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都是好的,只是奸臣太坏,很多人因为这个想法而失败

 泥土清香 2021-01-31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11-28

图片【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宣皇帝 地节二年 前68年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
魏相因昌成君许广汉奏封事,言:
“《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
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译文】皇上为了报答大将军霍光的恩德,封霍光的兄长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命他以奉车都尉的身份兼领尚书事。
魏相通过昌成君许广汉(敖注:宣帝岳父)上了道秘密奏章说:《春秋》讥刺由贵族世代担任卿大夫的制度(世卿世禄制),厌恶春秋时宋国三代为大夫(内婚制,语出《公羊传》:宋杀其大夫。何以不名?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和鲁国季孙氏的专擅国政,都使国家陷入危亡混乱之中。
我朝自后元(汉武帝最后年号,意指自武帝驾崩以来)以来,皇帝无法决定各级官吏俸禄,朝政大事都由职权最高的大臣说了算。
如今霍光虽死,他的儿子(霍禹)又做了右将军,侄儿(霍山)仍然掌管中枢机要事务(意指领尚书事职务)。
各个兄弟、女婿都身居权要之职,或者担任军中将领,霍光夫人霍显和几个女儿都在长信宫(长乐宫中长信宫,太后居住,控制住太后就控制住话语权)录有姓名,随时可以出入,有时甚至半夜叫开宫门(意为霍家文武双修,随时可以半夜叫开宫门发动政变)。
霍氏一门骄奢放纵,只恐渐渐难以控制,所以应当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力,扼杀他们可能会滋生的阴谋,以巩固皇族的万世基业,也为保全功臣的后代子孙。
依照惯例:凡是上书朝廷都是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注明为副本,由领尚书事官员先打开副本审视,如所奏之事不妥,则不予上奏。
魏相又通过许伯向皇帝建议,取消奏章副本,防止官员阻塞言路,蒙蔽朝廷(意在剥夺霍家的参政知情权)。皇帝认为说得很对,于是下诏书任命魏相兼任给事中,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
【解析】霍光死后,霍氏家族的覆灭,其根本原因是德不配位,其直接原因则是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误判了汉宣帝的战略意图,仍然对汉宣帝抱有希望,以至于温水煮青蛙,权势一点都被汉宣帝蚕食,慢慢被逼到墙角,当意识到不对想反抗时,却已经攻守异势了。
这篇材料,是汉宣帝针对霍家使出的第一招,开局就提拔霍山到机要岗位,营造了一种皇帝想要继续倚仗霍家的假象,实际上却只是一个烟雾弹而已,汉宣帝的真正目的则是稳住霍家,模糊自己的政治意图,好为自己接下来的钝刀割肉做铺垫。
紧接着魏相登台了,魏相的奏疏,名为秘奏,却被记载在了史书上,实际上则是为汉宣吸引火力的阳谋,八成是被许广汉故意泄露出来了。
汉宣帝虚晃一枪,表露出想继续任用霍氏的政治意图,而魏相却上书玩命攻击霍家,给霍家营造出了一种皇帝还是相信我们的,只是奸臣魏相从中作梗的假象。
霍家一直汉宣帝所制,其实就是被皇帝的假动作迷惑了,一直对皇帝抱有幻想,错误的把火力点集中在魏相身上,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抢攻时机,最终一步走错,步步落后,成功的被甩开距离,再想进攻,却已经完全不具备客观条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