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过了抖音、快手,这次知乎百亿流量红利还想错过吗?

 公众号瓜豆Talk 2021-01-29

饮冰

读完需要

8
分钟

速读仅需 4 分钟

我认为,这是一篇值得你付费阅读的文章。

文章总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谈谈为什么要关注平台的动作;

第二部分,详细剖析知乎平台未来的流量红利到底在哪里。

01


当我们在微博、知乎、公众号上发文章,或者在快手、抖音、B站发视频的时候,如果作品没人看,怎么都不火,你认为原因在哪里?

为什么别人那么火,自己这里却冷冷清清?

是内容不够好?还是我们不够努力?

这都有可能,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我们忽略了平台的作用。

互联网上的红人,真正能够出道,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平台的力量。

每一个平台都是一个大陆,我们生存在上面。但是,平台也如同大陆板块一样,是在不断变化和进化的。

每一轮的进化,都会诞生新的物种,新的王者。

抖音为例,

2017年抖音推出全民模仿秀,人人都有15秒的爆红机会;

2018年年初抖音开始扶持内容生态,哪怕用PPT做短视频,都有可能日增百万粉丝;

2018年中期,抖音又开始扶持真人时,露脸拍真人语录或问答视频就能火;

到了2019年,情景剧小视频开始得到抖音的大力扶持。

这就是平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其他平台也类似,

微博从2018年开始扶持短视频,涌现出大量的vlog红人,而且这时候微博已经完成了信息流推荐的进化。

换句话说,你的微博多少粉丝并不重要了,如果你的内容不吸引粉丝的阅读和点击,你的粉丝未来也不会收到你的推送信息。

要想获得高阅读量,你的微博运营就必须参与官方运营的频道话题。

微博早期时候,微博有人看,是因为博主的粉丝多。

在今天的微博,微博有人看,是因为平台在推荐你的内容给适合的人。

如果不明白平台的要求,你怎么努力也无法在微博上持续走红。

拿罗永浩举个例子,

2019年,他的粉丝数达到了1630万,算是一个超级自媒体了,要是搁以前,随便发条微博就能达到成千上万的转发。

但是,2019年年底,老罗要开发布会,《老人与海的黑科技》,多次转发发布会微博,但是转发量却很难破千。

难道大家不关心罗永浩了吗?

不是,是因为微博没有给#老人与海黑科技发布会#话题推送流量。

这就是现在互联网平台的趋势,平台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发流量,分发更智能,千人千面

还记得昨天的文章吗?《好钢用在刀刃上,一篇文章系统讲解知乎『内容自荐』功能

昨天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知乎平台的信息流推荐,平台给你一次自我推荐的机会,如果利用好了,就能顺势而起。

所以,不要埋头苦干,也要仔细研究平台机制,迎合平台的变化趋势,跟上平台的脉搏。

02


好了,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知道平台很重要,

只有解平台的规则,才能获得平台的流量红利,

那么,知乎平台的流量红利到底在哪儿呢?

最近读了一本书,秋叶老师的《个人品牌7堂课》,很受启发。

在书中,秋叶老师总结了三种平台期红利:年末规划期、平台融资期、平台转型期,我们挨个来看看。

01

年末规划期

年末,我们要做年度总结,写下一年的规划,平台也是如此。

平台要规划下一年的工作重点,制定明年的核心考核指标。

流量必然会分配给核心指标。

如果我们了解了平台的工作重心,就会有的放矢,让自己的小运营方案、小年度计划跟上平台的运营节拍。

他好,我也好。

秋叶举了自己的例子,

2019年年初,秋叶团队了解到钉钉直播要做新的运营尝试,开放流量做直播,于是他们抓住机会申请到合作资格,配合钉钉做运营测试。

最终,钉钉给秋叶团队推送了1000万人的直播流量,极大提升了秋叶团队的影响力。

现在正是年底,2021年刚刚开始,新的一年,知乎平台会侧重哪方面呢?

现在知乎十周年的“知乎奇遇夜”活动搞得热火朝天,你不去看看吗?

前几天,知乎十周年庆典上,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在2021新知青年大会演讲是不是要看看?

就在这个新知青年大会上,

周源说,“在过去的一年,知乎社区增长最快的就是视频,涌现出一批图文+视频的新一代创作者。我们也针对性的推出了新的视频创作工具和视频答主扶持计划。”

而且,周源还说,2021年,知乎计划再投入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继续加大对创作者的支持

老铁们,这说明了什么?

2021年,知乎是一个扶持创作者的平台,而且还会继续扶持视频答主

02

平台融资期

很多平台会阶段性融资,一旦融资成功后就会有新动作,

投入更多资源抢占市场或者扩展新的赛道。

知乎是在2019年8月份完成了F轮融资,百度和快手联合投资4.34亿美元。

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是最近又有新消息了。

2020年12月23日,有报道称,“知乎正在撰写IPO报告和上市申请书,目前已确定三家承销投行为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信,上市地点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尚待确认”。

我们想想,知乎已经十年了,

也算是一个较大的互联网平台了,

为什么至今没有上市?

有两种可能:

一是估值太低,上市会吃亏;

二是创始人不想被束缚,失去主动权。

就现在的状况来看,第一种情况可能性更大。

那么未来知乎应该怎么做?当然是做大估值,为上市吹泡泡。

具体怎么做大?

——

去精英化,扩大知乎用户规模,下沉市场,吸引更多的用户。

周源不是阿北,知乎不会成为豆瓣。

知乎就已经脱下了“理想者”的外衣,并且披上了“商业化”的战袍,正式从一个知识问答社区转型为一家大众内容平台。

从值乎、知乎live到盐选会员,从付费电子书到知乎好物推荐、赞赏、小商店、直播等功能,可以看出,知乎已经完全拥抱商业化。

但是知乎的商业化转型道路并不顺畅,

历史上,知乎曾经有两次大规模大V“出走”,

一次是2017年被悟空问答重金挖墙脚,

一次是2019年大V们自发入驻微博问答,理由是知乎不挣钱

对于知乎来说,

核心竞争力从来都不是用户,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优质创作者,这才是知乎的核心资产。

要留住优质创作者,就必须让他们获得收益。

所以,在知乎十周年演讲中,

周源说,“在今天,知乎已经有1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0万元;有1000位头部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万元。”

当然,这个数字我认为是不准确的,在知乎月入过万的远远不止1000人。

03

平台转型期

平台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目前最最明显的就是短视频领域

快手、抖音已经成为短视频领域的王者,而B站也不容小觑,拥有大量的年轻用户群体,2020年又频频破圈。

微信这个大鳄也开始行动了,高调推出了视频号。

知乎在这个赛道上只能算个小弟,也在紧锣密鼓的布局中。

在平台的转型期,一定会投入资源进行推广。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的视频号,正处在风口上,现在视频号上的内容创作者还很少,微信也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视频号,

正是我辈行动的好时机啊!

所以,2021年,除了做知乎好物外,我还会涉猎视频号,思考视频号变现项目,到时也在这个公众号分享吧。

以B站为主的视频知识传播平台近几年迅速崛起,这对以图文内容为主的知乎冲击不小,很多人原来在知乎“学习”,现在已经跑去B站“学习”了。

咋办?

打不过,就加入。

知乎在2020年开启视频创作者招募计划,

并且上线了视频创作工具,说明知乎开始了新一轮进军视频赛道的尝试。

从创作等级的引导中也能看出端倪,

1分钟的短视频加110分创作分,

2分钟短视频就有150分,

而200字以上的回答才+40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