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大连老房子》1樱落水起龙王塘

 海南丢的大连街 2021-01-28

嵆汝廣,大连之子, 1970年代生于大连北岗桥。祖上1916年自烟台莱阳渡海来到滨城,故笔名海南丢。大连城市记忆拍摄队成员,多次参与保护大连老建筑的民间活动。2013年参与撰写东关街保护提案,2014年参与工业遗产保护提案,2015年参与撰写大连民族工业遗产保护提案与东关街申请中国历史名街提案。著有《记忆大连老街》《记忆大连老街(续)》。


(封面草图)

声明:

(1)余作《图说大连老房子》(未版)共三部,计96篇,凡40万字,涉及120多栋大连老建筑及时代地标历史人文。不因袭任何前作及谬传,均亲自考证,尽可能还原真实历史。

(2)没有任何本土文史相关机构参与、支持及帮助,涉及史学成果认定具有唯一性,任何媒体及个人引用须按照国家著作权法规注明出处。仅供大连的朋友及喜欢大连的朋友欣赏!

樱花伴水库

近年来,日本与韩国竟然为谁是樱花的发源地打起了笔墨官司。“水有源,木有根”,据日本权威性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产自我国,盛唐时代传到日本。唐朝诗人非常喜爱樱花,与杜牧并誉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就遗有“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的诗文,大诗人白居易亦吟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绝句。

虽说樱花是舶来品种,日本人却非常喜欢它,尤其喜欢樱花一刹间的辉煌,将之视作民族精神的象征。樱花的花期长达五十天,大多品种从绽放到坠落仅为七天,故有“樱花七日”之说。

解放前,日本侵略者企图长期霸占大连,在市区种植了许多樱树。解放初多被当作殖民烙痕砍除。龙王塘水库原植有4000多株樱树,后遭毁坏,只剩下10余株树龄接近百年的樱树。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嫁接。现在,樱花园中有樱树1500余株。除樱树之外,园中还有松、竹、银杏等名贵树种。园东隅有一株罕见的星花玉兰,是1923年由日本大阪移栽,高约4米。上世纪50年代,到此参观的郭沫若惊叹不已,经其考证,这株星花玉兰是全国最大的。如今,每年4月末至5月初,人们都会相约来龙王塘赏樱。赏樱之余,还会寻找那株罕见的星花玉兰。

樱花落了,春风依旧,游人如织。其实,真正让龙王塘闻名于世的并非缤纷飞舞的樱花,而是那雄伟浩瀚的水库。

(樱花飞舞)

      解放前,大连是一个缺水的城市,随着人口急剧增长,自来水供应越来越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殖民者于1920829日在龙王塘镇官房村龙王河上动工修建大型水库。1924331日,龙王塘水库建成,主坝为块石混凝土重力坝,副坝为混凝土心墙土坝,坝长326.2米,坝高33.9米,最大库容1578万平方米,集水面积37.65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1.2万立方米。1926年初,龙王塘水库正式送水。1983年以前使用泵将库水加压送至台山净水厂,为大连中心城区供水。1984314日,碧流河水库正式向大连市区供水,龙王塘水库改为专向旅顺供水。


(龙王塘水库旧影)

 
(龙王塘水库)

 黄炎培探访

龙王塘镇位于旅顺口城区东南,因早年临海有一座龙王庙而得名,后演绎成神话故事。龙王塘水库建成后,立即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之地。1927726日,客居滨城的黄炎培向中国银行大连分行(旧址今中山广场中信银行)借来汽车,由中华青年会总干事张洪五做向导,带着夫人王纠思、儿子黄万里、黄五经及仆人张妈到旅顺游览。途中,他们曾来龙王塘水库观光。黄炎培观后非常震惊,他在日记中写到:“建筑甚伟,利用山水筑堰储之。储水一千六百万吨,费一百九十万元,旁有花园。”当时,日元与美元的兑换比是2:1,一百九十万日元堪称惊人的巨款。


(龙王塘旧影)

黄炎培与龙王塘水库颇有渊源。1931319日至423日,黄炎培带着江问渔、潘仰尧、徐诗瘦、张碧寒等人到东北、朝鲜、日本作“黄海环游”,进行实业考察。在连期间,黄炎培在故人张洪五、邵式榖引领下,再度游览了龙王塘水库。

195173089818黄炎培三度游览龙王塘,观望水库。818日,他还为同行的李菊庭、金子先讲解水源在市政上的重要及水库之构成及其效用。“落花有意思旧事,流水多情念故人”。故地重游,黄炎培感慨万千。

卢作孚感叹

1928年,龙王塘与黑石礁、凌水寺、小平岛、蔡大岭、老座山、玉乃浦、白银山被评为“旅大八景”。自此,龙王塘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往来游人络绎不绝。

1930628,民生集团创始人、民族企业家卢作孚来龙王塘水库参观。当时,樱花早已落去。卢作孚并非为赏樱而来,他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东北及旅大地区的城市建设。当时,日本人处处学习欧美,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成绩有过之而无不及。看过龙王塘水库工程后,卢作孚万分震惊,他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与日本的巨大差距。冥冥中,卢作孚还感觉到日本右翼的侵略野心,他在《东北游记》中呼吁:“我们联想到中国的物质享用,在个人方面进步很快;在公众方面,却没人去管。所以好多大的城市,至今没有自来水的经营,这一种私而忘公的习惯,应该赶快矫正过来!”

果然如卢作孚所料,1931918日,日本突然挑起了战争。

溥仪消愁

19311124,末代皇帝溥仪带着郑孝胥等一班复辟之流也来此消愁。当时,溥仪因为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挟持,失去了人身之自由,心中无限凄凉。郑孝胥的心情却与溥仪大不相同,在他看来,“复国之梦”马上就要实现了。郑孝胥兴致勃勃地记录了当时的风景:“筑坝截断山涧,其上为桥,约百余丈,水深七丈许,周围数里,以铁管分引于旅顺、大连,居民咸饮此水,工程伟丽。四周种松,杂以樱花,春时游人满山。费金钱一百九十余万。”

(溥仪)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明太祖以火德立国,而满清则以水德而代明。日本人让溥仪来看龙王塘的风光,似乎也有这层寓意,因为“满洲国”亦有水。溥仪没有辜负日本人,最终做了傀儡。

郑孝胥因为错过了龙王塘的赏樱季,于193352日至7日特地向溥仪告假,来大连赏樱。53日,他在拜见过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后,连忙乘车奔赴龙王塘。

沈从文、顾颉刚闲情垂钓

解放后,来龙王塘观光的名流数不胜数。上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郭沫若、徐海东等先后游览龙王塘,并在主坝上阅读水库碑文。

196283,文学家沈从文、历史学家顾颉刚等名流也来过龙王塘。他们错过了赏樱的时节,便优哉游哉地钓鱼取乐。

(于歌《龙王塘水库》1978年8月8日)

      沈从文一行乘坐的汽车路过黄泥川隧洞时,突然抛锚。没办法,大家只能坐在道牙子(大连话,意思是“马路牙子”)上看司机修理汽车。司机倒是非常老练,很快就修好了汽车。下午三点半,一行抵达龙王塘。沈从文等人连忙放线垂钓,顾颉刚则与同行的王却尘夫妇聊天。王却尘本名叫王绍鏊,字却尘,江苏吴江县同里镇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青年时期从事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财政部副部长。王却尘非常开朗,而且善谈,与顾颉刚聊得颇为投机。

闲聊之时,顾颉刚与王却尘漫步龙王塘,凭栏远眺。龙王塘因年久失修已经呈现荒芜,而且坝上的铁栏杆多被折掉。顾颉刚叹道:“连铁栏杆亦折去,恐邻邦之见笑耳!”

   龙王塘蓄水清澈,最深处超过40米,库中的鱼有的超过30斤重。但沈从文等人一下午只钓到20多条拇指大小的鱼。

下午五时许,沈从文、顾颉刚一行乘车离开。未料,还没到黄泥川,汽车再次抛锚。幸亏有长客公交车路过,他们才得以回返。回来的路上,顾颉刚、沈从文等人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谈天说地闲聊。因为一路都是农村,他们看到有很多山羊。龙王塘虽是乡下,人们都穿着新衣服,没有补丁,而且因为生活好,旅顺的孩子长得要比江浙的好看得多。这些却是贵客们没有想到的。

郭安娜赏樱

居住在大连的郭沫若的夫人郭安娜也曾两度来龙王塘赏花。1985年樱季,她乘坐着市政府提供的轿车,兴致勃勃地来到龙王塘水库。郭安娜望着坝区前精巧多趣,景色迷人的园林,满面春风,心情愉悦。樱花绽放,雪白纯洁。郭安娜依坐在亭子里的凳子上,一边喝饮料,一边赏樱,她高兴地说:“这里的樱花真好,和五十年代时一样美丽。”

1962年,龙王塘水库进行修缮,此后又多次维护。2009年,龙王塘水库再次修缮。修缮并没有破坏龙王塘水库的历史风貌,大坝的亭子上还保留着当年的铭文,上面刻着建设时间及大坝设计者——关东厅大连土木建筑所长、关东厅技师工学博士仓冢良夫的名字。

仓冢良夫是非常有名的建筑师,1909年,他与前田松韵一起主持修改沙俄侵占大连时期的规划,编制了《大连市区规划》。1919年,仓冢良夫又参与编制《城市扩张规划》,将西部郊区扩展为市区,这一规划的实施形成了大连市的基本雏形。

2011315,龙王塘水库作为滨城重要的工业遗产,列入大连市第三批重点保护建筑。如今,这里不仅是游人过客赏花消夏之地,还是人们探访工业文明、回望城市人文的重要遗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