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永松:每个人都有力量传承传统文化

 沧海一粟1951 2021-02-02

十一年艺术之路

黄永松:每个人都有力量传承传统文化

采访、编辑 | 刘佳欣 图片提供 | 筑事会/方正

黄永松出现在遥里茶室的时候,身穿一身蓝色的布衣,他的个高很高,说话不急不慢。很多人因为他是《汉声》杂志的创始人慕名而来,他没有急着分享《汉声》这本杂志四十多年的成就与荣誉,他站在台上,将他想说的话娓娓道来。

他热爱传统文化,说到古诗词、名人典故,每一个细节都让他精神焕发。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来自很多方面,民俗文化就是普通人的生活,也许我们过去习以为常,也许我们很多人现在已经把它们丢掉,但当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文化来看,才发现原来随着时间的磨砺,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反而变得更有吸引力。

对于幸福,黄永松认为,人的幸福并不是短暂的,不管身处的环境是好是坏,都要把心态放宽,学会知足。对于民艺,黄永松说,“历史文化不能被丢掉,过去的经验里有智慧,当你创新的时候这些过去的经验就会成为源泉。”

黄永松今年已经七十四岁,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他让朋友叫他“小黄”,他认为年纪增长也不要变得顽固,要跟年轻人学习,保持年轻的心态。所以,无论是在与同事的工作中,还是跟采访的对象,黄永松都能与大家相处得很好。

与人打交道,对黄永松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汉声》杂志创办四十多年,记录了中国偏远山村中蕴藏的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深入乡野,与当地人交流,沟通本身是极为重要的,了解他们技艺背后的文化,并准确呈现出来,这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创刊前期的故事

黄永松出生在台湾北部的农村,他形容那是一个“尴尬”的时代,时值二战,美国的军队不断在上空盘踞,轰炸着他们生存的地方,战争对于普通人民的侵扰,让黄永松明白,只有老百姓过好才是正确的。黄永松是客家人,属于台湾的第三个移民族群。“我们三个族群到了台湾以后都很怀念家乡,很多风俗和生活方式都没有改变。”黄永松从小对祖国大陆充满了寻根的期盼。

1974年-汉声杂志四君子-姚孟嘉、奚松、黄永松、吴美云

黄永松大学的专业是美术,与后来《汉声》杂志的总编辑相识,合办《汉声》杂志。1971年的秋天,第一本《汉声》杂志出刊,那个时候的《汉声》杂志是英文版,杂志的目的是为了让在海外的华人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

“创刊的时候我们用地方上的故事来处理,我们把农村变成我们的选题,在这些选题里,碰到最多的就是自己家乡的事。”很多台湾人看到杂志以后和黄永松的感受一样,“这不是我家的东西吗,这不是我以前用过的吗?” 《汉声》的出现带动了台湾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让大家了解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多人希望《汉声》可以做中文版。

黄永松在慈城母亲的艺术展上合影

1978年1月,《汉声》中文版出刊,第一个选题是关于中国人的摄影。黄永松说,摄影是很好的工具,它记录了人们的生活。照相机进入中国很早,当他们搜集全世界的中国照片,看到了战争、革命、老百姓的生活,几乎看到了整个近代史。中文版的第二期专题是马,马是过去动力的来源,马越强壮的时候,国力越强。“这两个专题是对我们的历史有一个交代,对于《汉声》来说,交代很重要,把书做成大家津津乐道的题材,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在学习。”黄永松说。

杂志选题对文化的影响

《汉声》中文版是双月刊,分别做历史、人文、地理的题材,其中包含的是“天地人”的想法。

童玩专辑

有一年《汉声》做的中国童玩专题,所有台湾的读者都反映说书上的东西是他们儿时玩过的,他们希望可以亲眼再看到这些东西,为了响应读者的要求,黄永松与团队做了一个童玩展,在台湾巡回展出。这个专题是呼吁大家关心儿童,关爱他们的成长,随之带动了台湾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

国民旅游专辑

台湾那个时候需要开放出国观光,黄永松认为,其实很多人还不够了解自己身边的一切,所以《汉声》做了一个认识台湾的专题,从山、林、河、海、动物入手,这本书的出刊,带动了台湾更多公园的建立。有了这些成果,团队渐渐更加有信心。

1987年,台湾开始筹备让老兵回大陆探亲。因为工作的需要,黄永松跟各省的同乡会有联系,当外省的同胞回去探亲时,黄永松也陪着他们一起回到了大陆。回到大陆以后,黄永松打算做寻根系列,第一个做的是泉州,他要让台湾最多人口数的人知道他们的原乡在哪里。

1989年回梅縣客家原鄉探親

后来,《汉声》团队制定了自己的选题标准:只做中国的,外国的不做;一定做传统的,现代的不做;做民间的,老百姓生活的;做活生生的,不做已经消失的。《汉声》以他们的经验,整理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库。在制作的时候,团队把工作领域和项目搞清楚,不然会重复。“我们不是用出版来展示,我们是在调研。”

中国结带来的热潮

黄永松说,对于中国结的留意,最早是在各种礼品上看到,不管是绣片、挂片、玉佩,都有一个结。他们有了兴趣以后,赶紧展开调查。因为有的衣服的盘扣也有结,所以他们去问了很多老太太,当他们把结拆开来看,发现里面的学问很大,所有的结都是一根线作为基本线。老太太们打结都是从线的中间拉起,走一个平衡,很像中国文化,一根线有始有终。打结的时候从中间,到左右对称,它的基本规则体现了我们的文化精神。

中国结系列丛书

中国结的大受欢迎,也让黄永松发现,原来大家会那么爱动手去做这些东西,“其实传统文化并没有脱节,因为新事物太多,我们只是短时间没有用到那些过去的东西。手工业来自于农业社会,现在是后工业化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思考和调整。我们可以享受今天的科技成果,但我们不能丢掉人工,很多人不知道过去,只知道现在。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工作的意义。”

传统与当下生活

现在国家对于非遗非常看重,但是黄永松认为,传承和发展还需要时间。《汉声》团队在北京的团队手上有300项非遗的项目,每个编辑最少的都接触过20、30个项目。

黄永松说,现在的工作多到做不完,但是做的时候他们也发现,很多技术在逐渐消失和退步,过去的老师是一生投入进这项事业,现在的人可能没有一直学,或者学的不精,但是《汉声》团队会一直追溯下去,尽量去重现这些民间的工艺。

1989年8月江西客家采访

2002年采访贵州蜡染

时代的发展,让年轻人不太愿意用传统的东西。黄永松对此非常乐观,“不要因为时代的尴尬而怨天尤人,觉得时不我与。每个时代都有往前发展的,也会有尴尬,只是我们现在的时代发展比较快。工具是没有灵魂的,人是有灵魂的,我们不能被工具使用,而是使用工具。”

黄永松认为每一个工作者、设计师,都应该尽量了解这一行的传统,尽量吃透它。了解传统以后,放下以后再去做新的东西,这些传统的营养都会有所帮助。民间艺术是祖先留下的艺术,以前也没有艺术的标准,其实现在回看都是艺术的一部分。

黄永松

台湾《汉声》杂志创办人之一

黄永松 1943年生于台湾省桃园县 

1967年毕业于“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

现任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

来源:1314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