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事件?

 独钓清月历史馆 2021-01-28

1

历史上丧心病狂的事情挺多,让我首先想到的是“扬州十日”,结果一查史料才发现,原来比“扬州十日”还丧心病狂的事情也曾在扬州发生过,虽然没有“扬州十日”那样众人皆知,但其丧心病狂的程度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话说元末至正年间,中原数省遭遇罕见大旱,好多地方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但凡发生重大天灾时,往往就会伴随着人祸发生,社会动荡,匪患成群,农民起义频发。

正是在此期间,有一股起义军进驻了扬州城,这支起义军的头领叫张明鉴,有人说此人来自淮西,与朱元璋是老乡,也有人说此人生于扬州,小名张秃儿,因小时扬州发生蟥灾,父母和两个哥哥都被饿死,张明鉴因为吃人肉才活了下来。

以我的判断,很可能他是在逃荒的过程中到了淮西,当然也可能他是长大后才到了淮西,这一点史料上查不到,不过不管他生于什么地方,总之,此人从小就不是个人,你想想连人肉都吃的东西能算是个人吗?

这小杂种从小就吃过人肉,长大后也就没有什么坏事是他做不出来的,至正年间的天下大旱给了他起义的机会,他的起义军头上都裹着青布,因此也被称为“青衣军”,也因为张明鉴本人比较擅长使用长枪,他的手下也都跟着使用长枪,所以又被称为“长枪军。”

2

张明鉴凭着自己擅使长枪的本事拉起了一杆子人当上了起义军,虽然是起义军,但做的事情却是连土匪都不如。据说他从淮西起兵后,一路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可谓坏事做绝,人神共愤,所过之处的百姓更是对其恨之入骨,但因为人家手里有兵有刀的,老百姓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可能因为张明鉴对士兵烧杀抢掠,奸淫妇女从来都不加约束并尽情纵容的缘故,让士兵觉得可以放开了干坏事,人性中恶的一面被彻底激活。这样一来,不但他手里的士兵感觉跟着他过得挺滋润,就连那些平时想做恶却没有机会的流民及走投无路的农民也纷纷加入他的队伍。

就是这样一支无恶不做的起义队伍不但因为无恶不做而让人害怕,而且因为可以尽情做恶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队伍很快壮大了起来,达到数万人之众,但全是一些乌合之众,欺压百姓还行,但真上战场可能立马会怂。事实上,较大规模的战斗他们几乎没打过一次,尽干的是欺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的事儿。

在他们大张声势准备攻占扬州城的时候,当时镇守扬州城的镇南王孛罗普化看他人多势众,就派人与他接触,想着劝降招安。张明鉴知道他的队伍虽然人数众多,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再说被政府招安也算达到了他的目的,所以,他很快就答应了孛罗普化,摇身一变从一支叛军变成了一支驻守扬州城的官军。

但进驻后他首先遇到了吃的问题,由于当时大部分地方大旱,颗粒无收的地方很多,再加上他的军队进驻扬州后也不思进取,只能坐吃山空,很快城中的粮食就吃完了。

3

眼看着没有粮食,人心惶惶,于是张明鉴眼珠子一转,纵容士兵吃人肉,而且他带头吃生刮人肉片,想想都恶心的事情,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其实张明鉴本人不但喜欢吃人肉,更喜欢吃生刮人肉片,被人称为“一片瓦”,还有人称其为“食人张”。

他们先从吃小孩和妇女吃起,吃完这些人之后接着吃其他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情,连元军镇南王孛罗普化都看不下去了,他前去劝说张明鉴。结果张明鉴对他说:“不吃人,那么多士兵就得挨饿,军心就会不稳,弄不好会出大问题,你我小命可能都难保。”孛罗普化无言以对,但心里很不爽,悻悻离开。

张明鉴看孛罗普化心中不快,可孛罗普化也没有其他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于是张明鉴眼珠又是一转计上心头。

某日夜晚,他悄悄走进孛罗普化的大营,然后让孛罗普化摒退左右,对他悄悄说:“现在情况危急,我们不如南下攻城,这样既可以扩大地盘,也可以抢掠很多财物。”

这显然是让孛罗普化反叛元朝,镇南王孛罗普化怎么说也是元军中的一名悍将,更重要的他身上还流着元朝上层贵族的血,怎么可能反叛自己的家族?被拒后,张明鉴恼羞成怒,于至正十七年九月,带领起义军赶跑了孛罗普化,从此他又做回了起义军,接着继续在扬州城吃人。

明人叶盛在《水东日记》卷四十里写道:“肉羹肥油点皆圆,惟人肉羹点皆半侧不圆,食人肉多者睛有黄色,头恒晕欲坠地,洪武初经乱人皆能言之。今日总镇诸公语如此。”这也是那些当时吃过人肉的人说出来的话,他才记录在册,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4

就是这样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人,吃人的事传开了。朱元璋有个手下叫缪大亨,听说扬州城城里士兵吃人的事情后,就建议朱元璋以解救城中百姓为由攻占扬州城,朱元璋听了他的建议,就派使者去劝降,第一次去的一名使者不但没能劝动张明鉴,还被张明鉴杀掉煮着吃了,朱元璋不相信这会是真的,毕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于是他又安排了两名大胆的使者去劝降,结果仍然被张明鉴杀掉吃了。朱元璋大怒,军中将士也都气愤填膺,非斩此贼不可,于是朱元璋从南京急调猛将缪大亨率军攻打扬州城,又命徐达、汤和带浙东15万兵马全部奔袭扬州。

很快扬州城被朱元璋的重兵重重包围,张明鉴虽然心狠手辣,为人凶残,但面对朱元璋重重包围的大军,顿时就吓破了胆,他的那些乌合之众哪里真打过什么硬仗,根本不敢一战,于是率众投降,因为他听说朱元璋从不斩降将,这就更让他坚定了投降的决心。

但可惜的是,这次张明鉴想错了,朱元璋虽然不斩降将,但不是说对所有降将都有这个待遇,他也是区别对待的,像张明鉴这样连人都吃,连狗都不如的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慰死者。

张明鉴降后不久,即被押解到南京,死于朱元璋手下。《明太祖实录》记载:“冬十月,缪大亨攻扬州,明鉴等不能支,乃出降,至应天,太祖亲剐之。”

5

这样一来,朱元璋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易拿下了扬州城,不但又增加了一城,还俘获数万士兵。不过,扬州城几乎就是一座空城,城中也没有什么百姓了,好多人都被张明鉴和他的士兵吃掉了。

据《明史记事本末》记载:“(太祖)改扬州路为淮海府,以耿再成、张德林守之。按籍城中居民,仅得十八家。”《元史》也有记载,扬州城原来有百姓20万户,等到朱元璋拿下该城后,城中百姓只剩十八户,其余的全部被张明鉴和他的士兵抓起来煮着吃了。

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就被张明鉴连杀带吃,仅剩下十八户,如此惨无人道,如此手段残忍,让人难以想像,狗都不会做出吃同类之肉的事情,人尽然能做出这种事,也难怪从不杀降将的朱元璋将张明鉴手刃,也算是恶有恶报。

如此惨绝人寰,如此丧尽天良,如此惨不忍闻的事情,确实就曾在扬州城上演过,比起战争中将士失去理性的屠城,比起恶匪的杀人如麻,张明鉴和他的起义军的所作所为,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人原来可以恶到煮人而食的地步,实在算得上历史上丧心病狂到极点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