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九品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1-02-02

 九品

朱门犬马亦超人,袭荫皆为万石君。

贱子无缘鸿鹄志,先功不啻阃闱裙。

贫侪哪处呈文武,富辈谁家见濯熏。

九品遴优弃寒族,才英草泽枉如云。

【注释】读唐李商隐《牡丹》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记于2021年2月1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朱门豪邸中的犬马也会超越于常人,泽被福荫,都能成为声名显赫的万石君。卑贱的人,哪里有缘实现鸿鹄之志,父祖的功德,才如同是宫廷中的裙带相因。贫穷的那些人,哪里有平台展现自己的文功武艺,富庶之辈,有谁会去修身养性做有贤德的人。九品中正制所谓的选优实际上已经弃掉了寒门,草泽中的英才啊,徒劳地多似天上的霞云。

首联中的“犬马”,指的是狗和马,这个词另外的含义,是臣子对君王的自喻,亦比喻奸佞小人,见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闻雨》诗:“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梦中作》诗:“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宋代诗人刘学箕的《责庲》诗:“不悛祇为先德羞,失教何异犬马猪。”

这一联中的“袭荫”,指的是封建时代,子孙承继先祖的官位爵号,见《明律·吏律职制官员袭荫》:“凡文武官员应合袭荫职事,并令嫡长子孙袭荫,如嫡长子孙有故,嫡次子孙袭荫,若无嫡次子孙,方许庶长子孙袭荫,如无庶出子孙,许令弟姪应合承继者袭荫,若无庶出子孙及弟姪,不依次序,搀越袭荫者,杖一百,徒三年。”又见明代诗人杨基的《哭陈仲野都事没任所》诗:“舆绋暗风沙,丹旌映晚霞。吏人营殡殓,童仆着衰麻。袭荫无遗嗣,招魂有外家。重来恐迷处,记取路三叉。”

这一联末句中的“万石君”,原本指汉代人石奋,《史记》卷一○三《万石君列传》记载:“(石)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后来亦称一家五人官至二千石者或一家多人为大官者为“万石君”,如《汉书》卷九十《酷吏传·严延年传》:“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东海号曰‘万石严妪’。”《后汉书》卷二十六《冯勤传》:“(勤)曾祖父扬,宣帝时为弘农太守。有八子,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号曰‘万石君’焉。”用典见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游毛公坛》诗:“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还有胡镜川的《挽王某联》:“万石君家法堪宗,北斗泰山,多薰其德而善良者;三槐堂高枝忽断,多孙众子,克守所遗以式廓之。”

颔联中的“贱子”,常用作自己称自己的谦虚称谓,在这里则指地位低下的人,见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还有唐代诗人杜牧的《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以及柳亚子的《董必武先生六十寿诗》:“贱子倾心久,神交许我狂。”

这一联中的“先功”,指的是祖先的功业,见《楚辞·九章·惜往日》:“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汉代文学家王逸注释:“承宣祖业,以示民也。”还有《汉书·郊祀志下》:“此鼎殆周之所以裒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

这一联末句中的“阃闱裙”,指的是“夫人裙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因妻子方面的关系使丈夫得到官职或其他好处,见宋代学者周煇的《清波杂志》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阃闱”,古时妇女所居内室,多指内宫。

颈联中的“濯熏”,意思是用水洗,用香熏,比喻修身养性,见宋代诗人苏轼的《黄州再祭文与可文》:“道德为膏,以自濯薰。”还有宋代诗人周孚的《送辛幼安》诗:“西风掠面不胜尘,老欲从君自濯薰。”

尾联中的“九品”,指的是“九品中正制”,这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制度,自曹魏开始,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世族豪门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政治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这一联末句中的“草泽”,原指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引申为荒野、穷僻之地,亦指民众中间,乡野民间,见《战国策·秦策四》:“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放歌行》:“有诏徵草泽,微臣献谋猷。”唐代诗人高适的《封丘作》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还有《旧唐书·玄宗纪下》:“内外八品已下及草泽有博学文辞之士,各委本司本州闻荐。”《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唐草泽邵棠上言。”宋元史学家胡三省注释:“布衣未有朝命者,谓之草泽。”以及《明史·方伎传·盛寅》:“初,寅晨直御医房,忽昏眩欲死,募人疗寅,莫能应。一草泽医人应之,一服而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