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有拗救的格律诗,可以称作拗律体,不视为出律。 学过格律的朋友就知道格律分析以五言为主,七言相对只是在前面增加两字平仄,对结构关系没有影响。拗救也一样,所以我们用五言来分析拗救。 拗救的方法,分为三种。 句内拗救五言中的“平平仄仄平”是平起平收格式。如果首字不论,这种五言格式的第一个字发仄音,就会出现“仄平仄仄平”,即“孤平”。 孤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需要做出拗救的。 这种出律的拗救方式就是把第三字原本发仄声的字换成平声,成为“仄平平仄平”,这样就解决了孤平的问题,念起来通顺一些——注意,整体并没有失替,这种句内拗救与律句规则无关,只是拯救孤平。 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寂寥无所欢”,“仄平平仄平”,就是这种句内自救孤平的例子。 对句拗救对句拗救是在出句无法进行自救的情况下,通过下一句中的字平仄调整来做出拗救。 这种拗救出现在“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如果第四字的仄音字变成了平声字,就出现二四六关键位置上的失替,必须做出拗救,而本句已经接近最后一个字,所以只能在对句拗救。 三四字全部变成仄音,是大拗,比如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仄仄仄仄仄”,像这种极端情况,我们如何在对句做出拗救呢? 作为“仄仄平平仄”的对句,平仄原为“平平仄仄平”,把第三字的仄音换成平音,既保证了对句本身不失替,又救了出句。 所以“向晚意不适”的对句是“驱车登古原”,平仄连起来就是:“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格式中三四两字出律的拗救。 混合拗救“仄仄平平仄”的出律,需要对句拗救,而“仄仄平平仄”的对句格式是“平平仄仄平”,那么在对“仄仄平平仄”出句拗救的同时,“平平仄仄平”也很有可能出现“孤平”的现象,需要进行自救。 而进行孤平自救的方式也是切换第三字的仄音字为平音。 这和对句拗救的方式是一样的。 对句第三字的平仄变化既做出了句内拗救,同时又救了出句,因此称其为混合拗救。 近体诗的拗救就分为以上三种,只要学过格律的朋友,基本上能搞清楚,并不算太复杂。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的平仄乱配,就直接视为出律。 学习是为了赏析我们学习拗救,主要还是为了欣赏唐宋古诗,特别是杜甫、黄庭坚等人的拗律体。 如果写诗为了与众不同,故意使用拗救创作,就纯属给自己找麻烦。 即便是诗圣这样的大才,拗律体这条路也没有走出来——毕竟只是违背正常发音的补救,不能成为主流。 关键位置失替的情况即便在古代也不多,在今天我们创作近体诗的时候基本上可以杜绝。 或者说,拗救也只是出律的另一种排遣法,让我们创作近体诗的时候更加方便——有些地方实在没办法要出律,就在其他位置救一下。 如果并不影响发音清朗通顺,不救也没有关系,那就是古体诗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