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球裁判装备革新史

 裁判放大镜 2021-02-01

足球裁判装备发展革新史


《足球竞赛规则》第五章裁判员章节,明确裁判员的装备:

必要装备:

● 一个或多个口哨

● 一块或多块手表

● 红黄牌

● 记录簿(或其他可记录比赛情况的用具)

其他装备:

可允许裁判员使用:

● 与其他比赛官员进行交流的设备----振动/蜂鸣信号旗、耳麦等

● 表现跟踪电子系统或其他体质监测设备。

当然,裁判服也是裁判员必须的装备,我们本篇文章就来看看自从足球比赛开始有裁判员以后,裁判员的装备发展史。


01


口哨

裁判放大镜”昨日推送过一篇“裁判员口哨的由来”,英国在1863年开始有足球裁判。但裁判员只在场外而不进入场内,那时裁判员也不用哨子,只是靠大声喊叫和相应的手势来进行裁判。当时,由于足球比赛的场地大,看球的人数多,随着比赛的紧张进行,观众会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尽管裁判员在场边大声喊叫,在场内比赛的队员仍难以听得清楚他的"裁判"。在这种情况下,裁判员就不得不把在场外进行的工作改为在场内进行,并开始使用哨子,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直到,1875年英国的一场足球比赛,一个当警察的裁判员在比赛中为了管理观众,职业性的习惯让他吹响了警察用的口哨,自此以后,足球裁判员开始使用口哨管理比赛,而现在口哨已成为裁判员必不可少的装备。发展到目前,裁判员专用口哨也层出不穷,裁判哨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裁判员管理比赛的难度,给裁判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目前市面上的足球裁判员常用口哨银色对比:


02


红、黄牌

《足球竞赛规则》赋予裁判员全权管理比赛的权力,裁判员有权对比赛队员及球队官员采取纪律处罚,出示“黄牌”表示警告,出示“红牌”表示罚令出场,在同一场比赛中,一位队员或官员被出示两张黄牌,将被罚令出场。但是在最初的比赛中是没有红、黄牌的,直到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上红黄牌才被正式使用。

发明红黄牌的是英国裁判员肯尼思·乔治·阿斯顿(Kenneth George Aston),1960年代伊始,足球比赛当中的激烈行为一度使得这项运动变得失控。当时已经不止一次有比赛演变成近乎你死我活的打斗,那些受伤送进医院的人为此感到愤慨不已。1962年在智利举行的世界杯就是这一切进入白热化的时期。在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进行的揭幕战当中,出现了多次冲撞,甚至有人骨折。在西德对意大利的比赛当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捷克斯洛伐克对西班牙的比赛,出现了一名守门员头部被踢中,导致昏迷了几分钟;阿根廷对阵保加利亚的比赛,则有多名球员严重受伤。情况已经糟糕至极,而后更是有了智利和意大利的对阵,一场历史上称为「圣地亚哥之战」的比赛。暴力一发不可收拾。球员互相之间踢打、拳击,甚至连警察都走进场地介入。智利以2-0赢得了比赛,但是裁判受到了猛烈的批评。那一场比赛的黑衣判官是谁?正是肯尼思·阿斯顿。回想当时的情形时,他这样说:「我根本不是在当足球比赛的裁判,更像是一场军事演习当中的判官。」阿斯顿在1963年退出了裁判工作,后在1966年成为国际足联(FIFA)裁判委员会的一员(他还曾在1970至1972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1966年世界杯的一场四分之一决赛由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由于阿斯顿的职务,应对一场即将到来的乱局便成为他的责任。找到了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该场比赛的德国裁判鲁多夫·克莱特雷恩(Rudolf Kreitlein)在第36分钟将阿根廷的队长安东尼奥·拉廷(Antonio Rattín)罚下场,之后他不得不由警员护送离场。

克莱特雷恩当时给了英格兰队一个任意球,拉廷上前抗议,克莱特雷恩要求他下场。克莱特雷恩说:「拉廷当时那张脸已经足够让我明白他在说什么。」问题是,这名裁判不会说西班牙语,而拉廷也不会说德语或者英语。拉廷拒绝离场,声称自己不明白裁判在说什么。比赛因此中断了超过10分钟,直到一名翻译走到温布利球场的草坪上,向拉廷解释了情况,而此时阿根廷人陷入了暴怒。

「我开着车在肯辛顿大街上走着,交通灯亮起了红色。我想:『黄灯,你就要注意;红灯,停,你不能再走。』」就是在那一刻,英国足球裁判肯尼思·乔治·阿斯顿(Kenneth George Aston)第一次想到在足球比赛当中使用红黄牌。
终于,在其任职国际足联裁委会主席的1970年世界杯上,红黄牌第一次出现在了足球比赛中,而获得第一张黄牌的是前苏联的洛普切夫


03


手旗

手旗作为助理裁判员的重要装备,在现在足球比赛中必不可少,他为助理裁判员和裁判员之间沟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1869年,《比赛规则》中提到了“仲裁人”(arbitral man)的概念。但当时的仲裁人只能在场边大喊大叫,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1875年的一场比赛,当时的仲裁人是一名警察。在一个球的争议中,双方开始谩骂殴打,且观众也冲进球场闹事。出于职业习惯,这位仲裁员鸣响了警笛。警笛声喝退了人群,也镇住了球员。比赛回归正常秩序。英足总受此启发,给仲裁人配上了哨子。从此,仲裁人在比赛中的作用愈发地凸显了。于是,1891年,爱尔兰足协提出让仲裁人进入场地执法。足球裁判就此诞生。
不过,由于1870年越位规则的诞生,使得无论是“仲裁人”还是裁判都必须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的精力来判罚。加上在场内的主裁视角并不好,使其严重影响了判罚的质量。
二十世纪初期(具体年代难以查证),英足总首先提出了“边裁”的概念。随后,经过国际足联的批准,边裁正式作为主裁判的助手、对比赛判罚有决定权的裁判加入比赛。不过在诞生初期,只有一个边裁,跑满整条边线。而且当时的边裁没有旗子,只能通过大声喊叫来给主裁提供帮助。
随着1920年越位规则的修改,再加上足球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一个边裁已经难以及时做出判罚且他在一条边线高速往返跑常常体力透支难以撑满全场,国际足联决定增加一名边裁,并让两个边裁各负责一个半场、半条边线。这才出现如今的两名边裁。1947年,边裁也正式使用旗语来为主裁提供帮助。
以前的手旗,只是简单的布条,而发展到现在,助理裁判员的手旗已经科技加特,bp旗的出现,极大方便了裁判员与助理裁判员的沟通,通过助理裁判员按动bp旗,裁判员就能接收到。现在,高规格的比赛甚至在业余比赛中,bp旗都是标配了!

电子手旗



04


其他

现在辅助裁判员的装备越来越多,随着科技的发展,足球比赛激烈程度的增加加大了裁判员管理比赛的难度,这时裁判员就需要整个裁判团队能给与最大程度的帮助,而实时对讲系统的出现,极大方便了比赛官员之间的交流,而且这交流仅限于比赛官员之间,球员听不见,又极大的保护了裁判员之间交流的隐私性。另外在南美最早使用的人墙泡沫,更好的帮助裁判员管理人墙距离。以及门线技术,var的引进,裁判员佩戴装有门线技术的手表就能第一时间得知球进球与否。这些技术最大的程度方便了裁判员管理比赛,也为比赛公平公正最大可能提供帮助!

人墙泡沫

实时双工对讲

带门线技术的专用手表


05


裁判员服装

足球裁判员常被人成为“黑衣法官”,因为自从有足球裁判开始,裁判员的服装大多是以黑色为主。

一开始国际足联并没有对裁判的装束进行统一要求。因此,早期世界杯上的裁判着装可谓五花八门。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决赛由比利时人约翰-兰格努斯执法。当他听说自己将执法首届世界杯决赛时,立刻兴奋地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一套价值不菲的服装,包括一件西服外套、一条当时最流行的灯笼裤、一条鲜红的领带。于是,兰格努斯就穿着一套现在看来仍然很潮的衣服执法了第一届世界杯决赛。

        (约翰-兰格努斯)

到了1938年世界,裁判员开始变成了短裤,但是上衣还是西服衬衫,这届世界杯裁判员开始佩戴有自己身份标识的国际级裁判员胸徽。

到了1950年世界杯,裁判员的服装可是有了变化,裁判员有了自己的服装,虽然是以黑色为主,但是也和场上队员有了区分。

其后几届世界杯,裁判员的服装样式基本没有变化,颜色也是全黑色为主,直到1994年美国世界杯。国籍足联开始允许裁判员穿彩色裁判服,直到现在裁判员服装颜色越来越多,设计越来越动感!不过早在1992年欧洲杯上,欧足联裁判员就开始穿白色裁判服!

1992年欧洲杯

            1994年世界杯

                  2018年世界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