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寒地冻,怎样运动才安全?

 茂林之家 2021-01-31

适量运动

是健康四大基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适量有效的运动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在严寒的冬天怎么进行科学有效的运动,既能达到运动效果,又不伤害身体呢?这事还真是不能大意。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及伸展性均会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也会相应增强,从而造成身体发僵不灵活,舒展性也随之大打折扣。因此在冬季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以下准则。

1

锻炼不宜过早

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冬季锻炼不宜过早。老年人对气温急剧下降的适应能力及调节能力均比较差,易受寒冷刺激发生痉挛、血管收缩,如再进行大运动量锻炼,导致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都会促使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锻炼最好在太阳出来后,选择上午10:00或者下午16:00左右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2

适当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气温很低,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户外温度增减衣物,运动时衣物的薄厚要适当,保护好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戴手套、耳套等,防止冻伤。戴帽子注意观察周围行人车辆等路况,防止视野受限发生意外事故。

3

运动量要适当

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微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面不改色心不跳那说明运动达不到锻炼目的。

可以监测运动后的心率来判断运动效果,运动后心率=170-年龄。如果你70岁,靶心率就是170-70=100(次/分),在运动时,可随时数一下脉搏,心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是合适的,老年人冬季锻炼建议不出汗或微汗为宜,锻炼结束后应尽快回到室内,不要吹到冷风,若出汗及时更换衣服,以防冷热交替而感冒。

4

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

冬季天气冷,血管收缩,肌肉、韧带弹性和伸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差,如果热身运动不足,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骨折,因此,锻炼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不但剧烈活动前应该如此,即使走路、慢跑也是一样。

5

运动时用鼻呼吸

冬季运动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鼻子里有很多鼻毛,它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另外,寒冬气温低,冷空气进入鼻孔后即可得到加温,可以采用鼻吸气、口呼气的呼吸方式,但切记直接用口吸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6

糖尿病患者运动应注意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糖和糖耐量,还可以在血糖降低的同时,也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血脂和血液黏稠度。糖尿病患者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切记千万不能空腹锻炼,运动时随身携带些糖类及糖尿病病历卡,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7

恶劣天气不要锻炼

冬季天气寒冷,道路下雪结冰时,建议选择在室内锻炼为宜,防止道路湿滑跌倒发生摔伤等意外,特别是老年人骨质疏松,一旦跌倒极易发生骨折;室外锻炼时要选择路面平整,无结冰的避风、向阳地段。遇到大风、下雪、寒流、大雾等天气时,要适时调整、变更锻炼项目和时间。

天寒地冻,只有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既能保证锻炼的效果,又能保障安全,希望老年人及慢性病朋友们都能度过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冬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