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2个中风先兆症适用的治疗偏方

 李灏 2021-01-31

     中风先兆症多与肝不足,肝阳上亢,水亏虚有关。治当滋水,泻肝火,清热,活血脉,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着重肝肾调治。

定风汤
【药物组成】黄芪桑枝各24g,生地黄、白茅根各18g,竹茹玉竹各15g,铁锈末30g,生川乌(久煎)10g。
【适用病症】中风先兆症。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5剂。并配合针灸
治疗:取穴百会、双耳尖、人中、风府、双睛明等,根据病情针刺1~3次。
按:年过50岁,自觉手指或单侧肢体麻木,在排除颈椎病风湿病等疾病后,应首先考虑中风先兆。如能及时治疗,予以针刺及定风汤治疗,多可防止。定风汤以凉血泻火、化痰祛瘀、补气降逆为主,用于治疗中风先兆症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参镇肝息风汤
【药物组成】怀牛膝龙骨牡蛎各30g,代赭石白芍玄参川楝子各15g,炙龟板、麦芽各20g,丹参60g麦冬茵陈蒿各12g,甘草水蛭各6g。
加减:血脂高者,加决明子15g,山楂30g;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加夏枯草钩藤(后下)、菊花各15g,石决明2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g;上肢无力者,加桑枝15g,桂枝6g下肢无力者,牛膝加倍量,加杜仲12g。
【适用病症】中风先兆症。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脉络宁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3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
按:二参镇肝息风汤中以龙骨牡蛎、炙龟板、白芍、代赭石滋阴潜阳,镇摄肝风;玄参麦冬生水以固其母;丹参水蛭、怀牛膝活血化滞以利血脉;川楝子麦芽茵陈蒿、甘草理气行滞。尤其方中重用丹参达60g,取其通行血脉、活血化瘀之功,对于血行不畅、瘀血内阻之病症疗效尤佳。诸药合用,共奏滋肾阴涵肝阳、息肝风通络脉之功,阴阳平衡其病自愈。同时配合脉络宁以稀释血液,增加脑血循环,维持血液酸碱平衡,清除自由基及代谢产物。因此,二参镇肝息风汤治疗中风先兆症有一定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