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狼记

 四十八顷氏 2021-02-02

2013年正月十四(2月23日),年味儿依然在宁城县甸子镇喇嘛洞村的上空氤氲着。田地还在积雪下做着春梦,农人们也会因此稍稍地贪睡个把钟头。高财就是如此,直到日上三竿的时辰,他才赶上羊群,向村外的山上走去。此时,大约是上午10点来钟吧。

羊儿在安静地吃草,高财像往常一样踱着脚步,走下山坡,那里有一处向阳的好地方,正好打个盹儿,消磨那无聊的时光。

朦胧中,高财忽然听到山坡上一片嘈杂,羊儿们四处乱蹿,有的已经冲下山坡。顿时,这个羊倌儿的瞌睡全无,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山坡,只见一片狼藉,血肉模糊——

这样的事儿已经有好多年没发生过了

宁城县甸子镇喇嘛洞村位于福峰山下,这里沟多林密,它的第四、五村民组更是坐落在一个叫老头沟的地方,人均一亩多山坡地,四十来户人家,稀稀落落地散布于大约一公里长的狭长地带。

姜树林,今年五十来岁,个子不高,干瘦,是那种典型的山里汉子。如果不是他的引领,记者恐怕在老头沟里寸步难行,山高路窄歧路多啊

“我们这里有好多年没出过这种事儿了。”姜树林一边在前面轻松而敏捷地爬着山,一边对记者不停地唠叨着。

而此时的记者却只能喏喏连声,累得连气都喘不匀了。

“过去这里的狼多了,我就亲眼看过。”邱文华在身后搭茬儿说。

山里人的好客是出了名的,听说有三位“城里人”要进山调查“狼事儿”,几个当地的村妇便热情相随,还把她们知道的一些情况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邱文华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今年52岁了。

“我记得我大约十三四岁时,那一年有狼大白天就进了我家的院子,叼起一只小猪就跑。那时我家穷呀,我爹披上一件老皮袄,也没穿裤子,抄起一个淘火耙就追了出去……”邱文华笑着说。

邱文华的一番话唤醒了另外几位村妇的记忆,她们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我记得我小时跟奶奶坐在炕上烤火盆,一头狼就蹲在门口往里瞅,可吓人了。”一位村妇说。

“有一年冬天,我弟弟和妹妹在外面玩,突然狼进村了,它们朝着我弟和我妹玩的方向跑去,多亏了我叫来了我二叔,才把那狼引开。要不然,我弟弟和妹妹早就没了。”一位村妇说。

“我听我姥姥说过,说是有一个老太太背着孙子在路上走,一头狼从后面就把那小孩子的脑袋瓜子叼走了。”这个村妇的故事更是骇人听闻。

这几位村妇七嘴八舌讲的“狼故事”都在告诉人们:在她们的记忆里,过去的狼可比现在常见多了。

“那么,是什么时候见不到狼的呢?”记者问。

“修附近的打虎石水库和山上的那条公路以后吧!”姜树林进一步解释道:“打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狼,可能都让炸石头的炮声给吓跑了。”

打虎石水库,1976年开工,1981年竣工,共用炸药6344吨。

咬死的羊装了一毛驴车

据当地村民介绍,眼前的这片山被他们称作“庙沟头道沟”,就在姜树林家的房后几十米处。尽管山不是太高,但坡度很陡,大约有七十度的样子。

“我们这里的环境现在可好了,你们如果是雨天来,就有可能看到有黄色的水从山上流到村子里,那可是山上的松花粉染成的哟。”邱文华自豪地说:“我每年的五六月份都到山里去采蘑菇、挖草药,一年的零花钱全靠这大山了。”

顺着山势向上,只有窄窄的一条小路,荆棘满山,偶尔还能听到有野鸡在不远处发出咕咕的私语声。在山的背阴处,有泉水在尚未融化的积雪下欢快地流淌,哗啦啦地。

乍暖还寒的天气,山风轻轻地拂面,汗流浃背却又心旷神怡,真是一处好所在。

“到了!”随着姜树林的一声吆喝,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片相对平缓的山坡,这里的确是冬季的好放场,枯草遍地,有泉,向阳。

“那天这沟上沟下全是死羊,活着的跑得满山都是,有一只到现在也没找到,可能是被那两只从河北方向跑来的狼拖走吃掉了。”在姜树林的指点下,记者发现了带血的石头和枯草,只是由于经过近二十天的风吹日晒,已经相当的模糊了。

“那天太惨了,这里到处都是死羊和血,被咬死的羊整整地装了一毛驴车,这还不算那些连背带赶的受伤和吓得‘趴蛋’羊。”提起那天的惨状,姜树林说他现在还心惊肉跳的。

“哎呀,损失太大了,那些死羊的肉都是淤血的黑色,母羊肚子里的羔子都被活生生地掏出来了。”据邱文华介绍,这件事儿让三户村民损失很大,七张死羊皮卖了一百块钱,那些死羊胴体稍大点儿的能卖二十块,小的就只能卖五块钱了,有的干脆白送人去“烀上一锅”,自家是不吃的,“心里太膈应了”。

事后统计,姜树林家的羊被咬死12只,伤4只;高财家的羊被咬死11只,伤4只,其中有两只尽管现在还没死,但能活下去的可能性不大;李印家的羊被咬死4只,失踪1只。

“粗略地算了一下,三万来块钱吧。”姜树林说:“李印到跟前一看就急上了火,输了五天的液。”

两只狼竟然朝着人冲了过来

上山容易,下山难。

在山下的高财家里,记者见到了那些可怜的羊儿们,它们至令还是惊魂未定,无论如何驱赶,就是不出圈门,有的成了“趴蛋”,只会跪着吃草,膘情大不如从前。其中还有两只受重伤的,一只被咬得歪了脖子,另一只的脖子被咬得血肉糊模。

正月十四(2月23日)那天上午的10点来钟,高财跟往常一样驱赶着他和同村的姜树林、李印共同饲养的那一百二十多只羊到村后庙沟头道沟的山坡上去吃草、饮水。观察了一会儿,见羊儿们都很听话,高财就走下山坡,来到一处向阳的角落,躺下去,打起了瞌睡。大约三个小时后,也就是当日下午的一点多钟,正在山下休息的高财忽然被山坡上的一片嘈杂声惊醒。他连忙跑上山坡,只见有两只狼正在羊群里撕咬着可怜的羊儿。见状,高财急了,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就朝狼打去,咬红了眼的狼竟然朝着高财冲了过来。

“那两只狼一只是浅白色的,一只是枯草黄色的,我见它们朝我冲了过来,我撒腿就朝山下跑,那狼被一大片冰给拦住了,也就没再追过来。”断断续续的,高财为记者还原了那天发生的惊人一幕。

跑下山去的高财给山下的村民打了电话,请求救兵。可当二十几个青壮汉子各自拿着应手的家什跑上山来时,那两只狼已经不见了踪影。

“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高财在撒谎,他那天根本就没看到狼,他把那羊放到山上就回家喝酒去了,喝完酒又眯了一觉。等他喝完酒回到山上时,那羊已经被‘掏’了。”采访过程中,一位村民悄悄地告诉记者:“他们三家的羊总是这样散放着,有时候还会到地里祸害庄稼,我们对他们很有意见。”

这位村民同时告诉记者,这山里的确有狼,不是两只,而是四只。“有人在采蘑菇时见过,两只大的还带着两只小的。”

得到这样的信息后,记者感觉其中还有蹊跷,很有继续调查的必要。

不仅得不到赔偿还有可能挨罚

“那些死羊我看了,八九不离十是被狼‘掏’的。”今年83岁的邱凤仪老人告诉记者,在他年轻的时候,狼吃羊是常见的事儿,所以对狼的习性很了解。

“正月十七那天,我妹妹从盆底沟打来电话,说是他们那里的羊也被狼‘掏’了不少,还让我好好看管羊呀。”这位村民进一步肯定了狼吃羊的事实:“村里打工的人回来说,他们坐火车时能看到很多狼从东北往咱们这地方跑。”

“盆底沟”这个地方距喇嘛洞村不远,只要翻过几道山梁。

“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损失的确够大的,我已经告诉村民上山时要多加小心。”喇嘛洞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还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村民们会因此受到更大的损失,因为“靠山吃山”,这里的村民每人每年仅靠进山采山货就能收入两万多元,“现在狼来了,收入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

是啊,狼来了,新的问题也来了,怎么办呢?

“这三户村民的损失是无法得到赔偿的,不仅得不到赔偿,按照规定还有可能被罚款。”记者在宁城县森林公安分局头道营子派出所所长孙轩那里得到了答案。孙轩所长进一步解释道:“为了保护环境,宁城县严格执行了‘封山育林’政策,牲畜必须舍饲。”

据介绍,由于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国有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包括喇嘛村附近林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林场内不仅有越来越多的鹿、狍子等食草动物,就连狼、豹、猞猁等食肉的野生动物也能经常看到。

“现在环境好了,野生动物多了,如何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又能兼顾老百姓的合理又合法的利益,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孙轩所长告诉记者,比如狼吃了农民羊圈里的羊,而农民又不能打死狼,怎么办呢?

记者手记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忽然醒悟,其实此行到底能否寻找到狼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此行发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与自然如何才能更加的和谐相处。如是,这面的这则新闻就非常有现实意义了:据内蒙古日报2月22日讯 自治区政府日前作出决定,对我区部分地区因狼群袭击牲畜而给牧民造成的损失,给予政策性补偿,并将着手建立常态损失补偿机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