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经常乘坐海南航空的航班,它的机舱设计和...

 Bond72 2021-01-31
我经常乘坐海南航空的航班,它的机舱设计和航空服务可谓世界一流;我与陈峰董事长也是多年的好朋友,我们都是在民航总局老局长刘剑锋的培养和教导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也都感恩老局长当年的关爱。2019年,我和刘剑锋局长吃饭时,刘局长告诉我海航集团和陈峰董事长步履维艰。事后,我去海南看望陈峰董事长时,他也直舒胸臆,直陈海航集团的确困难重重。但是,他和海航还是坚韧,一直拖到现在,才宣布破产重整。说到坚韧,早在2002年,我还是中国航油集团副总经理时,旗下华南蓝天航油有限公司,就几次要给海航停止供应航油,因为海航总是加油不付款,资金链总是特别紧张。我当时就一直协调不要断油,支持海航集团发展。

海航落到今天这个境地,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警钟长鸣却置若罔闻,根源在于野心太大,过度扩张。而且,海南省乃至国家方面,也一直听之任之。

早在2008年,海航集团就确立了盲目扩张的过度多元化策略,拓展八大业务板块,即: 航空、旅业、商业、物流、实业、机场、置业、酒店。四年之后,也就是2012 年 8 月,开始优化为:航空、物流、资本、实业、旅业五大板块。陈峰董事长抛出了“超级X计划”,即 2020年海航集团营业收入要达到8000-10000 亿元,进入“世界100强”;2030年,营业收入要达到15000 亿元,进入“世界 50 强” 。

基于此目标,海航加快推进扩张。2015年-2017年达到了顶峰,连希尔顿酒店、德意志银行都收入囊中,一度成为媒体吹捧的对象。其中,2016和2017两年,海航集团就进行了高达5600亿元的净投资。而全长1300公里的京沪高铁总成本也就2200亿元多一点,海航相当于两年时间修了2.6条京沪高铁。

扩张是要付出代价的!2017年,海航集团总资产和总负债都创下历史新高,分别是1.23万亿元和7365亿元,是2008年的39倍和34倍。这意味着三年时间的疯狂并购,再造了近三个海航集团。

随之而来的,就是经营困境。自2018年开始,海航集团便陷入流动性困境,如今,已经负债7000多亿元,不得不主动请求政府的介入,实施破产重整。

陈峰董事长的总结很到位:“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可以干时,祸就埋下了。” 但是,为时已晚,而且,总结教训的应该不止是陈峰和海航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