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散关徒步:边走边照

 sun_2021 2021-01-29

为了追溯大散关的前世今生,我决定从我华夏五千年悠久历史说起。从尧舜禹到我国古代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再到商朝过度周朝分封功臣勋戚,其实完成的是祖先从一个原始部落同盟到诸侯国割据的发展过程。而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大散关也从此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据相关铭文记载:公元前八百多年,矢国侵扰散国的城邑,被散国打败后,便用田地向散国赔偿。然后以新划分的疆界画了土地分界图,由矢国送给散国保存,新的分界为散国形成了一处独到的关隘,散关由此而来,历经数千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又称散关,自古为“川陕咽喉”。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游。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亦称崤谷。这得天独厚的位置为大散关在历史上奠定了很高的地位,下面接着说说它的重头戏。

首先是楚汉之争,秦自统一以后急转直下,秦二世就结束了秦王朝的统治。秦汉之间著名的楚汉之争也成就了一众豪杰,更有层出不穷的精彩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楚霸王项羽作为败相依旧有机会吸了那么多粉丝,其实也是相当难得。刘邦从名不见经传到逆袭成王其实也是赛点的。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点就是拿下三秦,以关中为根据地与项羽对峙。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公元前206年,刘邦麾下大将军韩信,在陈仓地界派樊哙、周勃率兵佯修刘军进汉中是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栈道入秦的架势,吸引了敌军前去斜谷防御。实际上,却率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反攻大散关。趁敌军回头迎战之机,明修栈道的樊哙和周勃也顺利出斜谷与韩信前后包抄取得胜利,完成了刘邦入秦川的盛举。

说到历史上同样以盛产名将,交战过程中战略奇诡,极具颠覆性,相互争夺上位格局的时代,当属三国时期。大量与之相关的历史题材被挖掘登上荧幕,从大家对于《三国演义》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三国无论从人物还是战势都是大数量级,若是打开话匣至少得说40集,所以我简单一点切入。“得陇望蜀”这个成语估计大家都相当熟悉了,我就从这个词语的背景说起。

故事背景依旧是我们大散关,曹操攻张鲁的主线,而主要人物除了曹操,男二应该是不那么有名气的张鲁。那么这个张鲁何许人氏?他并非三国名将,但是家里还是有点背景的。张鲁爷爷是张道陵,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张天师”。张家在道教是极具影响力的,张鲁爷爷张天师东汉时在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经过其父张衡传到他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于是,张鲁占据汉、巴,政教合一,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独立宗教王国。

地盘儿被人看上的张鲁,于公元215年被曹操西征大军大败只好投降。其实作为一个道士打不过曹操也很正常,估计起卦没起好,哪怕占尽地利也是落败。而这个地利依旧是我们的大散关。当时有人告诫大散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曹操亲自看过以后觉得“别人的揣度,很难令人满意。”派了“敢死队”硬攻,这一下,张鲁就虚了,好在投降以后,曹操并没有为难张鲁,不仅封侯拜将,还与其联姻。感受一下曹操的当时心境——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顺便问候了牛顿,也是V5)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完,毕竟我们得陇望蜀的典故还没出来。后来,司马懿见曹操打败张鲁,对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曹操却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司马懿的意见。

我只捡了最著名的随便说了说,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说到前世,战火弥漫,今生却成了风景独特的景观,那些战后的白骨肥沃了群山叠嶂,古木翁郁,引人追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