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陶文

 家有学子 2021-02-01

匋工匩

匋工匩

燕国陶文多出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此陶片即传出易县高陌乡郎井村南农舍,器饰细绳纹,惜已断为二块,陶片存相同抑印二枚,印面高3.7厘米、宽1.4厘米,释文:“匋工匩”,见著于《德九藏陶》等。何琳仪考“匩”,《说文》匩,饭器筥也,从匸,声。筐或从竹,望山简匩读筐。又高明、汤余惠释“匩”为匡字。

陶片陶罐残件,罐饰绳纹,见抑印高约2厘米,传出易县燕下都遗址高陌乡郎井村农舍,存残字释文:“怠”,未见古陶文著录。何琳仪考:《说文》怠,慢也。从心,台声。晋玺“怠”读怡,姓氏。神农氏其后有怡氏,见《史记.三皇纪》。

王句市

王句市

此齐故城量器残件出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于家庄东南农舍,灰陶质地,存单耳把,旁见抑印约1.8厘米见方,惜印面略损,释文:“王句市”,考齐陶文未见著录。此王句市残量对研究先秦齐地市场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齐国量器多存字,何琳仪释,从金,卲声,读若“照”。金祥恒辑《匋文编》亦释,朱德熙隶定为鐉,裘锡圭释为節,吴大澂、丁佛言、顾廷龙均释为,迄今学界尚未有统一之释。


此齐故城量器残片出临淄齐都镇南关村南农舍,红陶质地,器肩见抑印2.5厘米见方,惜残陶裂为二块且印痕略浅,释文:“市”,考齐故城陶文未见著录。

古文字学者考字为齐地市场之名,羌字合阝旁应特指羌族集居邑地,所以市应为早期齐国祖先曾从西域迁徙至齐地而形成的市场,此陶文为史料记载提供了重要的物证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先秦齐国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丘齐乡里肖

丘齐乡里肖

陶文出临淄齐故城遗址齐都镇督府巷村农舍,陶器饰细绳纹,存抑印高2.8厘米、宽2.5厘米,阳文款式,惜右边略有残损,释文:“丘齐乡里肖”,肖字反文,考传世齐陶文未见著录。何琳仪考肖字,从月,小声,宵之初文。《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战国文字多为姓或名,读赵。

此陶文文字排列均衡中见奇妙,丘、肖与乡、皆是对角位置,丘、肖两字小而乡、两字大,遥相呼应顿显于印面。

此残陶为陶豆之柄,传出临淄齐故城遗址农舍,存抑印高与宽均2.2厘米,单字阳文,释文:“众”,见著于《簠斋藏陶》《季木藏陶》等。何琳仪考众字甲骨文作,从日,从,会意不明。金文变日为目。《说文》众,多也。从乑目,众意。之仲切。

陶文众字线条古朴质拙,文字雄强霸悍,与同期金文相比似胜一筹。

城阳痦

此齐国陶文传出临淄齐故城遗址皇城镇农舍,陶片为“城阳”制陶工坊造小口陶罐口部残件,存抑印2.3厘米见方,惜“城阳”二字上部有未抑出部分,释文:“城阳痦”,见著于《季木藏陶》等。何琳仪考:吾或从雙五繁化,是“”字为“痦”。齐陶为人名。

匋攻山

陶片为翻边陶器残件,印抑于翻边之上,传出易县燕下都遗址高陌乡郎井村农舍。印文清晰当为初版,印面高3.8厘米、宽1.8厘米,释文:“匋攻山”,燕陶文“匋攻”即是“匋工”。何琳仪考山字甲骨文象三山之形,金文山两侧山峰已不显,战国文字承袭金文或加饰笔。《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

东酷里

  东酷里

此陶片为齐故城制陶工坊“东酷里”所造陶罐口沿残件,传出临淄皇城镇于家庄农舍,存抑印于罐肩,印面高2.9厘米、宽2厘米,印文清晰,当为初版。释文:“东酷里丘”,见著于王献唐辑《海岳楼齐鲁陶文》等,与待古文字学者考释。又传世齐故城“东酷里”制陶工坊陶文较少见。

酷里人靈

酷里人靈

陶文存齐故城陶器之腹残件,传出临淄皇城镇崖傅庄农舍,惜陶片表皮略有疲态,存抑印形制奇特,印面约2.5厘米见方而左下角内凹呈曲尺状,释文:“酷里人靈”未见齐陶文著录。何琳仪考靈:从雨,从品,會雨多之意。《说文》霝,雨零也。从雨,,象形。此“霝“字与先秦石鼓文第五鼓“霝”字同。

繇乡大繇里

繇乡大繇里

据考齐故城制陶工坊最大者为繇乡,所造陶器多为小口陶罐且制作工艺精湛,表面作抛光处理而极细腻。此陶片即陶罐口部残片,传出临淄齐都镇傅家村农舍,存抑印尺寸为2.4厘米见方,释文:“繇乡大繇里”,见著于《簠斋藏陶》《铁云藏陶》等。何琳仪考,从䖵,敚声,疑蜕之繁文。齐陶为人名。又《说文》蜕,蝉蛇所解皮也。从虫,兊声。

蒦阳匋里人乘

蒦阳匋里人乘

此陶片传出临淄齐故城遗址皇城镇油坊村田野,为陶器口部残件,外侧见抑印高2.2厘米、宽2.7厘米,释文:“蒦阳匋里人乘”,见著于《季木藏陶》等。何琳仪考乘字从大,从木,会人登树之意。齐系文字“木”演变为“來”形。《说文》乘,覆也,从入、桀,黠也。

十八年四月右匋、徕敢敀□

十八年四月右匋、徕敢敀□

燕国陶文多出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此残陶片即出易县郎井村西田野,存二长条抑印,印面尺寸及释文分别:(1)十八年四月右匋,高5.5厘米、宽1.4厘米。(2)俫敢敀□,高5厘米、宽1.4厘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李学勤撰文“战国题名概述”考此类纪年为燕王喜年号,是以十八年四月为公元前237年四月。

陶片抑印旁见凸乳丁纹饰。

右宫阵

右宫阵

陶片为燕国建筑瓦当筒身残件,粗陶质地,出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郎井村与东沈村交界处田野,存抑印反文,印面尺寸3厘米见方,释文:“右宫阵”,见著于《季木藏陶》等。

黄德宽考陣字,从車,或从二车,从阜。会意。右官应为燕国宫殿负责建筑的机构之一。

咸沙里突

咸沙里突(局部)

此秦陶残片传出咸阳窑店镇农舍,端口存抑印高3.5厘米、宽2.5厘米,释文:“咸沙里突”,见著于袁仲一《秦陶文新编》。“咸”为“咸阳亭”省文,“沙里”疑为“沙寿里”省文。《说文》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一曰,滑也。秦器,突,人名。

咸亭沙里歫器

咸亭沙里歫器(局部)

此秦陶残片传出咸阳窑店镇农舍,端口存抑印高2.8厘米、宽1.8厘米,释文:“咸亭沙里歫器”,考传世秦陶文未见著录。何琳仪考“歫”字,《说文》歫,止也。从止,巨声。秦陶人名。黄德宽考秦简“歫”用其本意,典籍亦作“距”。又袁仲一考秦始皇陵西出土板瓦刻划文字“东武遂贛榆歫”,此陶文抑印“歫”字首先也。

咸亭商里罗器

咸亭商里罗器

先秦秦国陶文多出于陕西咸阳窑店渭河之畔,此陶片即传出于此地,为陶制罐器底部残件,存抑印约高3.2厘米、宽2厘米,释文“咸亭商里罗器”,考传世秦陶文未见著录。“咸亭”为“咸阳亭”省文,“商里”为陶工集居地,“罗”为制陶工匠名。秦国陶文抑印章法整饬规范中见文字疏密有致,开秦汉印典之先河,此陶文堪称经典。

咸高之贲

  咸高之贲

此为秦国建筑板瓦残件,传出咸阳窑店镇农舍,板瓦饰粗绳纹,瓦凹内侧存抑印高3厘米、宽2.3厘米,释文“咸高之贲”,考传世秦国陶文未见著录。《说文》賁,饰也。袁仲一著《秦陶文新编》载“咸高之郝”陶文,其考曰:“《说文》之写作,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之'古文’。《集韵》:,隶作之。又古文'之’与'止’同形,二者相通。'之郝’可读为'止郝’。'之賁’可读为'止賁’。”

丘齐平里内

丘齐平里内

陶片为丘齐制陶工坊所造陶器残件,出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于家庄东南田野,传世丘齐陶文少见且抑印字数多、印面尺寸较大,是以学者有“丘齐之出皆为名品”之说。此陶片抑印清晰初版无疑,抑印尺寸3.5厘米见方,释文:“丘齐平里内”,未见著录,“”字待考。陶文“内”字与甲骨文“内”字同。

陶片出山东邹城峄山县纪王村田野,为陶器残件,存抑印高1.7厘米、宽1.3厘米,见著于《季木藏陶》等。此陶文释文学者未能统一,李零释:“”,王恩田释:“”,笔者以为此陶文似为“巨”二字。《说文》,引给也。从収,睪声。何琳仪考“侯马盟书”或作睪、繹。见繹字。

蒦阳南里人鹿

蒦阳南里人鹿

此齐陶文出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小刘家庄东北田野,为陶器残片,器饰细绳纹,存抑印2.1厘米见方,释文:“蒦阳南里人鹿”,见著于王献唐《海岳楼齐鲁陶文》等。

何琳仪考鹿,甲骨文作,象鹿角、目、身、足之形。西周金文作,战国文字承袭两周金文,多有省变。或鹿身省似人形。《说文》: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王卒之料

王卒之料

先秦古陶器完整者极少,此陶文抑印于齐故城量器之腹,量器出山东临淄齐都镇东周村北窑址遗址,以水实测容量为225毫升。抑印朱文,印面尺寸2厘米见方,释文:“王卒之料”,未见著录。

齐陶文“王卒”尚见“王卒左敀某”等。何琳仪考料字,从米,从斗,会以斗量米之意。斗亦声。《说文》:料,量也。从斗,米也其中。

業千釿

此三晋陶文出河北临漳习文乡北吴庄田野,残陶应为平口直壁状,器饰绳纹,存抑印高2.2厘米、宽2厘米,释文:“業千釿”,未见著录。  

業即邺字,古文字未见此结构。釿字为先秦布币单位之一,此首次出现于陶文,千釿应是计量值,是以此陶器为三晋量器无疑,而千釿者是指量器所量之物的重量?容量?或其他?待学者进一步考证。

邾国陶文出山东邹城峄山镇纪王村一带,所见陶文多为单字抑印或刻画文字,是以从古玺印艺术角度看,邾国陶文艺术效果略逊于战国时期齐燕等列国陶文。

此残陶件为陶豆柄,存单字抑印,印文高1.7厘米、宽1.3厘米,释文“闢”,见著于《簠斋藏陶》《铁云藏陶》《季木藏陶》等。《说文》:闢,开也。从門,辟聲。段注《说文》引申为凡开拓之称。古多假借辟字。从門,辟声。印文遒劲圆浑,不逊金文之制。

另抑印下存三枚乳丁纹,似装饰之用。

图片

廿二年正月右匋图片

图片

徕疾敀图片、右匋攻湯

图片

廿二年正月右匋图片

徕疾敀图片、右匋攻湯

燕下都陶文最早见著于民国邹安编《艺术丛编》(1916—1920),刊潘祖荫所藏“廿二年正月左陶”,此陶文与之同年同月,然潘氏所藏为左陶而此陶文为右陶,是以殊为珍稀。


此燕陶文出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武阳台村西北农舍,见三条抑印印记,间存二枚凸乳丁纹饰,释文分别:“廿二年正月右匋图片”“徕疾敀图片”“右匋攻汤”。未见燕陶文著录。又李学勤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撰文“战国题铭概述”考燕器题铭年号为燕王喜在位年号,故此陶器造于公元前二三三年(戊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陶片出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为陶器肩颈部残件,器饰绳纹,存抑印高1.6厘米、宽1.4厘米,阳文极清晰,初版无疑,旦为反文,释文:“图片”。未见燕陶文著录。

何琳仪考图片字,从匸,古声。图片之异文。《正书通》图片图片同,或作簠。《说文》簠,黍稷圜器也。从竹,从皿,甫声。图片,古文簠,从匸,从夫。又清潍县陈介祺簠斋之藏西周晚期虢叔簠器见图片图片同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齐板瓦残片出临淄齐故城遗址东门村北城墙南侧农舍,板瓦背饰粗绳纹,瓦厚1.5厘米,瓦凹存单字抑印高2.6厘米、宽1.6厘米,释文:“庆”,考齐陶文未见著录。何琳仪考庆字从廌,从心,会廌心正直善美之意。《说文》庆,行贺人也。从心,从文。


图片

图片

孟棠乡匋里高

图片

图片

孟棠乡匋里高

此陶片为齐故城陶器口沿部残件,出临淄齐故城遗址皇城镇于家庄农舍,陶器质地细腻,口沿下颈部存抑印2.2厘米见方,释文:“孟棠乡匋里高”,考齐陶文未见著录。

据李零《季木藏陶》序考,齐故城陶文见“左乡、繇乡、楚南郭乡、左南郭乡、丘齐乡、贾乡”六种,此陶片为“孟棠乡”,当是齐故城陶文“乡”的新发现,对增补齐故城制陶工坊体系及研究先秦齐地制陶工坊的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又乡字释读尚有争议,旧释“乡”,何琳仪释“鄙”,“鄙”是大于“里”的行政区域单位,见《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鄰,五鄰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李零释读为“廛里”。高字为工匠名。

里曰潮

里曰潮

此陶文为临淄齐故城遗址所出陶豆残柄上的抑印,由残件知陶豆制作精良,表面作抛光处理。抑印高4.5厘米、宽2.4厘米,释文:“塙里曰潮”,见著于《簠斋藏陶》《季木藏陶》等。此“潮”字与《陈侯因敦》之“潮”字同。黄德宽考“潮”字从水,从朝省。朝字异文或谓潮由金文诸形所讹变。

此齐陶文多字排列,虚实相生,穿插自然,文字线条浑厚隽永,不逊同期鼎彝文字,可为篆刻古玺印式创作所借鉴。

先秦齐国造陶豆残柄出临淄齐故城遗址齐都镇崖傅庄农舍,存抑印1.8厘米见方,单字释文曰“国”,见著于高明《古陶文汇编》等。《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

尚见燕国陶文“国”字右边开放不封闭。此“国”字线条遒劲,结体宽博平整中显生动之姿,似开秦汉整饬印风之先河。

市王

 市王

此陶片出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田野,陶器为红陶质地,直壁口沿鼓腹,存耳把,口沿下见长条抑印高4.6厘米、宽1厘米,释文:“羊市王”,未见著录,由释文知此器应为燕下都量器,考传世燕陶文,此类陶文极为少见。

黄德宽考从匸羊声,疑匡之异文。《说文》匡,饮器也。从匸,声。字裘锡圭释“市”。字与燕玺“单佑都市王鍴”同,裘锡圭以为“王似是官职名”,其意待考。

上匋

上匋

陶片为燕国陶器残件,出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高陌乡田野,器饰环纹,存抑印约2.3厘米见方,阳文款式,释文:“上匋”,未见著录。上字呈块面状,极少见之。何琳仪考字从土冖声(或冋声省)。《尔雅》。

匋攻午

匋攻午

以陶件柱状可知此为陶豆残件,传出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武阳台村农舍,燕陶“攻”即“工”字。抑印边栏未见抑出,印面约高3厘米、宽1.1厘米,释文“匋攻午”,考传世燕陶文,“匋攻午”非同模抑印者多见。《说文》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

南文

南文

此陶文传出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武阳台村农舍,为陶器口颈并上腹部残件。器饰细绳纹,存抑印高2.9厘米、宽1.3厘米,释文:“南文”,考传世燕陶文未见著录。《说文》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木,

匋州

匋州

据史料考,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国联手瓜分晋国,后称赵、魏、韩三国为三晋。此三晋陶片出河北临淄习文乡三台遗址,存二字抑印,印面高1.9厘米、宽2.3厘米,惜略有残损,释文:“匋州”,未见著录。

何琳仪考州字甲骨文,象川中有陆地之形,借体象形。或以为州从川,丩声。《说文》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生之。

陈叔立事岁□

陈叔立事岁□

此齐国陶文出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刘家村田野。陶片见装饰粗绳纹,存朱文抑印,印文反文。印面高3.5厘米、宽3厘米。释文:“陈叔立事岁□”,未见著录。陈叔为齐故城官造窑场督造官,考已著齐国陈氏立事者共四十一人,陈叔未见。此可补齐陶文史料并陶片为官造量器残件。

何琳仪考字甲骨文作从人,从虫。西周金文作,春秋金文作,战国文字承袭西周金文或作,古文字均读叔,姓氏。

咸中□

咸中□

秦国建筑板瓦残片传出陕西咸阳窑店农舍,板瓦凸面饰绳纹,凹面存抑印,惜未能抑清,仅中、清晰,咸字似可辩识,印面高3.5厘米、宽2.6厘米,释文:“咸中□”,未见秦陶文著录。何琳仪考字从止,奇声。疑踦之省文。《说文》踦,一足也。从足,奇声。

阳游

阳游

先秦秦国陶文多出于陕西咸阳窑店镇,此陶质建筑板瓦亦出此地,瓦凸面饰绳纹,瓦凹面存抑印,惜残存二字,单字尺寸约1.4厘米见方,印文极深峻且字口外溢,当是湿抑,释文:“阳游”,考秦陶文未见著录。何琳仪考“游”,从水,斿声。汓之吴文。《说文》游,浮行水上也。或作泅等。又《说文》游,旌旗之流也。从,汓声。秦器人名。

萼市

萼市

古代量器是古代社会生活的标准用具,是以量器是研究古代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资料。又传世齐国量器有官量“立事岁”类、公“豆、区、釜”类,王“豆、区、釜”类,“大市”类、“某市”类。

此陶片直壁圆底,当为陶制量器残件,出临淄齐故城遗址小徐村西南田野,陶片存抑印高1.9厘米、宽1.2厘米,释文:“萼市”,未见著录。萼字为齐地地名,今属临淄何地待考。

蒦阳南里

蒦阳南里

此齐故城陶器残片出临淄小徐村田野,器饰细绳纹,考齐国制陶业可知蒦阳工坊以制陶精湛且规模较大为特色。陶片存抑印高3.2厘米、宽1.8厘米,阳文款式,释文:“蒦阳南里”,见著于埙室《三代秦汉六朝古陶》等。

字何琳仪考从“目”从“弁”之字,自应释,即“矕”之异文,《说文》:“矕,目矕矕也,从目声。”陶文为多字古玺抑印,章法灵动而自然,文字线条苍朴遒劲,堪称佳构。

左匋攻秦

左匋攻秦

燕国陶文多出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此陶文传出易县郎井村南农舍,陶片为陶器上腹残件,存抑印高4.3厘米,宽1.3厘米,旁存三枚平乳钉纹饰,释文:“左匋攻秦”,为燕国三级监造陶文品种,见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三卷》等。何琳仪考“秦”字,甲骨文作,从舂省,从双禾,会双手舂捣禾谷之意。《说文》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燕玺,姓氏。

此为陶罐器,传出易县燕下都遗址高陌村北农舍,惜器口部残损。器身存刻画文字约高5厘米、宽4厘米,释文:“府”,考燕国陶文未见著录。何琳仪考,从贝,府声。府之繁文。《说文》府,文书藏也。从广,付声。

咸利阴浿

咸利阴浿

由陶片残存底部存多孔等形态知为古代陶制甗之上部甑器残件。甑为古代蒸器。此陶片出咸阳窑店田野,器内壁存抑印高2.2厘米,宽1.8厘米,释文:“咸利阴浿”,惜略有疲态,未见著录。咸下省阳亭二字,利下或利阴下省里字。

《说文》浿,水。出乐浪镂方,东入海。从水貝声。一曰出浿水县。又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一曰出浿水县。此即前志说也。浿水县未闻。”

咸允毒午

咸允毒午

陶片为板瓦残件,出陕西咸阳窑店渭河之畔。瓦背饰绳纹,板瓦厚1.1厘米,瓦凹面存抑印高3.5厘米,宽2.5厘米,释文:“咸允毒午”,未见著录。咸下应省阳亭二字,似允下省里字,毒午为陶工名。毒字秦陶文首见,可补古陶文字库。《说文》毒,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从毒。古文毒从刀葍。

此“毒”字结构与云梦秦律之“毒”字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