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三十四
2021-01-26 | 阅:  转:  |  分享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三十四《文钞》冯平斋宜人事实发隐“近世学风大开,女子入学,多被不知教本之教员所误”。印祖说这话的时候,大概是1930至1
940年之间,那是他老人家弘法的时间。学风大开,是西洋式的学校遍地开花了,我国民间的私塾,渐渐关闭了。那是全盘西化的时代,也是国学
被否定的时代。我老父亲是30年人,从小到大都是上西洋人办的教会学校,北京的育英中小学,说是教会学校,政府不许传教,可是这一大批人,
经过西洋文化的熏陶,对国学看不懂、看不起,打骨子里热爱西洋文化。在他老人家的一生中,以此为荣,评级涨工资,都占尽便宜。可到了香港暴
乱,国人爱国情绪不断增长,老父亲的思想,才改善了些。爱国教育问题。在香港,台湾,南韩和日本都是因为教科书问题,使得受教育者,对中国
反感,反叛。不知道中国人的教科书,有没有爱国教育?现在的教科书是谁编辑的?有没有维护国家主权?种种爱国,爱党、爱社会、爱人民的教育
呢?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给学生们建立什么样的世界观?西洋人的经济挂帅,古人说:“利是人所必争”,人们因此竞争、斗争、战争,这是一
条死胡同。这样的社会,就很难安稳了,组成社会的人们善于争斗,家不和,社会不协调,内乱就伏不住了。世界观要是国学,是圣贤教育,人们知
道怎么做人,怎么尽个人本分,都争着做本分人、圣贤君子。本分人能让,不会分外贪得无厌,知足常乐,安于本分。这样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国家太平。通过学习孔夫子的教育观念,知道守德、保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重要的是“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人们都以德行教育为先,把做事教育排后。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各个有德
行,他们越聪明,对国家贡献越大,就是不聪明的人,对社会的妨碍也不大,有德行故。反过来,没有德行教育,或者像今天的德行教育,口号式的
,没有真正重视。这样培养出来没德行的人,越聪明对社会的潜在危害越大,不聪明,还问题不大。现在高考有的内容,大家会重视,真下功夫学习
,没有德行教育的课程,人都被培养成没德行的聪明人,这些人到了社会上,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没有能限制他们的办法,出问题是他们没有德行
教育的结果。教本,教育的根本。中国是四个文明古国的最后一个,老祖宗的教育一定有高明之处。二战之前,欧洲一批学者,研究中国文化为什么
优秀?怎么能传承到今天?结论就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旧时候的家庭教育,就是私塾,塾师把握着教育根本。就是四书五经,老子庄子,
这些普及教育。科举考试是以儒家的内容作根本,也就是孔孟之道。中国上个世纪初,全盘西化,这之后应该整理国学和西洋学术,该整合了,可是
二战开始了,这件事就耽误了。现在提倡民族复兴,不能单单找西洋学术培养出来的人去搞,要找国学的人物去整合大文化,使之处处利于后人。教
科书编辑出来,全社会的教育都要配合,才能把后代教育成功。凡是和教科书相反的,都要避免,凡是对人有染污的,都要取缔。凡是令人有邪思的
,都要取缔。就像胎教一样,令人看到的要正,听到的要正,引起人们思索的要正,没有一样不正,人的心思越来越善。可不能无政府主义,不能言
辞自由,要有限制,其限制的根本,就是孔夫子的教育原则,不思邪。德行第一,学术靠后,真正掌握了德行的落实,才许可学科学技术。德行要领
先在科学技术之前,社会才能安定,人才是好人。有钱有地位,这种人未必是好人,无德故。“从兹不以尽伦守分,宜室宜家(参《复慧淑慧庆两女
居士书》),相夫教子为事”。教员对教本不知道了,培养出来的人不能尽伦守分,不能宜家宜室。这就是今天人类的样子,可是没有人看得明白了
,更不可能改变了。五伦是每个人的本分,守住本分,是每个人的责任,这些做不到了,人的意义就基本失去了。凡是不能宜家、不能宜室,这个家
庭非衰败不可,人不会尽本分,人不能做个本分人了,人心坏了,家庭败了,社会的基本元素没法子安稳了,社会怎和谐?国家怎么太平?“各各皆
欲操政权,作长官,越分计虑,习为狂妄,亦可慨也”。也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失去了本分,妄想操弄政权,升官发财,分外计虑。不能安分守德
,不能知足常乐。“安得有长民者,极力提倡,令其在家庭中培植。俾修齐治平之效,出于不知不觉,了无形迹中,则何幸如之”。长民,地方长官
。过去也叫地方官,父母官,这些国学出身的人,懂得教本,有能力提倡。能够倡导家庭教育,就是古时候的私塾。今天国学没了,谁懂教育?懂夫子德行教育的纲领?民族复兴是这些。
献花(0)
+1
(本文系佛弟子2yui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