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地公园草木盛 环境友好众鸟来

 zzm1008图书馆 2021-01-27
专注拍鸟

湿地公园生态好,白鹭翠鸟把鱼找。

水禽飞鸟欢乐多,和谐相处无惊扰。

没有“长枪”和“短炮”,卡片相机远拍照。

图像欠佳神态美,观赏身边自由鸟。

成对的白鹭含情脉脉

落单的白鹭孤苦伶仃

池鹭,体型略小(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雌雄鸟同色,雌鸟体形略小。

矶鹬,体型略小(20厘米)的褐色及白色鹬。嘴短,性活跃,翼不及尾。上体褐色,飞羽近黑;下体白,胸侧具褐灰色斑块。特征为飞行时翼上具白色横纹,腰无白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和白色与黑褐色横斑。翼下具黑色及白色横纹。

灰鹡鸰。全长约19厘米,头部和背部深灰色。尾上覆羽黄色,中央尾羽褐色,最外侧1对黑褐色具大形白斑。眉纹白色。喉、颏部黑色,冬季为白色。两翼黑褐色,有1道白色翼斑。

棕背伯劳。体型略大(25厘米)而尾长的棕、黑及白色伯劳。黑翅、尾长尾黑。

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

戴胜。中等体型(30厘米)、色彩鲜明的鸟类。雌雄外形相似。

珠颈斑鸠

鹊鸲。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白色鸲。外形像喜鹊,但比喜鹊小很多(喜鹊约40cm左右)。

雌鹊鸲。

白头鹎。中等体型(19厘米)的橄榄色鹎。眼后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黑色的头顶略具羽冠,髭纹黑色,臀白。(注意不要陷入白头鹎名字的误区,白头鹎的白体现在眼后而不是(黑色的)头顶,海南亚种头部白色甚少)

八哥。体大(26厘米)的黑色八哥。通体黑色,冠羽突出,翅有大型白斑。在飞行过程中两翅中央有明显的白斑,从下方仰视,两块白斑呈“八”字型,这也是八哥名称的来源,两块白斑与黑色的体羽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八哥的一个重要辨识特征;尾羽端部白色。尾羽具有白色端。

红喉歌鸲。中等体型(16厘米)而丰满的褐色歌鸲。具醒目的白色眉纹和颊纹,尾褐色,两胁皮黄,腹部皮黄白。 雌鸟:胸带近褐,头部黑白色条纹独特。 成年雄鸟:特征为喉红色。

褐柳莺。中等体型(11厘米)的单一褐色柳莺。外形甚显紧凑而墩圆,两翼短圆,尾圆而略凹。下体乳白,胸及两胁沾黄褐。上体灰褐,飞羽有橄榄绿色的翼缘。嘴细小,腿细长。

黑枕黄鹂。中等体型(26厘米)的黄色及黑色鹂。过眼纹及颈背黑色,飞羽多为黑色。

雄鸟体羽余部艳黄色。雌鸟色较暗淡,背橄榄黄色。

东亚石䳭(ji)。原为黑喉石䳭stejnegeri亚种,现为独立鸟种。在中国,史氏石䳭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于长江以南包括海南岛。

丝光椋鸟。是中国特有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雄鸟白头红嘴(头部羽毛呈披散的矛状)的特征非常容易辨识,雌鸟和亚成鸟的头部灰色。翅膀黑色。

白腹秧鸡。体型略大(33厘米)的深青灰色及白色的苦恶鸟。头顶及上体灰色,脸、额、胸及上腹部白色,下腹及尾下棕色。

地上溜达的,可以飞上天的,在水中游的,三禽同框。

黄苇鳽(jian),俗称水骆驼。体小(32厘米)的皮黄色及黑色苇鳽。

成鸟:顶冠黑色,上体淡黄褐色,下体皮黄,黑色的飞羽与皮黄色的覆羽成强烈对比。

亚成鸟:似成鸟但褐色较浓,全身满布纵纹,两翼及尾黑色。

小鸊(pi)鷉(ti),体小(27厘米)而矮扁的深色鸊鷉。小鸊鷉嘴尖如凿,故又称尖嘴鸭子。趾有宽阔的蹼。

黑水鸡。中等体型(31厘米)的水鸟。黑水鸡成鸟两性相似,雌鸟稍小。黑白色,额甲鲜红色,嘴短,嘴红色,嘴尖端黄色。体羽全青黑色,仅两胁有白色细纹而成的线条以及尾下有两块白斑,尾上翘时此白斑尽显。

美洲骨顶

普通翠鸟是体小(15厘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

白胸翡翠。体略大(27厘米)的蓝色及褐色翡翠鸟。颏、喉及胸部白色;头、颈及下体余部褐色;上背、翼及尾蓝色鲜亮如闪光(晨光中看似青绿色);翼上覆羽上部及翼端黑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