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压液压机液压系统的改进-问题与改进

 新液压 2021-01-28


1  存在问题 

    滑块快速下行时的速度接近自由落体,减速时的速度约为快速下行速度的5%~10%。因此在D10阀关闭时,即使D9阀未关闭,滑块90%以上的动能被系统吸收,转化为系统的压力能。因为D10关闭是瞬间的,所以在油缸下腔和回油系统形成瞬时压力冲击。油管在反复冲击的作用下,在有应力集中的地方,极易产生疲劳裂纹。回油管路有几处焊接的地方,本身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在液压反复冲击作用下,经常产生疲劳裂纹,同时也易造成油管接头的松动。因此,需要解决液压冲击问题,即缓冲的问题。

    2  可选的解决方案及选择

    对于负载惯量大、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要考虑缓冲的问题。一般解决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加装蓄能器。在系统脉动压力或冲击压力最大的地方,并接蓄能器,吸收系统的脉动压力或冲击压力。或在系统外部设外置式蓄能缓冲装置。如在运动件行程两段设有弹簧、气囊和油缸一类蓄能装置,直接吸收运动件的动能。

    2)采用缓冲油缸。油缸两端设计成带有缓冲锥或带有节流器结构。活塞行驶到两端时,缓冲锥或节流器进行节流减速。

    3)系统回路设缓冲溢流阀,也叫过载阀。系统超压时,溢流阀打开溢流。

    4)采用节流的方案。在系统回路设节流阀,或加装缓冲阀。也可采用柔性切换换向阀的方式,延长换向阀的换向时间。缓冲阀和换向阀柔性切换是一个变节流的过程,使能量通过节流有一个消耗的过程,能显著降低液压冲击。缓冲阀具有内反馈机制,缓冲效果较好。换向阀柔性切换的方案好坏在于实现的方式。

方案的比较如下:

方案1)对设备的结构改动很大,还存在蓄能器空间布置问题,改造费用较高,对现有系统改造不现实。方案2)缓冲只在油缸两端部起作用,在活塞行程的中段不起作用,改动油缸也不现实。方案(3)加溢流阀,对系统的缓冲是有效果的。事实上,大多数液压系统在回路中都设有溢流阀。如本液压机,有滑块自重问题的地方,也称作支撑阀。一是为了防止因负载的自重下滑,二是为了防止超压,三是起一定的缓冲作用。P12阀的作用即为此。但是,溢流阀有一个最低设定压力,由系统的自重和回程负载决定,要大大超过自重所确定的压力。对瞬变的冲击压力,也只能消去部分压力波峰,解决不了冲击疲劳问题。同时,一般用于此处的溢流阀通径较小,瞬时冲击下的流量较大,易造成压力超调。P12阀通经为Φ10,并不是做先导控制,只能起到前两个作用,根本起不到缓冲作用。方案3)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方案4)是也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案。系统在设计时,如果设计得当,可以很好地解决缓冲问题。本系统未采用缓冲阀,而是采用起节流作用的D9阀。D9阀带有螺杆调节装置,可调节D9开口大小,当yvl0失电,D10关闭,D9起节流作用。由于yvl0D10切换较快,无论如何调节D9螺杆,很难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既满足生产工艺对速度的要求,又能避免液压冲击现象。当然,加装缓冲阀,能够解决缓冲问题,但对系统的改动也较大,此处暂不考虑。能否通过延长yv10D10切换时间,进一步减小液压冲击,是基本思路。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并对各种方案的比较权衡后,采用节流的方案。通过延长Yv10D10切换时间,改进系统的节流方式。选择在yv10电磁阀下叠加一块有单向节机能的叠加阀,如5所示。

 滑块快速下行时,yv10电磁阀得电换向,D10阀大腔内的油经单向节流阀、电磁阀回油。此时单向节流阀相对D10阀大腔回油来说,是正向导通,不节流,D10阀迅速打开。在滑块重力的作用下,主缸下腔经D10阀小腔回油,滑块快速下行。主缸下行到1SD位时,yv10断电,D10大腔接通压力油。由于此时单向节流阀相对于油流方向来说,是反响导通而处在节流状态。D10阀芯不能迅速关闭,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主缸下腔回油有一个缓释的过程,使压力冲击大为减缓。

    3  实施效果

    改进后经过调试,缓冲效果明显,滑块快速下行与减速下行过渡平稳。经长期使用,未发生接头松动和油管破裂现象。


注:转载请与作者联系授权,作者: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黄志坚教授,020-823339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