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强度跑R/I/T训练的基本大法

 跑你 2021-01-27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伤,小白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这么种大热天,跑有氧的长时间LSD其实颇为受罪,那是各种别扭:时间长,温度高,太阳晒,出汗多……所谓:存水怕不见,背水麻鬼烦,说的就是这个了。有跑步亲曾经曰过:这世上跑者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大热天底下自己跑LSD了。

好消息是,下半年的跑马季节大致上从10月份就能开始,夏天的7,8,9月份从赛前备战的周期来说,属于进展期或巅峰期居多,所以其实高强度跑训练R/T/I在夏天占多数(当然LSD还是必不可少的)。以I跑为例,典型的I跑训练类似下面这个样子的:

E10+I3X6w3+E10,或

E10+I800mX10w400m jog+E10

前面这个是慢跑10分钟,然后I强度3分钟跑6组,组间恢复3分钟,最后慢跑10分钟冷身。

后面这个其它一样,主要是中间是I强度跑800米,组间慢跑恢复400米。有经验的司机一看就懂了:这可不就是亚索800的玩法吗?没错,真是的。关于亚索800米的详细介绍可以看这儿的老老文:死去活来:Q半仙细说亚索800好孬

今天不是再来炒亚索800的剩饭,而是来说说夏天亲们跑得比较多的高强度跑T/I/R到底怎么个跑法比较合适——其实老Q想说的是比较没那么死去活来。

所谓的高强度跑,或者叫高质量跑,对训练时的配速都有一定要求:你不能跑太慢。举例来说,全马目标400的同学,跑力值在38,他的各级配速区间如下:

E配速区间:654~611

M配速区间:611~545

T配速区间:545~519

A配速区间:519~454

I配速区间:454~430

R配速区间:比430快

上面这些数字如I配速区间454~430,指的是在跑I强度训练时的配速每公里要在4分54秒和4分30秒之间,也就是说有上下限,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这个配速段跑下来,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强度压力感觉,视乎各人能力而定,但就针对上面案例里的跑力值38(全马目标400)的跑友亲来说,肯定不会觉得轻松,不然也不会把I间歇跑称之为死去活来的训练了。

重点来了,小板凳请搬好。

下面是老Q自己进行这些不同的高强度训练跑时的体会,分享一下:

R跑(重复跑)

通常单组R训练的长度是100米~400米(正常跑友跑100~200米居多),其配速差不多算是冲刺速度了。通常也会放在E跑后面跑10~20秒钟,那个时候更多称之为ST(快步跑)。

注:对新手来说,ST更多是用步频来衡量。

R跑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更倾向于练技术的。因为速度越快,动作就会越发舒展充分。

R跑基本大法:

1、用知觉加速,轻松舒展自然,上拉要快,绝对不要蹬地;

2、控制好节奏,不要前快后慢。中间休息宁可时间多一点(需要时可以按暂停,多休息时间不超过30秒),让身体恢复过来再跑;

3、找到自己的R配速感觉(体感强度),不过不要老想着配速,多体会加大前倾角度(最充分的前倾)的感觉。在中间休息的时候可以练练前倾动作并强化身体前倾知觉(包括强化支撑点在充分前倾过程中的体重变化的感觉);

4、盯着点自己的心率及身体反馈,情况不对宁可放弃。

I跑(间歇跑)

I跑的配速次于R,不过一般单组I训练会从2分钟(或400米)起步,一般跑友在跑I训练时也不会也不宜超过5分钟(或1200米)。

I跑其实跟R类似,比R稍慢点,不过因为持续时间长所以会比R更累更辛苦,那喘气声跟扯风箱似的。所以I跑能锻炼人的心肺,能有效提升最大摄氧量。详细可以看看这儿:严重怀疑人生的间歇跑之正确姿势

I跑基本大法:

1、要控制住配速,尽量全程匀速;

2、切忌开跑太快;

3、呼吸要充分(基本上1分钟过后都会是嘴+鼻一起呼吸)。尤其是呼气,要主动压缩腹部;

4、也是知觉加速,前倾充分,上拉要快,不要蹬地;

5、尽快找到自己的I跑的速度感觉(其实这是个综合感觉,包括体感强度+前倾角度+上拉高度)。

T跑(节奏跑)

T跑的强度较之R和I都要低不少,但也并不简单,通常在实际训练当中单组T要持续5~10分钟,一般也不宜超过20分钟。这个强度(本例中T跑在545~519),这么长的持续时间,想想会不会觉得轻松呢?

这里就要稍解释一下T跑。T的强度本身是处在有氧和无氧之间(一些文章称之为混氧),进行T跑强度的训练能提升乳酸门槛。以本例跑力38的来示范,以前可能跑540就觉得腿酸跑不动,一段时间的T训练之后可能530才会有感觉。慢于530时分泌的乳酸能够迅速地被身体分解消耗。具体关于T跑的内容可以参见这篇文章:关于T跑的那些事儿(赛前最需要关注的练习)

T跑基本大法:

1、全程匀速,开始莫快,宁可前面慢点跑下限;

2、如果有能力,尽量跑T配速区间的上限;

3、跑T时间可以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尽量长;

4、T跑的强度接近实战(马拉松比赛),要好好体会速度感(综合感觉,体感强度+前倾角度+上拉高度);

5、跑的过程当中(尤其后半段)关注一下心率区间,超过4.0后就放慢些;

上拉速度的改善,将很明显地反应在触地时间上。小伙伴们,练起来呗:反应速度+动作速度。

最后要提醒各位亲们,毕竟是高强度跑,有一定危险性,注意:

1、时刻聆听自己身体的语言;

2、这些高强度训练时严禁听歌,很容易走神出意外;

3、最好找一些视线好没什么阻碍的平地,尽量不跑拐弯折返。在田径场那是最好的选择了。

4、快跑时知觉加速很重要,不要蹬地,不要跨步。有这些多余的动作,疲劳+10086。

5、跑在既定的配速区间,不要任性,不要任性,不要任性。

--本文完---

老Q(老刘)

安全跑步知识传播者,姿势跑法认证教练、心率训练认证教练

AHA急救培训导师、CrossFit Level1认证教员,儿童体适能教练


----更健康不受伤专用分割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