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思知行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这首歌谣几乎在民间传唱了不知多少年,进入银色的腊月,一声声脆响的鞭炮声正如年的脚步,踏着飘飘的雪花而来。年,正如一个归家的游子,带着火红的热情、丰厚的节礼,还有那久别重逢的喜悦,急匆匆来到了家的门口。 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祖先当年是否和如今的我们一样,想年盼年,吃饺子放鞭炮过年呢?或许你以为古代的年味应该比现在要浓厚,因为他们是在古代嘛,肯定要比现在过年要有意思。 但如果告诉你,在清代时期,作为礼仪之邦的山东鲁西南的民众过年不吃饺子、不放鞭炮,你又是什么感受呢? 一、清代的春节不叫春节在清代以前,我们所过的春节,是按照中国古老的农历来计算的,也就是传统的夏历,并没有引进西方的公历,所以,在我们现在所称的春节,在古代被称作元旦,意思是一元复始的意思。只是现在,我们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意思没变,但内涵变了,它已经不是古代人所认为的那个元旦了。 那么,在清代,元旦也就是春节时,古人是怎么过节呢? 据鲁西南的清代县志记载,是这样说的:“元旦吃枣糕,踩麻秸。”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春节到了,要吃枣糕。但没有提吃饺子的事情,这就说明,至少,当时极大多数人是没有条件吃饺子的,否则,编写的人为什么不写吃饺子呢? 二、元旦不吃饺子吃枣糕枣糕是什么呢?却不是我们在蛋糕店里见到的好像面包的东西,也不是弄碎的枣泥,却是煮的红枣和小米。 有人说了,那不是枣米饭吗?是枣米,却不是枣米饭,因为这个枣米饭实在是太稠了,煮熟以后,不能马上吃,而是要放凉一夜,到第二天早上,凝固以后,用刀切开,就成了一块块的“枣糕”,这个枣糕因为制作时间是在冬天,所以不能凉着吃,而是要放在笼屉里再蒸一下,变热了以后再吃。 这就是吃枣糕。 三、不放鞭炮,踩麻秸县志里也没有记载放鞭炮的事情,只记载了踩麻秸。 麻秸是什么呢?就是芝麻秸。 这个芝麻秸收获后晒干,就成了中空的,一堆芝麻秸摊在院子里,过年时早早起来的大人孩子用脚到上面去踩,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民间歇后语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说法,人们踩芝麻秸,也是借助了节节高步步高的彩头。再者,发出的声音,也和鞭炮的声音差不多,不吃饺子吃枣糕,不放鞭炮踩麻秸,这就是当时人们过年的两种形式。 我们如今猜想下来,离现在才几百年的古人为什么不吃饺子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那时的人们太穷了,据了解,当时小麦的产量每亩只有六七十斤左右,而玉米则还没有大面积种植,平时,能够种植且产量高一些的只有高粱,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军还依靠高粱所形成的青纱帐来打鬼子。 况且,肉类食品也很短缺,一头猪要养两年才能出栏,普通老百姓想吃白面肉饺子,那简直是“呵呵”了。吃白面肉饺子,就连当时的县里的下级官员也不能够,所以他们只能按当时绝大多数人的习惯进行了详实记录。 而放鞭炮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说造火药的过程繁琐,就连当时包装鞭炮的纸张来源都是困难的。当时没有工业,纸张数量少,而且古人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又去那找那么多纸张呢?所以,就没有放鞭炮的了。 对比之下,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当今的人们是生活在了一个多么幸福而伟大的时代。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