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月敏教授:原发性肝癌的二级预防

 南方菩提 2021-01-29

肝癌在线

在1月26日“肝癌在线”第一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对《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进行了精彩解读。“肝癌在线”小编对视频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01
背景及意义

202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制定并发布了《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该共识重点突出高危人群的原发性肝癌(HCC)筛查及预防,填补了我国目前尚无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或指南的空白。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建议与方法,为原发性肝癌的防控提供规范的建议,提高肝癌早期发现率、诊断率、根治率。

02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

WHO Globocan,2018全球恶性肿瘤年报显示,肝癌年新发病例全球为84.1万,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第6位,中国占全球46.7%。年死亡病例全球78.1万,居恶性肿瘤第4位,中国占50%以上。

中国肝癌总体生存期23个月,5年生存率仅为12.5%。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肝癌诊断时已大多在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低,总体生存期短,迫使我国亟需实施规范化二级预防措施。 

03
原发性肝癌病因和危险因素

中国HCC主要病因:

       

秦叔逵,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的中期报告,2019CSCO

推荐意见1任何病因所致肝硬化都有发生HCC风险,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HCC主要病因,是肝癌发生的重点监测人群。(A,1

推荐意见2慢性HBVHCV感染者经抗病毒治疗后,HCC风险可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尤其对于已进入肝硬化阶段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仍需每3个月1次腹部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监测HCC的发生。(A,1

多种病因及危险因素积累增加了HCC风险:

推荐意见3多种病因或高危因素叠加(如病毒感染与饮酒、黄曲霉素暴露或合并代谢综合征等)可显著增加HCC发生风险,此类人群应密切监测HCC的发生(A,1)。

慢性肝病人群HCC风险分层

低危人群:年龄≤30岁,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肝病的早期及稳定期 

  ·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乙型肝炎免疫控制期

  ·轻度脂肪肝

  ·Gilbert综合征

  ·Dubin-Johnson综合征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等良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患者

中危人群:年龄>30岁,慢性肝炎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无肝癌家族史,无长期酗酒、吸烟、明确接触致癌毒物史、无合并糖尿病或肥胖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

  ·酒精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Wilson病等慢性肝病活动期的患者

高危人群: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

  — 男性≥40岁,女性>50岁

  — 有肝癌家族史或长期酗酒、吸烟、明确接触致癌毒物史

  — 合并糖尿病或肥胖

  ·AFP异常,排除肝脏坏死性炎症及其他疾病所致

极高危人群: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高危人群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疑似癌前病变/非典型占位性病变

·下列一项或多项异常

  — AFP≥20ng/mL

  — PIVKA Ⅱ≥40mAU/mL

  — AFP-L3≥15%

  ·癌前病变:肝脏异性增生结节——低度、高度异型增生结节

04
原发性肝癌的二级预防措施

(一)早期筛查与诊断

1.血清标志物

推荐意见4:AFP仍为筛查早期肝癌的首选血清学指标,与PIVKA Ⅱ和AFP-L3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A,1)

推荐意见5:血清AFP阴性或轻度升高者,在动态观察的基础上可联合检测PIVKA Ⅱ和AFP-L3等进行早期诊断。(B,2)

2.影像学检查

常规超声:是最常用的肝癌筛查和检测手段。各临床期原发性肝癌的常规超声诊断总体敏感度约84%,早期HCC的敏感度25.6-50%

超声造影诊断肝癌效能:敏感度95.3-98.5%,特异度62-100% 

推荐意见6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是肝癌高危人群监测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可发现2cm以上肿瘤及结节;超声造影可鉴别肿瘤性质。(A,1

MRI诊断效能:灵敏度:83.7-90%,特异度89.1%

推荐意见7多模式MRI(平扫、DWI及增强)是诊断HCC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可发现直径<1cm肿瘤,可用于结节性肝硬化的HCC筛查、鉴别超声发现的可疑结节性质。(A,1)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推荐意见8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可提高直径≤1cm肝癌的检出率,发现肿瘤卫星病灶,对于鉴别LGDN、HGDN和早期HCC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A,1)

CT诊断效能:灵敏度39-65%,特性度76.4%

推荐意见9肝脏CT平扫及增强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推荐用于鉴别及诊断超声发现的可疑肿物、肝硬化结节的定期筛查及监测。(A,1)

超声、MRICT诊断早期HCC效能

3.肝组织病理学

肝穿活组织病理学适应症与意义:

1、缺乏典型影像学特征的肝占位性病变;

2、可明确病灶性质——鉴别局灶增生性结节、异型增生结节、早期HCC等;

3、明确HCC分子表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二)不同风险人群筛查建议

推荐意见10:

低危人群:每年进行1次腹部超声联合AFP的常规筛查。(C,2)

中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1次常规筛查。(C,2)

高危人群:每3-6个月进行1次常规筛查(A,1),每6-12个月进行1次增强CT/MRI的加强筛查。(B,2)

极高危人群:每3个月1次常规筛查,每6个月1次加强筛查。(B,1)

推荐意见11:

患者检测过程中腹部超声发现:

<1cm结节,3个月复查一次。(A,1)

>1cm结节或AFP>20ng/mL应启动肝癌加强筛查程序。(A,1)

对于不确定的病变,则可考虑诊断性肝穿活检。(A,1)

05
基础肝病的处理

推荐意见12:慢性乙肝肝炎患者采用NAs和Peg-IFN-α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相关肝癌的发生风险。(A,1)

推荐意见13:慢性丙型肝炎采用DAAs治疗并获得SVR,可降低HCV相关肝癌的发生风险。(A,1)

推荐意见14:对于超重或肥胖NAFID患者,应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加有氧运动等措施控制体重。(A,1)

推荐意见15:戒酒可减少ALD患者肝癌的发生。(A,1)

推荐意见16:有肝癌发病风险者应定期检测血糖,DM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A,1)

肝癌在线

·聚焦肝癌领域进展 

·推动肝癌规范化诊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