。小个子对我们说:“大姐,你们在车里等吧,车里也暖和,我进屋和哥们打会儿麻将。”
事已至此,我们也只有静等,或许是“过好当下”的理论起了作用,我和朋友拿出带的水果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小个子也出来了,把车倒出胡同,在路口,从一辆私家车上下来一个女孩上了我们坐的出租车,这女孩不是别人,就是之前从这辆车上被客运站女士拉下去的那个长发女孩。真是不知道,这期间小个子和多少人进行了联系又找到长发女孩,又坐上自己的车,又要准备转给别的车。
就这样,小个子司机,把我们拉到密山高度路出口,等待虎林开到密山的车,大约又过了十多分钟,车到了,两辆车上的人除司机外,乘客都进行了互换,虎林的出租车司机刚下车,看我们就惊讶说:“早晨就是我送你们到鸡西的,回来又坐我的车了,可真是巧啊!”定睛一看,他果真就是早晨那个蓝羽绒服师傅。



原本是我们三个人(我、朋友和长发女孩)从小个子的车上下来的,同时,又开来一辆私家车,从车上下来一个小伙子,也是去虎林的,这样蓝羽绒服的司机师傅车上又拼够了四个人。坐定,蓝羽绒服开口了,你们每人多拿10元车费,咱们就走高速,现在天也不早了,要是走高度公路能快半个小时,刚上车的小伙子明显更迫切,连忙说“行、行,我一路都花了好多车费了,也不差这十块钱了,早点到吧,车我都坐恶心了。”长发女孩也爽快答应了,我和朋友见状也都同意,于是讲好的每人40元车票成功涨至50元。
高速路上车很少,到达虎林后,我爱人在路口等我,距离我真正回到农场的家里还有8公里的路程。



早晨5:30分出发,晚上17:45达到,超标准的12个小时,不折不扣地换乘了7趟车,当然还有一路上关于换乘的丰富的故事。
回想这一天的奔波,是为了听两个小时的心理学课程,还真为自己好学的精神打动;当然卢老师的公益讲课也让我不虚此行、收获满满,心怀对卢老师的感谢,当然要感谢的还有与我同行的朋友,张会长以及捎我们一程的密山学员;这一路上的遇见,无论是人还是事,何尝不是此行的另一种收获与领悟呢。


写于2019年2月18日星期一


作者简介
李忠娜,女,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在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庆丰农场工作,先后在《黑龙江教育》《北大荒日报》《鸡西日报》等纸质媒体上发表稿件200余篇,网络媒体发表作品3000余篇。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